福建省漳州市八校高三下学期2月联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0 14:13:3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漳州市八校2月联考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1-10题每题1分,11--30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光学显微镜可用于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

B.叶绿体色素的纸层析结果表明,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大 C.在95%乙醇中加入无水Na2CO3后可提高色素的溶解度

D.标志重捕法调查灰喜鹊种群密度时部分标志物脱落,所得数值可能偏大 2.在顺浓度梯度的情况下,葡萄糖分子可以进入细胞;如果细胞需要,它们也可以逆浓度梯度进入细胞。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葡萄糖通过被动运输进入细胞

B.葡萄糖逆浓度梯度进入细胞需要消耗能量 C.葡萄糖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

D.被动运输能顺浓度梯度和逆浓度梯度进行

3.科学家在四膜虫体内发现一种基本组成单位为核苷酸的核酶。下列有关核酶的说法错误的是

A.彻底水解可产生CO2和H20 B.作用条件比较温和

C.能降低相关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D.不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中合成 4.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下列关于细胞内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组成活细胞的主要元素中C的含量最高,因此C是细胞内最基本、最核心的元素

B.氨基酸脱水缩合产生水,水中的O全部来自羧基

C.激素可作为信息分子影响细胞的代谢活动,但激素并不都是蛋白质 D.在人的一生中,细胞中的自由水/结合水的值逐渐下降

5.下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真核细胞内三种物质的合成过程,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丙过程合成物质的单体在生物体内约20种,该过程需要2种RNA参与 B.甲、乙、丙过程中形成的核苷酸对种类分别为2、3、2 C.在造血干细胞中甲、乙、丙过程均可发生

D. 一个细胞周期中,甲乙过程在每个起点均可起始多次

6.ATP为细胞的直接能源物质,下图1为ATP的结构,图2为ATP与ADP相互转化的关系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的A代表腺苷,b、c为高能磷酸键

B.图1中的五碳糖为脱氧核糖,ATP脱去两个磷酸后的产物为DNA的基本单位 C.图2中的反应向右进行时,常伴随着放能反应的进行 D.酶1和酶2的作用机理都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7.下列关于生物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过程正确的是( )

A.体液调节是通过体液传送激素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的调节; B.免疫系统通过它的防卫功能、监控功能来实现其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C.兴奋是以神经冲动的形式在神经元之间传递

D.植物体的各个部位都能合成乙烯,其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

8.右图表示动物细胞间相互识别、相互作用的机制,下列叙述中与该机制相符的是

A.信号细胞与靶细胞膜上一定都有受体 B.①一定通过胞吐的方式进入组织液

C.若靶细胞为神经细胞,②一定为通道蛋白 D.若信号细胞为胰岛B细胞,则靶细胞为肝细胞

9.对于孟德尔所做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来说,无需具备的条件是 A.选用的一对相对性状要有明显的差异 B.实验选用的两个亲本一定是纯种 C.要让显性亲本作父本,隐性亲本作母本 D.要让两个亲本之间进行杂交 10.人的小肠上皮细胞依赖其细胞膜上的Na+—K+泵通过消耗ATP不断向细胞外排出Na+,以维持细胞外的高浓度Na+环境。小肠上皮细胞从肠腔吸收的葡萄糖顺浓度梯度进入组织液,然后进入血液循环。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Na+—K+泵在维持细胞内外渗透压平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B.小肠上皮细胞中的葡萄糖进入组织液的方式是协助扩散 C.结构Ⅰ和结构Ⅱ均为载体蛋白,其功能可以相互替代

D.根皮苷可抑制结构Ⅰ的活性,糖尿病患者注射根皮苷后,血糖会下降 11.凝血过程中凝血酶原与凝血因子结合后,转变为有活性的凝血酶,而凝血酶的产生又能加速凝血酶原与凝血因子的结合,下列哪项调节过程的机制与此最为相似( )

A.寒冷时,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抑制促甲状腺激素分泌 B.临近排卵时,雌性激素浓度升高,促进促性腺激素分泌 C.进餐后,胰岛素分泌增多,使血糖浓度下降

D.生态系统中,捕食者数量增长,使被捕食者数量减少

12.某种遗传病受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A、a位于常染色体上,B、b位于X染色体上,其中a和b均为致病基因,且只有同时含有A和B时个体表现正常。下列关于该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父母均患病,子女可能均不患病 B.父母均正常,女儿患病概率最大为25%

C.自然人群中,该病的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