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考研习题带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12 15:50:2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生理学考研习题 第一章 绪论

[A1型题]

1 人体生理学的任务是阐明人体

A 细胞的生命现象 B 器官的功能活动 C 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D 体内的物理化学变化 E正常的生命活动及其规律

2 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特征是

A 物质代谢 B 新陈代谢 C 适应性 D 应激性 E 自控调节 3 自身调节指组织、细胞在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调节的情况下对刺激所产生的

A 适应性反应 B 旁分泌反应 C 稳态反应 D 非自控调节 E 前馈调节 4 以下哪项是由负反馈调节的生理过程

A 分娩 B 排尿反射 C 降压反射 D 小肠运动 E 血液凝固 5 体内哪种物质是不直接传递信息的

A 神经递质 B 调制物 C 内分泌激素 D 旁分泌物质 E 局部体液因素 6 内环境是指

A 细胞外液 B 细胞内液 C 血液 D 体液 E 组织液 7 能比较迅速反映内环境变动状况的体液是

A 脑脊液 B 血浆 C 尿液 D 淋巴液 E 细胞内液 8 在自动控制系统中,从受控部分发出到达控部分的信息称为

A 偏差信息 B 干扰信息 C 控制信息 D 反馈信息 E 自控信息 [A2型题]

9 家兔,雄性,体重2.1kg,20%氨基甲酸乙酯麻醉,剂量1g/kg。切开腹壁找到膀胱,两侧输尿管扦管,收集尿液观察影响尿生成的因素。这种实验方法属于

A 整体实验 B 离体实验 C 在体慢性实验 D 在体急性实验 E 生理实验 10 人体对外环境变化产生适应性反应是依赖体内的调节机制而实现的。其中,神经调节的特点是:

A 作用迅速、精确、短暂 B 作用缓慢、广泛、持久 C 有负反馈 D 有生物节律 E 有前瞻性 [B1型题] 题11-13

A 整体水平 B 局部水平 C 组织水平 D 细胞、分子水平 E 器官、系统水平 11 揭示细胞膜的物质跨膜转运机制,属于那类研究

12 探索神经轴突动作电位形成的离子机制,属于那类研究 13 阐明呼吸节律的形成机制,属于那类研究 题14-16

A 神经调节 B 体液调节 C 自身调节 D 负反馈调节 E 前馈调节 14 运动员进入比赛场地,心血管、呼吸活动便开始增强,属于

15 平均动脉压在一范围内升降,脑血管口径产生适应性改变以保持脑血流量相对恒定,属于 16 内环境理化性质保持相对恒定,属于 试题答案

1.E 2.B 3.A 4.C 5.B 6.A 7.B 8.D 9.D 10.A 11.D 12.D 13.E 14.E 15.C 16.D

第二章 细胞

单项选择题

1 细胞膜的热力学稳定性主要由于

A 分子间电荷吸引 B 分子间共价键 C 蛋白质的粘合D脂质分子的双嗜性 E 糖键的作用

第 1 页 共 11 页

2 载体中介的易化扩散产生饱和现象的机理是

A跨膜梯度降低 B 载体数量减少 C 能量不够 D载体数量所致的转运极限 E 疲劳 3 钠泵活动最重要的意义是:

A维持细胞内高钾 B防止细胞肿胀 C建立势能储备D消耗多余的ATP E 维持细胞外高钙 4 单个细胞的动作电位波形不能完全融合的原因是

A 刺激强度不够 B刺激频率不够 C不应期 D细胞兴奋性过高 E离子分布恢复不完全 5 组织处于绝对不应期,其兴奋性

A 为零 B高于正常 C低于正常 D.无限大 E.正常 6 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幅值取决于

A.刺激强度 B.刺激持续时间 C.K+和Na+的平衡电位 D.阈电位水平 E.兴奋性高低 7与静息电位值的大小无关的

A.膜内外离子浓度差 B.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C.膜的表面积 D.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 E.膜对蛋白质等负离子的通透性

8 骨骼肌细胞外液中钠离子浓度降低使

A.静息电位增大 B.动作电位幅度变小C.去极化加速 D.膜电位降低E.复极化加速 9.动作电位的超射值接近于

A.钠离子平衡电位 B.钾离子平衡电位 C.钠离子平衡电位与钾离子平衡电位的代数和 D.钠离子平衡电位与钾离子平衡电位的绝对值之差 E.锋电位减去后电位

10.在局部兴奋中,不应期不明显的原因是

A.激活的钠离子通道数量少,失活也少 B.与动作电位中的钠离子通道性质不同 C.阈下刺激的后作用时间短 D.没有钠离子通道的再生性开放机制 E.钾离子通道开放

11.运动终板膜上的受体是

A.M受体 B.N1受体 C.N2受体D.β受体 E.α受体 12.神经冲动编码信息于

A.锋电位幅度 B.动作电位时程 C.锋电位传导速度D.动作电位频率 E.锋电位传导距离 13.终板膜上与终板电位产生有关的离子通道是

A.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 B.电压门控钾离子通道 C.电压门控钙离子通道 D.化学门控非特异性镁通道 E.化学门控钠离子和钾离子通道 参考答案:

1D 2 D 3 C 4 C 5 A 6 C 7 C 8 B 9 A 10 A 11 C 12 D 13 E

第三章 血液

〔A1型题〕

1 血浆胶体渗透压的生理作用是

A 调节血管内外水的交换B 调节细胞内外水的交换C 维持细胞正常体积 D 维持细胞正常形态E 决定血浆总渗透压 2 下列哪项为等张溶液

第 2 页 共 11 页

A.0.85%NaCl溶液B.10%葡萄糖溶液C.1.9%尿素溶液D.20%甘露醇溶液 E.0.85%葡萄糖溶液 3 全血的比重主要决定于

A 血浆蛋白含量B 渗透压的高低C 红细胞数量D 白细胞数量E NaCl的浓度 4 全血的粘滞性主要取决于

A 血浆蛋白含量B 红细胞数量C 白细胞数量D 红细胞的叠连E NaCl的浓度 5 组织液与血浆成分的主要区别是组织液内

A 不含血细胞B 蛋白含量低C Na+含量高D K+含量高E Cl-含量高 6 血清与血浆的主要区别在于血清缺乏

A 纤维蛋白 B 纤维蛋白原 C 凝血因子 D 血小板 E Ca2+ 7 红细胞的变形能力的大小取决于红细胞的

A 体积 B 表面积 C 数量 D 比重 E 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 8 红细胞沉降率的大小取决于红细胞的

A 体积 B 表面积 C 数量 D 比重 E 叠连 9 红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下降可引起红细胞

A 变形性增大 B 渗透脆性增大 C 悬浮稳定性增大 D 血沉降率降低E 血红蛋白含量增大 10 自我复制能力最强的细胞是

A 造血干细胞 B 定向组细胞 C 前体细胞 D 网织红细胞 E 淋巴细胞 11 调节红细胞生成的主要体液因素是

A 雄激素 B 雌激素 C 甲状腺激素 * D 促红细胞生成素 E 生长激素 12 红细胞在血管外破坏的主要场所是

A 肾、肝 B 脾、肝 C 肾、脾 D 胸腺、骨髓 E 骨髓、淋巴结 13 血液凝固的发生是由于

A 纤维蛋白溶解 B 纤维蛋白的激活 * C 纤维蛋白原变为纤维蛋白 D 血小板聚集与红细胞叠连 E 因子Ⅷ的激活

14 血液凝固的内源性激活途径与外源性激活途径的主要差别在于

* A 因子X的激活过程 B 凝血酶激活过程 C 纤维蛋白形成过程D 有无血小板参与 E 有无Ca2+参与

15 内源性凝血途径的始动因子是

* A 因子Ⅻ B 因子Ⅱ C 因子Ⅹ D 因子Ⅶ E 因子Ⅰ 16 肝素抗凝的主要机制是

A 抑制凝血酶原的激活 B 抑制因子Ⅹ的激活 C 促进纤维蛋白吸附凝血酶 D 增强抗凝血酶Ⅲ活性 E 抑制血小板聚集 17 纤溶酶的主要作用是水解

A 因子Ⅴ B 因子Ⅱa C 因子Ⅻ D 因子Ⅰ和Ⅰa E 因子Ⅳ 18 外源性凝血途径的始动因子是

A 因子Ⅰ B 因子Ⅱ C 因子Ⅲ D 因子Ⅶ E 因子X 19 在凝血过程中将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的凝血因子是

A 因子Ⅱa B 因子Ⅲ C 因子Ⅳ D 因子XⅡa E 因子XⅢa 20 凝血酶的主要作用是

A 加速因子Ⅶ复合物的形成 B 加速凝血酶原酶复合物的形成 C 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 D 激活因子Ⅻ E 促进血小板聚集 21 阿司匹林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是因为阿司匹林可抑制血小板的

A 磷脂酶A2 B 环氧合酶 C 血栓素合成酶 D 前列环素合成酶 E 过氧化酶 22 可抑制血小板聚集的物质是

A ADP B TXA2 C PGI2 D 胶原 E 凝血酶

第 3 页 共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