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列复音词的分类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7/1 2:47:2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并列复音词的分类

并列复音词先一般是由两个单音词临时组合,后来逐渐形成,最后才固定下来。这个过程大都比较长。在相当一段时间里,既可以作两个单音词连用,又可以作为一个复音词来用,同时并存,只是在不同情况下使用。另外,在这逐渐演变过程中,词义和词序可能会产生变化。并列复音词根据语素的意义、性质可分为四大类:

一、同义复音词

1.含义:同义复音词,由意义相同的语素组成。即是由两个意义相相同的语素组成在一起,构成的复音词。在同义并列结构中,词与非词的界限最难划定。单音词(或语素)的意义一致。如:师旅、师、旅其原因是整个结构的意义与组成的部件:军队

封疆、封、疆:边界 财贿、财、贿:财物

有些单音词在《说文》中可以互训,如“恐”“惧”;“呻”“吟”。它们与同义结构的意义完全一样。

2.确认原则:

(1)对于先秦古籍中的同义复音词的处理要采取从宽的原则,只要它们在古籍中经常出现,而形式比较固定,就应该承认它们是复音词,而不是单音词的临时组合。

(2)同义复音词对单音词词义的选择。

“暴” :本义为晒 暴露、猛烈、凶残、欺凌。 “虐” :凶残、虐待、灾害。 “暴虐”:凶狠、残忍、不人道。 二、近义复音词

1.含义:近义复音词,由意义相近的语素组成。即是有两个以及相近,但不是相同的两个语素组成在一起。

2.确认原则:互训和语境。近义复音词跟语素的关系大致存在两种情况: (1)一种是两个语素中的一个与复音词的意义相同。例如:国家、人丁。

(2)另一种是复音词的意义不同于任何一个语素的意义,这种情况是比较多见的。 如:“寻常 ”,,“寻”与“常”本来都是长度单位,前者八尺,后者一丈六尺,作为一个词后,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很短的长度或很小的面积,如“其察色也,不过墨丈寻常之间。(《国语〃周语下》) ”。二是指普通平常,又如“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三、反义复音词

1.含义:反义复音词,由意义相反的语素组成。 2.举例:

如“左右”,本来两个单音词组成的词组,指左边和右边,作为一个词,不具体指左边还是右边,笼统指旁侧,高祖为亭长,常左右之。《史记〃萧相国世家》中的“左右”即是指旁侧。

四、同性复音词

1.含义:由意义相关、词性相同的语素组成。 2.举例:

“社稷”,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合起来很少表示土地神和谷神,而是多用来指代国家,例如:天子祭天地,诸侯祭社稷。《礼记〃王制》 ,又如“春秋”,本来分别指春和秋两个季节,作为一个词泛指时间,有引申为年龄,如,春秋四十有九。(潘岳《夏侯常侍诔》),即是指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