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 第四版 陈征--导论--习题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3:26:1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导论练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生产关系 生产力 生产方式 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 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二、选择题(以下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 1、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 )

A.人与自然的关系 B.人与人的物质利益关系 C.分工协作关系 D.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 2、下列现象中属于上层建筑的有( )

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B.政治法律制度 C.社会风俗习惯 D.社会意识形态 E.国家政权 三、问答题

1.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2.如何理解生产关系?为什么要从物质资料生产过程出发研究生产关系? 3.研究生产关系为什么必须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

答案

一、名词解释

答案略。 二、选择题

1、B,2、BDE 三、问答题

1.参考答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是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能随时代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这一理论品质在它的创立中蕴涵,在实践中发展.

(1)在创立中蕴涵.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于19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在它的创立中已蕴涵着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反映了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逐步尖锐化,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逐渐成为主要矛盾,使得一方面,资产阶级需要有为它辩护的经济理论,产生了为资本主义辩护的庸俗经济学,并逐渐取代古典政治经济学而居统治地位;另一方面,登上历史舞台的无产阶级也强烈地呼唤着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诞生,以便用它来武装自己,指导蓬勃发展的反对资本主义的斗争实践.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19世纪中叶,产生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这一事实表明,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必将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内在的科学精神.

第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以批判地继承前人一切优秀成果为基础.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立的理论来源,说明它不是离开世界文明而产生的僵化不变的学说.

(2)在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根植于实践,在不断的发展中显示了自己强大的生命力.10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始终没有停止过发展.一代又一代的马克思主义者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提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根据自己所处时代的要求.对活生生的经济实际进行了大量的理论思考,提出了创造性的理论和观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列宁的经济学说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新发展.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贡献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深入考察垄断资本主义经济特征的基础上,

创立了帝国主义论.二是通过实施新经济政策,对东方落后国家在革命胜利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成功的探索,从而奠定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

斯大林的经济学说集中体现在1952年出版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1954年,苏联经济学家编写了《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社会主义部分)》,教科书是综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的初步设想和斯大林的经济理论形成的,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社会主义经济关系和经济运行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内容和有益启示.但由于斯大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条式的,片面的理解,使他对社会主义经济关系和经济运行问题的分析也存在着许多不足.

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的经济发展实践结合起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毛泽东从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经济实际出发,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纲领,指引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论证的中国官僚资本与民族资本的不同性质和特点及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理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论述的\十大关系\等都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丰富和发展.

在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时期,邓小平经济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第一次科学地解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等重大的历史性课题,形成了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基本观点,构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2.参考答案: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社会关系。它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又称社会生产关系、经济关系。生产关系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关系是由生产力所决定、不依人们的意识为转移的物质的社会关系,它决定着思想的社会关系,即通过人们的意识而形成的社会关系。中国理论界对生产关系包括的内容存在不同看法。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构成了社会生产方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辨证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辨证关系表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来研究生产关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就是揭示客观经济规律。

3.参考答案: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这是因为:(1)一方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①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水平(状况);②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2)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①适应生产力的生产关系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②不适应生产力的生产关系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上层建筑,这是因为:(1)一方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①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②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2)另一方面,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①新的上层建筑会促使新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②旧的上层建筑会阻碍新的经济基础的产生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