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6 23:50:5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综合测试卷(有答案)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题号 二 (一)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2分)
A.绮丽(qǐ) 归咎(jiù) 褶皱(zhě) 在劫难逃(jié) ....B.胚胎(pī) 藻井(zǎo) 蟠龙(pán) 一舸无迹(kē) ....C.轩榭(xiān) 吊唁(yàn) 蹒跚(pán) 惟妙惟肖(xiào) ....D.荒谬(miù) 箱箧(qiè) 戍守(shù) 惟吾德馨(xīng) ....2.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C )(2分)
A.鞠躬 微功益 衰草连天 别具匠心 B.褶皱 必须品 荡然无存 消声匿迹 C.轩榭 中轴线 啸聚山林 富丽堂皇 D.烦燥 金銮殿 巧妙绝伦 世外桃源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 )(2分)
A.正在热播的无厘头喜剧《龙门镖局》,成为人们茶余饭后津津有味的话题。 ....
B.一位艺术家利用在海岸边捡拾的漂流木、树枝和树根雕刻出了骏马、狮子、兔子等动物,无一不惟妙惟肖。 ....
C.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腿部受伤在路边哭泣呼救,当时有十余人从旁边经过,却都无动于...衷。路人为何冷漠,这是个值得我们沉思的问题。 .
D.面对蜂拥而上的建设热潮,政府部门要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做到因地制宜,这样不仅仅是....对城市负责,更是对人民负责。
4.(2014,仙桃)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D )(2分)
A.逢进必考,取消加分规则,奠定了平民子弟进入公务员行列的通道。
B.乌克兰危机的根本原因是国内民众在“向东走”还是“向西走”问题上的深度对立造成的。 C.改变“亚学习”状态,要合理安排时间,切忌不要打“疲劳战”。
D.新疆天山和云南哈尼梯田申遗成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5.仿照下面的示例,写一个意思连贯、句式相似的句子。(2分) 示例:做花一样的人/不一定艳丽娇媚/但必须芬芳四溢 做树一样的人/不一定枝繁叶茂/但务必挺拔秀颀
示例:做山一样的人/不一定高大巍峨/但定要端庄挺立(或:做水一样的人/不一定波澜壮阔/
/-/
一 (二) (三) (四) 三 /-/
但务必清澈明净)
6.古诗词名句填写。(5分)
(1)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3)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归园田居》)
(4)《记承天寺夜游》中运用比喻修辞描写月色的句子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5)秋天是美丽的季节,常引发诗人写景抒情,请写出古诗词中与秋天有关的诗句。(课内外都行)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7.话说文学名著人物。(6分)
(1)根据提示填写下表。(要求:概括相关人物的共有特征,为人物归类)(3分) 人物:保尔 沙僧 鲁滨逊 祥子
A B C D 形象特征 硬汉子 侠肝义胆 勤劳坚忍 智慧过人 人物 保尔 鲁达 沙僧 孙悟空 鲁滨逊 武松 祥子 吴用 (2)请从表格中任选一项,根据名著内容具体说明人物这样归类的理由。(不少于60字)(3分) 选项略,理由:略。
(考生须按要求联系所给材料作答,字数不足或冷冷而谈均不给分。) 8.(2014,达州)探究表达。阅读下面所给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
【新闻材料】据国外媒体报道:西班牙国会近日通过一项法律草案,规定8岁以下孩子在家必须做家务,且承担责任和义务。
虽然该草案只是《儿童保护法》中的一部分,但其中明确规定了孩子应该“参与家庭生活,尊重父母和兄弟姐妹”,以及“在负责照看家庭上同样负有责任,不论其性别和年龄,都应该做家务”。除此之外,草案还对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有所规定:儿童应当尊重学校规定和“按要求学习”,还应当“对学习持积极主动态度”,并且“尊重师长和其他学生”。
专家指出,西班牙之所以把“让孩子做家务”列入《儿童保护法》的“孩子的权利与义务”中,不单单是想利用法律规定孩子有义务帮助照顾家庭,同时也认为,从做家务中学习是孩子们的权利。
【材料一】古语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美国戈登学院历史系教授艾格尼丝·霍华德:让孩子做家务是好事,因为这可以帮助他们培养责任感和能力,并使他们获得一份家园的归属感。
【材料二】世界各国孩子每天做家务时间统计
国家 美国 韩国 /-/
英国 法国 日本 中国 /-/
时间(小时)/天 1.2 0.7 0.6 0.5 0.4 0.2 【材料三】中美孩子家务清单对比 年龄 国别 中国 美国 9~24 月 认字 处理 尿布 2~3 岁 背唐诗 整理 玩具 3~4 岁 学弹琴 浇花 4~5 岁 写字 铺床 5~6 岁 学舞蹈 擦桌 子 6~7 岁 学习 洗碗 7~12 岁 学绘画 刷马 桶 13岁 以上 学习 做饭 (以上材料综合自《成都商报》2014年5月31日第10版) (1)请用一句话概括新闻材料的主要内容。(20字以内,1分) 违 法 西 。 班 牙 通 过 草 案 , 孩 子 不 做 家 务 (2)联系材料,谈谈你对我国大多数家庭不要求孩子做家务的看法。(60字以上,3分) 考生须按要求联系所给材料作答,字数不足或泛泛而谈均不给分。 二、阅读理解(45分)
(一)(2014,营口)小松(4分)
【唐】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9.诗中“刺”一字千钧,请分析它的妙处。(2分)
形象地勾勒出小松满头松针,又直又硬,努力向上冲刺生长的外形特点,突出了小松坚强不屈的性格及勇敢战斗的精神。
10.这首诗借松写人,托物寓意,请体会诗人的情感态度。(2分)
作者通过刻画小松成长的特点,表达了对出身微寒的人在成才过程中体现出的自信、坚强、勇敢精神的赞美之情。同时对那些目光短浅、不识人才、不关心人才的人发出深深的慨叹。
(二)(2014,泉州)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11~14题。(16分)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
/-/
11.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C )(3分) A.去后乃至 乃不知有汉 ..B.下车引之 肉食者谋之 ..C.惟长堤一痕 惟吾德馨 ..
D.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12.解释下列加点词。(3分) (1)尊君在不 不:同“否”,吗 .(2)元方入门不顾 顾:回头看 .(3)客此 客:客居(寓居) .
13.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约定同行,却丢下别人走了。 (2)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14.友人、“亭中二人”都具有直率诚恳的性格特点,请结合相关内容分别简析。(4分) 示例:友人因太丘“舍去”,当即生气怒骂,心直口快;但经元方辩驳后,他惭愧并“引之”示好,个性率真,态度诚恳。“亭中二人”与“我”萍水相逢,当即视同知己,“大喜”,拉余“同饮”,率真恳切,溢于言表。
(三)(2014,凉山州)田野上的白发(14分)
刘益善
①母亲50岁后,头发日渐白了。先是两鬓,后来是额前,再后来满头芦花,让我们感到心痛。 ②父母都不愿离开家,家里有猪鸡水牛,有房子和责任田。上高中的小弟还要人照顾,患不治之症的父亲不能劳动,里里外外都是母亲一人操持,她头发还有不白的么?
③4月的一个晚上,我搭同事的便车回老家,想看看父母和小弟。到家时已是晚上11点多了,家里没人,门上挂了锁。奇怪,这么晚了,父母到哪儿去了呢?天气乍暖还寒,夜风吹过,身上有阵阵凉意。朝远处田野望去,怎么回事啊?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我信步朝田野走去。
④到了田边,我像被人使了定身法一般,呆立在夜色里。只见母亲一手提着脸盆,一手握根棒子,敲击着,发出当当的声响。母亲在田埂上蹒跚地转悠,田埂角上放着盏马灯,灯火如豆。田里是平整的秧圃,依稀可见撒下的稻种已抽出嫩芽。母亲身上披了件破棉袄,手里不停地敲击着。我叫了声母亲,母亲见是我,停了下来,脸上溢着慈祥的微笑。在母亲停下的当儿,有一群黑乎乎的东西冲向秧圃。母亲一见,立刻又敲了起来,那黑乎乎的便遣散而去。母亲说今年是少有的奇怪,撒下的稻种一个晚上便被老鼠吃得精光。没有办法,大家只好日夜在田边守着。母亲告诉我,父亲被姐姐接去了,小弟住校,星期天才回,她已经在田边守了三个昼夜了。
⑤母亲和我说话,手里还在敲盆,沿着田埂蹒跚而行。我跟在她后面,心里沉沉的。母亲,您
/-/
/-/
该休息了,把田退了吧!您劳作了一辈子,难道不该享享福么?我知道,我是劝不动母亲的,她离不开她的田野。平时我们劝她,她都说:你们不要管了,这田是不能退的,我做一天算一天,也好照顾你爹和你弟。
⑥那个夜晚,我陪着母亲在田野上敲盆赶鼠。母亲的身影在田埂上晃动着。夜色里,只有母亲的白发看得清楚。夜风吹着,母亲的白发在田野上飘拂,飘拂,飘拂出我一脸的泪花,飘拂出我又一段回忆。
⑦父亲病倒时,正是乡下大忙季节。母亲忍着悲痛,半夜里起来拔好秧,运到水田里。一早回家服侍父亲吃药,再赶回田里插秧。一大块白晃晃的水田里,只有母亲孤单的身影在移动。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母亲是高明的织工,织着绿色;母亲是勤劳的春蚕,吐着绿丝。
⑧我赶回家帮母亲插秧,到田边时,一块大田,母亲已插完一大半,她太累了,体力不支,已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里,艰难地爬行。母亲衣裤没一处干的地方,浑身是汗渍泥水。母亲跪在田里插完一行,又插一行。我含着泪水冲到田里,喊着:“妈,您不该这样拼命!”
⑨母亲见是我,想站起来,努力了两次却未站起。我一把抱起母亲,感到母亲已瘦得皮包骨头。母亲脸上仍是慈祥的微笑,白发被汗水湿透了,沾在额上脸上脖子上。我为母亲拂了拂头发,一阵风吹来,白发在田野里飘拂起来。母亲说:“抢季节要紧啦,这秧早插一天,就能多收一成。”我没说话,把母亲送回家,就跑到田里没命地插起秧来。我累得腰酸背痛,但一想到母亲的白发在眼前飘拂,想到母亲跪在田里的身影,便觉得不累了,腰也不酸了。我一口气插完了大田的秧,哭了……
⑩母亲离开我们三年了,但我忘不了母亲的白发。她的青丝变白发,是岁月的辛劳所染。母亲的白发,装点着故乡的田野,温暖了我的心灵。
15.文中叙述了哪两件让“我”心痛的事?(2分) (1)母亲深夜敲盆赶鼠__(2)母亲跪在田中插秧 16.从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的画线句。(3分)
母亲是高明的织工,织着绿色;母亲是勤劳的春蚕,吐着绿丝。 运用比喻(对偶、比拟)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母亲的勤劳和无私奉献。
17.第③段中“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一句话看似闲笔,实则在文章的结构上必不可少,请分析它所起的作用。(2分)
为后文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18.“白发”是全文线索,突出了母亲的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4分) 突出了母亲的辛劳,表达出作者对母亲的心疼,对母亲的爱和怀念。 19.结合文章内容概括文中母亲的优秀品质。(3分) 吃苦耐劳、坚强、乐观。
(四)(2014,包头)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17~21题。(11分)
植物不失眠 乔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