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3 16:20:4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②可以改变躯干环节重心与身体重心的关系,使躯干产生了向前下方旋转,克服了因起跨时摆动腿大幅度向前上摆而产生的后方向的旋转,为摆动腿的快速下压动作提供了条件。 两腿夹角继续增大:是快速剪绞过栏的预先条件,是由于摆动腿大腿的惯性作用造成的。 (2)起跨时获得较大的水平速度,将垂直速度降低到很小程度,控制身体重心腾起高度。 腾空过栏时人体重心抛物线是由腾起角(概念:起跨离地瞬间,身体重心速度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决定的,重心腾起角小,抛物线趋于平直,有利于保持较高速度过栏,而身体重心腾起角受后蹬角的制约,适当缩小起跨后蹬角度,对于加大水平速度,降低垂直速度和构成最佳的重心腾起角有决定意义。优秀运动员过栏时,重心腾起角为12度左右,重心腾起高度不超过15厘米,水平速度与垂直速度比值为4.9/1。 (3)过栏时两腿剪绞速度快,下栏动作积极。
过栏时两腿剪绞动作是摆动腿和起跨腿在空中完成的以髋为中轴的超越换位动作,这个动作是在躯干以及两臂动作配合下完成的一系列肢体相向运动的结果,剪绞换腿速度取决于肌肉收缩速度、协调配合时机等因素,根据相向运动原理,摆动腿积极主动下压能促进起跨腿的提栏速度,因此,摆动腿下压速度是快速剪绞的关键。做剪绞动作时,较大质量的躯干适当抬起,有助于较小质量摆动腿的下压速度和骨盆前移。摆动腿着地时,躯干前倾度与起跨结束时大体相同。
(4)尽量保持起跨前已达到的水平速度,减小过栏时水平速度的下降。
研究表明:优秀运动员起跨着地缓冲阶段水平速度降低了0.39米/秒,下降率为4。8%,下栏着地时水平速度降低了0.65米/秒,后者显然大于前者,其原因是在下栏着地阶段身体重心向下移动的垂直速度比起跨着地时大。速度下降率越小,说明跑跨结合越好,要避免水平速度的下降程度,就必须尽量不使身体重心下降,下栏着地时膝踝关节角度不要变小,直腿着地支撑,保持较高的身体重心位置,身体重心高度与起跨结束时同高或稍高,支撑时间短,栏后短于栏前。优秀运动员下栏点近,约140厘米,与起跨距离的比值约为2/3,着地点距身体重心投影点要近(15厘米),着地角度(78度)大。
3、第一步由于跨栏步着地时跑速已有下降,再加上后蹬时膝关节用力较小,使步长受到限制,一般只有1.50米-1.80米;第二步是用有力的起跨腿蹬地,蹬摆动作舒展、有力,而且是在第一步的基础上继续加速,因此是三步中最长的一步,一般约为2.00-2.10米;第三步因为要准备做下一栏的起跨攻栏动作,因此要求在靠近身体重心投影点附近快速放脚,这样就形成了第3步比第2步缩短15厘米左右的栏前短步,一般为1.85-1.95米.因此栏间跑的三步形成了小、大、中的步长比例关系。
4、起跑至第一栏步点要准确,跑速逐渐增加,过第一栏并没达到最高速度,前三个栏属加速阶段没,第四至第六栏达最高速度,而后速度有所下降,最后二至三栏因体力下降可适当增大腾空的高度,但不要破坏整体动作的平衡性,下最后一栏要用力蹬地和积极地向前后摆动两臂,像短跑那样冲向终点和撞线。
5、(1)抓好基本技术:跨栏跑的基本技术,是指跨栏步技术和栏间跑节奏。对于这些,必须
严格要求。尤其对少年运动员,打好基本技术基础是很重要的。否则,形成了错误的动力定型再重新纠正,要用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对基本技术应精益求精,尤其要使运动员清楚地了解自己技术上存在的主要缺点及其产生的原因,自觉的进行改正。
(2)技术训练与专项素质训练相结合:如上所述,提高身体全面发展水平和专项素质水平是学习和提高运动技术的基础。跨栏跑专项素质的训练,在动作的幅度上,肌肉用力的性质和心血管、呼吸系统的负荷等方面,都应符合跨栏专项技术的要求。总之,跨栏跑的技术训练要与专项素质训练紧密结合。实践证明,不少运动员技术上出现的错误,往往是因其某一专项素质较差的原因造成的。这就需要有针对性的发展该项素质。反之,专项素质的提高,要求相应的改进跨栏跑技术,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3)分解技术练习和完整技术练习相结合:在跨栏跑技术训练中,为使运动员更快的掌握技术或改进技术,经常进行分解的技术练习(如教学法中示例),这是必要的。但练习中应注意完整技术节奏的要求。如学习和改进跨栏步的技术时,要求运动员跨过栏架后,注意第一步步长和不停顿地向前跑出等。同样在完整技术训练中,也要针对运动员技术上的主要问题进行重点提示,侧重解决某一技术环节。
(4)技术训练以大强度为主,大、中、小强度相结合:在学习和改进技术时,用降低难度或中、小强度的练习,使运动员反复体会动作,有利于正确技术的形成。但是跨栏跑是速度性项目,跨栏跑技术要求在高速下完成。因而技术训练还是要以大强度为主的。总之,在考虑以上原则下要根据运动员的具体情况,不同训练时期和根据训练课的要求,合理安排技术训练强度。
第十二章 跳高参考答案
一、 填空
1、助跑、起跳、过杆、落地 2、加速跑、起跳 3、静止状态、行进间 4、反跑法、走步法 5、放脚、缓冲、蹬伸 6、直线、弧线
7、两臂同时,摆动腿的同侧臂领先 8、起跳、助跑、起跳相结合 9、着地、蹬离地面
10、跨越式、剪式、滚式、俯卧式、背越式
二、 单项选择 1、B 2、C 3、B 4、A
三、判断
1、3√ 获得向前的水平速度,为起跳创造有利条件
2、3 应以起跳脚后脚跟着地,并快速滚动至全脚掌着地 3、3 屈腿摆动
4、3 应通过身体内倾来降低身体重心 5、3 肩、背部
四、名词解释
1、跳高:是人体通过快速的助跑和有力的起跳,采用合理的过杆姿势,使身体腾越尽可能
高的垂直障碍的运动项目。
2、 越式跳高:是人体经过助跑、起跳后,以背对横杆的姿势依次越过横杆的跳高姿势。
五、简答
1、跳高助跑的任务是什么?
答:是使人体获得向前的水平速度,为起跳创造有利条件。 2、跳高起跳的任务
答:是充分利用助跑获得的水平速度,迅速改变人体的运动方向,尽可能地获得最大垂直速度,使身体充分向上腾起,为顺利过杆创造条件。 3、跳高过杆和落地的任务
答:是充分利用身体重心的腾起高度,采用合理的姿势顺利越过横杆。并安全落地。 4、简述跳高助跑的技术要求。
答:助跑应做到轻松自然,均匀加速,重心平稳,步点准确,与起跳动作衔接紧密。助跑速度要与运动者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相适应,在能顺利完成起跳动作的前提下,应尽量加快助跑速度。
5、简述背越式跳高助跑线路的特点。
答:背越式跳高的助跑,前段为直线,一般跑6-8步,后段为弧线,一般跑3-5步。初学者的助跑步数应适当减少,通常前段和后段各跑3-4步。助跑是从摆动腿一侧进行的,弧线是半径不等的曲线,用远离横杆的腿起跳。助跑最后一步的两腿边线与横杆垂面的夹角约为25-30度左右。
6、简述背越式跳高加速助跑的技术特点。
答:助跑一般采用行进间起动方式,先走或跑几个碎步,踏上助跑起点后开始助跑。助跑的前几步为直线,速度逐渐加快,身体重心高而平稳,后蹬充分,富有弹性。助跑后段的弧线助跑技术与弯道跑相似,但后蹬略小,重心起伏不大,身体更加平稳。因身体自然向圆心方向倾斜,使身体重心轨迹与跑动路线不相吻合,身体重心的位置比跑直线时低,这样就不需要像直线助跑那样依靠加大助跑倒数第二步的步长来降低身体重心,从而有利于加快起跳速度,提高起跳效果。
7、简述背越式跳高丈量步点的方法。
答:助跑步点的丈量通常采用直角丈量法,丈量路线分为3段,3段的比例约为5:6:7,可采用走步、脚掌、皮尺等丈量方法确定各段的长度。以走步为例,先从起跑点向助跑一侧平行于横杆的方向走5步自然步,然后转90度角向助跑起点方向走步6自然步,在此做一标记,它是直、直弧线助跑的交接点。从此点继续向前走7步自然步,就胆助跑的起点。把起点点和直、弧段的交接点用弧线连接起来,就成为弧线段,弧线段交接与助跑起点用直线连接起来,就是直线段,直线段一般也跑4步。经过反复练习和调整,最后把步点确定下来。 8、简述背越式跳高起跳时摆臂的两种方法以及摆动技术的要领。
答:起跑时的摆臂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两臂同时向上摆动,另一种是摆动腿同侧臂领先向上摆动。摆动腿和两臂摆到一定位置时要同时制,这有利于增加起跳蹬地力量、提高身体重心、产生身体在,空中的旋转力和连接过杆动作。在保证动作幅度的前提下,起跑腿应积极蹬伸,快速完成起跳动作,缩短起跳时间。
9、简述背越式跳高过杆和落地的技术特点。
答:人体腾空后,逐渐转为背对横杆的姿势,摆动腿自然下放。头、肩部过杆后,及时仰头、倒肩、展体,两臂放于体侧,提臀,弯曲的两膝稍向外分开,小腿下垂,身体形成反弓形。然后肩部继续下沉,髋部上挺,使两膝上升。臀部过杆后,及时低头,小腿上踢,使整个身体依次越过横杆。过杆后,用肩、背部先落于海绵包上。
六、论述题
试述背越式跳高起跳的技术要领
整个起跳过程包括三个动作,即脚的着地,缓冲和蹬伸。 弧线助跑倒数第二步,身体重心越过摆动腿支撑垂直面时,身体保持最大程度的想圆心倾斜,摆动腿迅速蹬伸,起跳腿以髋带动大腿迅速前摆,起跳脚向前迈出,顺着弧线的切线方向踏上起跳点,并用脚的外侧跟部先着地,然后迅速向前滚动至全脚掌着地,起跳脚踏上起跳点时,脚与横杆约有5度左右的夹角。脚着地后,髋、膝、踝三个关节自然弯曲缓冲,然后进行蹬伸动作,蹬伸时髋、膝、踝依次发力,蹬伸结束时三关节充分蹬直。
在起跳过程中,摆动腿和两臂应协调配合摆动。即摆动腿屈膝加速沿切线方向向前上方摆出,两臂同时上摆,大臂摆至肩上方时制动,并提肩、拔腰,使整个身体由向后、向内的倾斜转为竖直向上跳起。
第十三章 跳远参考答案
一、填空
1、 蹲踞式、挺身式、走步式
2、 高速度、助跑、起跳、两腿尽量 3、 助跑、起跳、腾空、落地
4、 助跑的起点、起跳板后的6-8步起跳脚着地处 5、 助跑、水平速度、腾起初速度、腾起角度 6、 放脚、缓冲、蹬伸 7、 维持身体平衡、落地 二、 多项选择题
1、①③⑤ 2、④⑤ 3、④⑤
三、 名词解释
腾空步:起跳腾空后,运动员要保持起跳离地时的跨步姿势,向前上方腾起。这一起跳结束时身体姿势在空中的延续,称为“腾空步”。
四、 简答题
1、简述跳远助跑的测量方法。
答:在跳远助跑道上,以起跳板为起点,向助跑方向按自己所确定的助跑开始姿势、加速方式和步数反复跑几次后,找出,和确定步数相符的脚迹的相对集中点即为初定的助跑起跑点。然后以此点开始,按自己的助跑方式向起跳板方向助跑并起跳,经反复练习、调整,最后确定,用皮,尺丈量此距离并记录下来,以便以后使用。 2、简述助跑的两种起动方式。
答:助跑的起动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从静止状态开始助跑,采用两腿前后分开的“站立式”或两腿微屈、两脚左右,分开的“半蹲式”静止姿势。这种开始姿势,有利于提高助跑步点的准确性,初学者多采用这种开始姿势;另一种是行进间开始助跑采用先走几步或跑几步踏上助跑的起跑点(第1个标)然后再开始加速助跑。这种起动方式比较自然、放松,优秀跳远运动员多采用这种助跑起动方式。
3、简述助跑助跑两种加速方式。
答:助跑的加速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积极加速,这种加速方式从助跑一开始就用力跑,步频始终很高,它能使运动员迅速获得较快的速度。另一种是逐渐加速,这种加速方式和一般的加速跑相似,开始步频较低,在逐渐加大步长的同时提高步频。—种加速方式的加速时间相对较长,跑的动作轻松、自然,多数运动员尤其是初学者多采用这种加速方式。 4、简述跳远的助跑和短跑途中跑的技术差异。
答:跳远助跑技术,短跑途中跑技术基本相同。开始几步助跑时,身体前倾较大,两腿蹬、摆积极有力,着地点离身体重心投影点较近,两臂前后用力摆动。到助跑中段时,躯干接近垂直,上,下肢摆动速度加大,后蹬动作充分有力,使身体快速向前推进。助跑的最后几步,是助跑技术的关键环节。它既要助跑发挥到最高速度,又要做好起跑准备。通常最后几步都达到最大步长,并在保持步长的前提下达到最高步频,形成最后几步加速的状态。最后一步为了使助跑与起跳更加紧密衔接,形成快速上板的技术特征,步长比例第2步要稍短些(约短20cm)。
5、简述跳远的落地阶段的任务和技术要领。
答:跳远落地阶段的任务是在身体不后倒的前提下,尽量获得较大的落地距离。
即将落地时,两腿膝关节伸直,脚尖勾起,两臂在体后。脚跟接触沙面后,两腿迅速屈膝,两臂积极前摆,使身体重心迅速移过落点,避免后倒坐于沙坑。
五、 论述题
1、以起跳腿的放脚、缓冲和蹬伸3个阶段,详述跳远起跳技术的动作要领。 答:(1)放脚
在助跑最后一步,为了加快放脚着板动作,起跳腿大腿前摆抬得要稍低一些,放脚动作
要像“扒地”那样积极下落着板。起跳腿几乎伸直,与助跑道成60-70度的夹角脚掌与脚跟几乎同时接触起跳板。此时,上体正直或稍有后仰,眼睛注视前上方。在起跳脚着板时,摆动腿已经开始折叠并迅速前摆跟上起跳腿。在起跳腿着板瞬间,两臂摆动到靠近躯干两侧。 (2)缓冲
在起跳脚着板时,由于助跑速度的惯性和身体重力的作用,迫使起跳腿髋、膝、踝3关
节很快地弯曲缓冲。这种缓冲动作,能为快速蹬伸起跳创造有利条件。缓冲时,膝关节弯曲角度要适宜,一般约为135-145度角。此时,上体正直,使身体重心处于相对较高的位置。起跳腿弯曲缓冲时,摆动腿继续积极折叠前摆,并带动髋部迅速前移。两臂配合腿的动作继续摆动,起跳腿同侧臂自体侧开始向前上方摆,起跳腿异侧臂开始向后摆。 (3)蹬伸
当身体重心移过支撑点垂直上方瞬间,即进入蹬伸阶段,蹬伸动作对起跳效果有至关重
要的作用。蹬伸不仅是起跳腿快速有力的蹬地,而且是要与摆腿、摆臂、提肩、拔腰等动作协调配合,使整个身体向前上方伸展。摆臂时,两臂带动肩部并靠近身体摆动。起跳腿同侧臂向前,和向上摆,另一臂向稍侧后方摆。折叠的摆动腿带动髋部迅速向前上方摆。当摆动腿大腿摆至与地面平行,起跳腿同侧臂摆至上臂与肩平,摆动腿同侧臂摆至接近最大限制时,要有意识的做“突停”。这个“突停”动作不仅起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而且能提高起跳的效果。蹬伸动作结束时,起跳腿髋、膝、踝3关节充分蹬直,摆动腿大腿接近抬平,小腿自然下垂,上体和头部保持正直,两臂摆至体侧上方。整个蹬伸动作应做到快速、积极、充分、有力。
2、请详述挺身式跳远空中技术的特点。
答:挺身式空中姿势,保持“腾空步”的时间比蹲踞式稍短。“腾空步”后,展髋放下摆动腿,起跳腿屈膝前带向摆动腿靠拢。两臂开始时一前一后,当摆动腿经.继续向后运动,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