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墙式洞门施工技术交底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7:46:4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隧道左线出口端墙式洞门施工技术交

表格编号 技术交底书 项目名称 交底编号 工程名称 设计文件图号 施工部位 交底日期 技术交底内容: xx隧道左线出口端墙式洞门 2016年 月 日 xx隧道左线出口 第 1 页 共 5 页 一、工程概况 xx隧道出口端位于山坡坡度较陡处,自然坡度一般25o~50o,隧道洞身地段坡度较陡,一般25o~50o,植被较发育,水土保持较好。隧道右线出口上覆残坡积粉质黏土层,洞口岩石裂隙发育,岩体较破碎,完整性较差,成洞条件差,仰坡为顺层坡,坡度较陡。 隧道洞门采用混凝土端墙式洞门,洞门墙厚度为121cm,帽石高20cm,宽141cm,为增强抗震效果,洞门与明洞之间采用Φ22螺纹钢连接。(详见后附图) 二、施工工艺 2、施工工艺流程 - 1 -

施工准备 不满足要求 测量放线 施工平台搭设 模板安装 混凝土浇筑施工 脱模养护 下一循环施工 2.1施工前,先将明洞衬砌混凝土面的毛刺状砼块及除与端墙的接茬钢筋外的钢筋头全部清除,。然后,在明洞衬砌面铺上防水层,防水层与暗洞的防水层连成一体,防水板采用热熔焊接,焊接搭接必须大于100mm,且必须保证焊缝密实牢固。 2.2当底部的基础开挖到设计标高后,软土地基时需要夯实或换填处理。经技术组、测量组检查合格、试验室检测地基承载力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后,方可立模。 2.3墙身为C30砼,浇注墙身时,必须立内模,内模也采用竹胶板,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方可浇注,在浇注过程中严格执行试验所开配合比。使用砼泵车浇筑时,控制砼灌注速度。振捣时应诊捣密实,不漏振、不过振且要严防跑模。砼的结合面(施工缝)预留接茬钢筋采用Φ22螺纹钢且外露不小于35cm。 2.4帽石采用C30现浇砼,待墙身施工完、技术测量表高、检查已达到设计标高后,方可施工帽石。先立帽石模板,待报检合格后,方可进行现浇砼施工。 2.5明洞两侧M7.5浆砌片石回填(见后附图),浆砌片石顶面呈1:0.5的斜坡。两侧浆砌片石回填必须对称施工,要求片石冲洗干净,浆缝饱满,轮廓整齐。在浆砌片石顶面及底面与明洞衬砌交线位置各固定一根Φ110HDPE打孔波纹管,管口须预留到端墙外侧,管外采用土工布包裹严实。 2.6洞门墙施工前先对基础顶面顶面及明洞外侧未预埋钢筋区域进行凿毛处理,再安装加固模板,分层浇注。模板采用钢模、方木、脚手架加固,模板接缝及与明洞- 2 -

衬砌、临时边坡间的缝隙必须堵塞严实加固牢固,防止漏浆、跑模,模板安装时必须将Φ110HDPE打孔波纹管管口预留出来,保证排水通畅。由于端墙尺寸较大、跨度较长,采用分层分部立模浇筑振捣,必须保证施工缝在同一个平面内,混凝土面美观、无任何质量问题。 2.7水泥稳定土回填必须分层回填、夯实,层厚不得超过50cm,砾石直径不得大于15cm。明洞衬砌两侧必须同时对称回填,减少对明洞衬砌的偏压。土石回填面从明洞中线至两边为1:0.75的下坡面,回填结束后,在端墙内侧采用M7.5的浆砌片石修砌排水沟,截面尺寸见附图。 3、堵头墙施工 3.1堵头墙起于ZK341+026.4终止于ZK341+025.8且左侧与明洞衬砌相连接,长0.6m,高度同挡墙,采用C20混凝土浇筑。 4、钢管脚手架施工 4.1立杆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架高的1/200。 4.2立杆接头除在顶层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接头必须采取对接扣件,对接应符合下要求: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相邻立杆接头不应设在同步同跨内,两相邻立杆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步距的1/3,同一步内不允许有二个接头。 4.3立杆顶端应高出结构物顶1.2M。 4.4脚手架底部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垫铁块表面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4.5大横杆设于小横杆之下,在立杆内侧,采用直角扣件与立杆扣紧,大横杆长度不宜小于3跨,并不小于6M。 4.6大横杆对接扣件连接、对接应符合以下要求:对接接头应交错布置,不应设在同步、同跨内,相邻接头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00mm。并应避免设在纵向水平跨的跨中。 4.7架子四周大横杆的纵向水平高差不超过500mm,同一排大横杆的水平偏差不得大于1/300。 4.8小横杆两端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