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五年级上册《小学健康教育》全册教学设计苏少版(精品).doc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0 19:40:2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1、保护声带

教学目的要求

1、使学生了解声带是人体重要的发声器官以及声带是如何发生的。 2、认识声带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保护好声带。 教材重点难点

重点应该放在认识声带在人体上所处的位置,以及声带是如何发出声音的。 难点是如何教育学生长期不懈地坚持保护好自己的声带。 教 具和学 具

声带结构图或声带石膏模型,投影仪器和幻灯片。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师:上学期我们学习了《预防中暑》一课,暑假里,我们班的同学有没有发生过中暑现象?发现有人中暑应该要取怎样的急救措施? (学生回答)

师:今天我们要讲授新学期的第一课,保护声带。 2.讲授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平时讲话、唱歌、读书所发出的声音是从什么地方来的?怎样发出的?为什么发出的声音有高有低呢?这就是我们这一节可要学习的内容。

请大家摸一摸自己的喉部,当你说话的时候,你的手有什么感觉?不说话的时候,你的手还有没有这样感觉?大家试一下以后,再回答我的问题。 (学生各自摸自己的喉部)

生:说话的时候,好像喉咙在振动;不说话的时候喉咙就不振动,手也就没有感觉了。 师:对了!我们现在来研究一下,喉部里面为什么会振动?为什么有振动就能发声? 人的喉部就是喉头,喉头有个疙瘩叫喉结,它是由软骨构成的,在喉结里面平铺着两片薄膜,这就是声带,也俗称“嗓子”(教师挂出挂图,并知道学生按插图找出声带)。哪位同学能指出图中的两片薄膜——声带? (学生指出挂图上的两条声带)

1

师:有声带就能发出声音了吗? 生:不一定!

师:对了!光有声带还不能发声,因为声带里面还有肌肉(拿出猪喉结标本),平时不说话时,肌肉是放松的,声带也是放松的,两条声带间的空隙大,就好像是开着的大门一样。有谁知道哪幅图是开着(“大门”)的? 生:左边的一幅图。

师:对了!人们在说话、唱歌时,喉头的肌肉收缩,拉紧两条声带,中间只留下一条窄窄的缝,就好像是开着的小门一样,有谁知道哪幅图是开着“小门”的? 生:右边的一幅图。

师:对!大家看(教师拿出一片草叶,用手拉紧两端,平放在自己的嘴边),现在我用力吹草叶,大家听到了什么?(用力吹) 生:听到了草叶发出的声音。

师:现在我们再看插图。当气体从小门冲出时,这时声带会怎样?

生:声带会振动,同时也会发出声音,我们讲话时,用手摸喉头所感到的震动,就是声带在震动。

师:回答得太好了。这和我们在自然课里学到的“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道理是一样的。有些人由于种种原因。造成了声带松弛。缝隙增大,气体冲上去所导致的振动不大,因而发出的声音低沉、沙哑,当然唱歌也就不好听了。同学们想不想拥有一副好嗓子呢? 生:想!

师:那么,从现在起你必须做到哪些? 生:不吸烟,不喝酒。

生:不吃过辣的东西、过冷的东西、过咸的东西……

师:大家都说得很对,很有道理!现在归纳一下。请打开书本,默读课文的后面部分。

2、牙周疾病的预防 教学目的要求

1、使学生知道什么是牙周疾病,以及牙周疾病与健康的关系。 2、让学生了解怎样预防牙周疾病。

2

教材重点难点

重点应放在引起牙龈炎的主要原因以及症状上。 难点是如何预防牙周疾病与牙齿的保健。 教 具和学 具

有关牙齿剖面的教学挂图或牙齿的石膏模型。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保护声带》,请同学们回答,应该怎样保护好“嗓子”? (学生回答)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新课,牙周疾病的预防。 2、讲授新课

师:在我们口腔里帮助消化食物的主要器官是什么? 生:是牙齿,它可以磨碎事物,帮助消化。

手:对!食物进入口腔后,牙齿将食物嚼碎,唾液又与食物混合,形成最初步的消化,然后食物再进入胃里,继续消化。可见,牙齿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有些人由于不注意口腔的卫生,造成口腔内细菌大量繁殖,从而引起牙齿的许多疾病。我们班上的同学有谁患过牙齿疾病?能不能给大家谈谈感受 ?

生:我牙齿上有两个洞,很痛,吃东西的时候如果不小心嵌进细碎的食物,就更痛。 师:你是怎样得了这种牙齿疾病的呢?能说给大家听听吗?

生:我小时侯很爱吃糖,特别是晚上,喜欢一边吃糖,一边看电视,渐渐的就感到牙齿疼了,妈妈带我到医院检查,才知道牙齿上有两个洞了。

(1) 师:××同学患的是牙周疾病中的一种,叫龋齿。龋齿与细菌的感染有关,又与饮食中糖分偏多及个人卫生习惯不好又关。我们的牙齿表面又一层坚硬的牙釉质,十分耐磨,但是怕酸。食物残渣留在牙缝里,有利于乳酸杆菌之类的产酸细菌繁殖,酸的腐蚀使釉质产生釉洞,进而腐蚀内层的牙本质,直到侵犯到最后面的牙髓,产生牙痛。

患了龋齿的小朋友,应该尽早去找牙科医生,这样才能避免牙医的进一步发展。 还有哪位同学得过牙齿疾病?能不能也说给大家听听?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