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 古代文化常识检测题(三)含答案(选自2018年模拟题)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8 16:31:5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高考文言文 古代文化常识检测题(三)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宰相,文中指我国古代辅助君主掌管国事的最高官员。与“丞相”并非同一概念。 B.讳,指古代称死后的君主或尊长的名字,在名字前称讳,以表示尊敬。

C.告身,委任官职的凭据,类似后世的委任状。这反映了古代“以文书治天下”的特点。 D.致仕,本义是将享受的禄位交还给君王,表示官员辞去官职或到规定年龄而离职。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左迁,降低官职,即降官;迁本指变动官职,汉代贵右贱左,故将贬官称为左迁。后世沿用之。 B.三衙,宋代掌管禁军的机构,有殿前司、侍卫亲军马军司和侍卫亲军步军司,合称三衙。 C.侍郎,本为宫廷的近侍,唐宋开始,尚书、中书和门下三省所属各部的最高长官均以侍郎称之。 D.梓官,古代帝、后的棺材以梓木制做,故历代以梓宫称皇帝、皇后或重臣的棺材。

3.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太学: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国立大学,始设于汉代,为中央官学。隋代以后改为国子监,而国子监内同时也设太学。宋代太学仍为最高学府,隶国子监。

B.朔望:古代“朔”指农历初一,“望”指农历十五,而“晦”指农历三十。

C.靖康:是宋钦宗的第一个年号,也是北宋的最后一个年号。所谓“年号”,是从汉武帝即位后开始使用的、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D.乙酉:就是农历甲子中的一个。乙酉、丁卯、己巳、戊申等,为古时天干地支纪时的术语,可以用来纪月和纪年。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皇考,是对其亡父的尊称,《离骚》中“朕皇考日伯庸”的“皇考”即此意。古人常用“考妣”称去世的父母。

B.戌,地支之一。地支与天干搭配,可用来纪年、月、日、时。文中“岁行在戌”中的“戌”是用作纪时。

C.进士及第,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殿试者称为进士,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称号。

D.食邑,中国古代诸侯封赐所属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因卿、大夫世代以采邑为食禄,故称为食邑。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古代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名定字。

B. 年号是中国古代帝王用来纪年的名号,是皇帝当政的时代标志,如熙宁、元祐等。 C. 夏人中的“夏”是指北宋时的西夏,是由党项人在中国西北部建立的一个政权。 D. 知兰州中的“知”指主管,即管理相关事务,这里强调担任兰州的行政长官。

6.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江表,长江之外,相对于古人居住的中原地区而言。长江之外包括了江南、江东等大部分地区,《赤璧之战》有“江表英豪,咸归附之”。

B.乾德,年号名。年号是我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如太平兴国、贞观、康熙等。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

C.著作佐郎,古代官职名。在中国古代,中央文官一般称呼为大夫、太尉、学土秘书郎等,杨徽之“为著作佐郎”,当在中央任职。

D.驻跸,古时皇帝后妃外出,途中暂停小住或帝王出行时,开路清道,禁止通行。泛指跟帝王行止有关的事情。

1

7.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漕计,指漕运总量。漕运是古代利用水道来调运粮食(公粮为主)的运输方式。 B. 以最闻,指因政绩考核优秀而闻名。古代考核政绩时划分的等级以上等为“最”。 C. 图籍,图是指地图;籍是指书籍。古代官府通过图籍来了解疆土、居民等情况。 D. 檄,指古代官方用以征召、晓谕、声讨的文书;在本文中作动词,用檄文告知。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左氏春秋》,又称为《左传》,编年史著作,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 B.劾,弹劾,指皇帝裁定官吏的过失或罪行。与现代西方社会的“弹劾”的含义不同。 C.中官,指宦官。君主时代宫廷内侍奉帝王及其家属的人员,由阉割后的男子充任。 D.祠,文中指祠堂,祠堂可以指社会公众或某个阶层为共同祭祀某个人而修建的房屋。

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代“除、擢、迁、谪、贬、徙、转”等常表示官职变化,“除”常表示“任命、授职”。 B.汉末与魏晋南北朝时,掌管地方军政的官往往加“使持节”“持节”或“假节”的称号。 C.“石”,在古代是一种容量单位,十石为一斗;也是一种重量单位,一百二十斤为—石。 D.洗马是官职名,汉时亦作“先马”、“前马”,太子出行时为前导,是太子属官。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郎,为帝王近侍官,担任宫中护卫、侍从。汉代属郎中令,分五官、左、右三中郎署。各署长官称中郎将,简称中郎。

B.贤良方正,与孝廉茂才同为汉代察举的主要科目。被举荐者对政治得失应直言极谏,如表现特别优秀,则授以官职。

C.崩,指天子、太后、皇后之死,大夫死日“卒”,士死曰“不禄”,“薨”专指诸侯之死。 D.丧服,中国古代丧服自周代均取白色,并有五服制度,即按服丧重轻、做工粗细、周期长短分为五等。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多在八月举行,故又称为秋试。乡试考中了后就称为解元。 B. 刑部是明清时期主管全国刑罚政令及审核刑名的机构,是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之一。 C. 乙卯为干支之一,古代常用干支来纪年月日,此处为纪日,乙卯日的后一天是丙辰日。 D. 丁父优指古代官员之父死去,官员须停职家居守制二十七个月的制度。母去世亦同此

1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弱冠,男子20岁称弱冠。男子20岁虽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但体犹未壮,故称“弱”。 B.公,古代最高爵位,周代,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C.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皇帝的高级妃嫔之死不能以此相称。 D.谥,古代的君王、大臣或后妃等人死后,给予一个寓含褒义或贬义的称号。

1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五经,《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的合称,汉武帝立五经博士,儒教国家化由此开端。

B.普通,梁武帝萧衍的年号。中国古代帝王用年号纪年,为了避免混乱,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 C.昭明太子,是梁武帝长子萧统,“昭明”是其谥号。曾主持编选中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文选》。

D. 权摄,指暂代官职。在古代汉语中,表示代理或兼任官职意思的词语,还有“假”“兼”“领”等。

2

14.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学,现代所说的“文学” 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文中指古代文献经典。

B. 族曾祖,是祖父的伯叔。族曾祖父之子是族祖父。族祖父之子为族父。族父之子为族兄弟,即是同高祖的兄弟。

C. 服阙中的“服”特指丧服,“阙” 是完毕的意思。古代,父母死后,子女按礼须持丧一年;服丧满后,除去丧服,谓之”服阙”。

D. 践祚中的“践”是登的意思。“阼”是东阶,古代帝王新即位,升宗庙东阶以主祭,所以“践祚”可以指帝王即位。

1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学,始于汉代,是设在京师的全国最高教育机构,为中央官学、最高学府。 B.封事,密封的奏章。古时臣下上书奏事,防有泄漏,用皂囊封缄,故称。 C.践阼,古代庙寝堂前两阶,主阶在东,称阼阶,后特指皇帝登临皇位。 D.吏部,是中国古代官署之一,掌管官吏的任免、考核与科举考试等职事。

1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乡试亦称“秋闱”,是明清两代每三年一次在京城和各省省城举行的考试,考中者称举人,第一名称之为“会元”。

B.文中“正德”为年号。中国古代往往采用帝王年号纪年。明清以前,一位帝王往往有多个年号,更换新的年号纪年称为“改元”;明清时期,一般为一帝一元。

C.“锦衣”即“锦衣卫”,明太祖洪武十五年设置,原为皇帝亲军,明成祖为加强专制统治,特令兼管巡察、缉捕和刑狱。明代中叶后,与东厂、西厂并列,成为厂卫并称的特务组织。

D.“回回”,历史学概念。“回回”是早期“回”“回鹤”的异写或音转。南宋以来,“回回”泛指回族。

1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淳化”是帝王年号,帝王年号是我国古代一种重要的纪年方法,始于秦汉。 B. “谒”有“请求”“进见”“陈述”等意思,“候谒”指等候拜见地位或辈分高的人。 C. “伏”本指“而向下、背朝上俯卧着”的体态,文中用以表示既下对君王的敬辞。 D. “迁秩”指“官员晋级”,其中,“秩”是“根据功过确定官员俸禄、评定官员品级”。

1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累官,谓积功升官,意思与“累迁”相似,文中指经过多次升迁后担任某官职。 B.漕运,有河运、水陆递运和海运三种,一般指通过运河并沟通天然河道转运漕粮。 C.郡县,古代地方两级行政单位,大体相当今天的省与县。秦朝开始在全国实行郡县制。 D.太宗,庙号。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所称的唯一名号,如文中的“太祖”“太宗”。

1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教授,职官名,宋、元以后府、州、县学的学官,掌管学校的考核、测验等职务。 B.酬倡,亦作“唱酬”“唱和”,是指朋友之间用诗词、散文等文学作品来相互酬答唱和。 C.自请以归,朝廷官员上书皇帝请求辞官回到家乡,与“乞骸骨”词义相近。 D.墓志铭,是放在墓中以备稽考的石刻文字,记录死者生平和对死者称颂、悼念等。

2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荫补是中国上古世袭制的一种变相形式,因上辈有功而给予下辈人入学任官的待遇。 B. 车驾,原指帝王所乘的车,有时因不能直接称呼帝王,于是又可用作帝王的代称。 C. 郊祀是古代帝王祭祀社稷的国家盛典,春天祭祀祈求丰年,秋天祭祀感谢上苍。 D. 夏税,我国古代田赋名称。古代田赋分夏、秋两季征收,称为夏税和秋税。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