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测量方案.doc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0 3:29:0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施工测量方案

一、工程概况

1、本工程建筑面积35400.75m2,建筑物总高为47.95m,地下室层高3.9m,为停车场;地上一~三层为酒店大堂、商场、餐厅、厨房,四~十二层为酒店客房。

2、工程地质条件

工程位于贺州市日月恒灵峰步行街中心西侧,东接城市干道灵峰北路。 根据该项目勘察报告,场地岩土层分布自上而下为:

(1)、素填土(Q4m1层号①):红褐至黑色或浅灰色,成分以黏土为主,含有砖块、碎石等,其杂质含量在15-22%之间,呈松散状。全部钻孔都见到该土层,厚度在0.60-2.10m。

(2)、粉质粘土(QaL层号②):根据塑状分为三个亚层: ①、可塑状粉质粘土(层号②1)褐灰、褐、黄褐色,含较多铁质氧化物,局部见条带状软泥,呈很湿,可塑状,厚度3.10-5.60m。该层按《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资料,fak=160,Es=6.6。②、软塑状粉质粘土(层号②2):黄褐色至红褐色,场地内分布不连续,主要分布在凹陷部位,呈湿至饱和,呈软塑状。该层按《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质料, fak=130,Es=5.0。③、流塑状粉质黏土(层号②3):褐黄色,土质不均匀,局部个别孔见到该层,多数分布在卵石层以下。该层按《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资料,fak=60,Es=3.6。

(3)、卵石(QaL层号③):灰黄色、灰白色,成分以砂岩为主,粒进径大于20mm,颗粒含量大于50%以上,成一次圆状,中粗砂充填,呈饱和、松散-稍密状,厚度在0-3。8m。场内分布 普遍,按《岩土工程勘

察报告》资料,fak=250,Es=13。

(4)、灰岩(D层号④):浅灰色,厚层状,隐晶质结构,属硬质岩,各钻孔入完整岩石4.10-8.50m之间,在遇有溶洞的桩增加了钻孔,追索了溶洞的范围。岩面起伏较大,局部徒倾,主要成分以方角石为主,次为白云石,岩石坚硬、性脆,溶沟较发育。 二、控制点的布置及施测

1、从场地的实际情况看,场地四周离已成建筑物在13m以上,故对布设控制点无影响。南侧场地做临设及材料堆放用,所以南北向控制点集中布设在北侧原有混凝土地面上,南侧只布设远向复核控制点,施工场地不受影响,东西向控制点布设在西侧,东侧设复核控点。

2、布设的控制点均引向四周永久建筑物或马路上,且要求通视,采用正倒镜分中法投测轴线时或后视时均在观测范围之内。

3、根据甲方要求和测绘院提供的红线点形成四边形进行控制。 4、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对楼层进行网状控制,兼顾±0.000以上施工。 5、根据业主提供的BM1点高程控制点数据向建筑物四周引测固定高程控制点,东侧一个,南侧一个,西侧一个,距离基坑至少5m。 6、控制点放样采用极坐标法,为便于复测,控制点的布置均成直线型。 7、水准点按四等水准测量要求施测。

8、所有控制点必须设专人保护,定期巡视,并且每月复核一次,使用前必须进行校核。 三、测量准备

1、所有进入现场的测量计具检定周期的审定;与业主办理交接定位桩手续,校核规划设计院定位桩、红线桩和水准点;对测量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编制测量控布置;建立测量数据库。

2、场地平面控制网的建立 1)场地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

①平面控制网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

制低精度的原则;

②布设平面控制网首先根据设计总平面图,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基础及首层平面布置图中的关键部位;

③选点应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

④桩位必须用混凝土保护,需要时用钢管进行围护,并用红漆做好测量标记;

2)场区平面控制基准点的复测

首先对业主提供的建筑物定位桩点或用地红线桩进行复测。复测利用水准仪进行测量,并将复测点位误差成果同调整方案报业主及监理单位。

3)场区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本控制网按一级建筑方格网进行测设,测角中误差±5′,边长相对中误差1/40000,相邻两点间的距离误差控制在±2mm以内。

依据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及轴线加密方法,布设场区平面矩形控制多。为了方便控制及其施工,一般建筑平面矩形控制网都布设成偏轴线1米或借线。 3、高程控制网的建立 1)、高程控制网的布设

①为保证建筑物竖向施工的精度要求,在场区内建立高程控制网。高程控制的建立是根据甲方提供的场区水准点(至少提供两个点),采用0.3mm级精度的水准仪对所提供的水准点进行复测检查,校测合格后,测设一条闭合的或符合不准路线,联测场区高程竖向控制点(通常是建筑物±0.000),以此作为保证竖向施工精度控制的首要条件。

②高程控制网的精度,不低于三等水准的精度。

③再布设符合水准路线前,结合场区情况,在场区或甲方所提供的水准基点间埋设高程控制点,测出场区高程控制点的高程。

④场区内至少应有三个水准点,水准点距离建筑物应不大于25米,距离回填土边线应不小于15米。

⑤水准基点埋设:在场区内埋设三个永久水准基点,作为施工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