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宿州市灵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带解析)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9 1:32:3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5-2016学年安徽省宿州市灵璧中学高二(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得4分,选错得0分.

1.如图所示,有一带正电的验电器,当一金属球A靠近验电器的小球B(不接触)时,验电器的金箔张角减小,则( )

A.金属球一定不带电 B.金属球可能带负电 C.金属球可能带正电 D.金属球一定带负电

考点:静电场中的导体;库仑定律. 分析:验电器是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原理制成的,金属箔片是否张开角度说明物体是否带电,金属箔片张开角度的大小反应了物体带电的多少.

解答: 解:验电器原来带正电,要使张角减小,则应使B处的电子转移到金属箔处,根据电荷间的相互作用,A球可能带负电;

若A球不带电时,则由于感应,A球左侧也会带上负电,故会产生同样的效果; 故A球可以带负电,也可以不带电; 故选:B 点评:对于金属而言能够移动的自由电荷是带负电的电子,而不是带正电的原子核或质子.基础题目.

2.如图所示,三个点电荷q1、q2、q3固定在一直线上,q2与q3的距离为q1与q2距离的2倍,每个点电荷的电荷量之比q1:q2:q3为( )

A.(﹣9):4:(﹣36) B.9:4:36 C.(﹣3):2:(﹣6) D.3:2:6

考点:库仑定律.

专题:电场力与电势的性质专题. 分析:(1)解决本题一定要把握“每个电荷都处于平衡状态”这一特点进行分析,可以利用假设法判断三个点电荷的电性关系,如假设q1带正电,其它电荷是否平衡等,也可以利用“两同夹异,近小远大”(三个电荷处于平衡时两边电性相同和中间相反,中间电荷离电量小的近,离电量大的远)进行判断.

(2)三个电荷处于同一直线上,每个电荷受两个库仑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据此列方程即可求解.

解答: 解:三个电荷处于平衡时两边电性相同和中间相反,若q1带负电,则q2带正电,q3应带负电.若q1带正电,则q2带负电,q3应带正电.

由于三个电荷均处于平衡状态,设q1与q2距离为r,则q2与q3的距离为2r,所以 对q1有:

对q2有:②

对q3有:③

联立①②③可解得:q1:q2:q3=9:4:36

所以每个点电荷的电荷量之比q1:q2:q3为(﹣9):4:(﹣36)或9:(﹣4):36,只有A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察了库仑定律在电荷平衡中的应用,对于三个电荷平衡可以利用“两同夹异,近小远大”的规律进行电性判断,本题的难点在于计算,学生列出方程容易,但是计算正确难. 3.如图所示的直线为某一电场的一条电场线,AB是电场中的两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场强一定是EA>EB B.电势一定是φA>φB

C.正电荷的电势能一定是εA>εB D.负电荷的电势能一定是εA>εB 考点:电势能;电场线.

分析:电场线的疏密表示场强的大小,无法比较A、B两点的场强大小;根据顺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判断A、B两点电势的高低.由Ep=qφ分析电势能的大小关系. 解答: 解:A、一条电场线无法确定电场线的疏密,故A错误; B、顺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故φA>φB,故B正确;

C、根据Ep=qφ,正电荷的电势能一定是εA>εB,故C正确; D、根据Ep=qφ,负电荷的电势能一定是εA<εB,故D错误; 故选:BC.

点评:本题考查对电场线物理意义的理解,要掌握:电场线的疏密表示场强的大小,电场线的方向反映电势的高低,并能用来分析实际问题.

4.下列关于匀强电场中的场强和电势差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任意两点间的电势差等于场强和这两点间距离的乘积 B.电势降低的方向必是场强的方向

C.沿电场线方向,任何相同距离上电势降落必定相等 D.在相同距离的两点上,电势差大的其场强也大 考点: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电场强度. 专题:电场力与电势的性质专题. 分析:根据公式U=Ed,d是电场线方向两点间的距离.电势降低的方向不一定电场强度方向. 解答: 解:A、根据公式U=Ed可知,两点间的电势差等于场强和这两点间在电场线方向上距离的乘积.故A错误.

B、电势降低最快的方向才是电场强度方向.故B错误.

C、根据公式U=Ed可知,沿电场线方向,距离相同,电势差相同,即相同距离上电势降落必定相等.故C正确.

D、在电场线方向相同距离的两点上,电势差大的其场强也大.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对物理规律的解理能力.物理公式要从每个量的意义、公式适用条件等方面理解.

5.如图所示,左边是一个原先不带电的导体,右边C是后来靠近导体的带正电金属球,若用绝缘工具沿图示某条虚线将导体切开,分导体为A、B两部分,这两部分所带电荷量的数值分别为QA、QB,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沿虚线d切开,A带负电,B带正电,且QB>QA

B.只有沿虚线b切开,才有A带正电,B带负电,并QB=QA C.沿虚线a切开,A带正电,B带负电,且QB>QA

D.沿任意一条虚线切开,都有A带正电,B带负电,而QA、QB的值与所切的位置有关 考点:静电场中的导体.

分析:根据静电感应现象,在正点电荷的电场作用下,导体AB自由电荷重新分布,不论沿着哪条虚线切开,都有A带正电,B带负电,且电量总是相等.

解答: 解:由题意可知,静电感应现象使得A带正电,B带负电.导体原来不带电,只是在C的电荷的作用下,导体中的自由电子向B部分移动,使B部分多带了电子而带负电;A部分少了电子而带正电.根据电荷守恒可知,A部分转移的电子数目和B部分多余的电子数目是相同的,但由于电荷之间的作用力与距离有关,距离越小,作用力越大,因此更多的电子容易转移到最接近C的位置,导致电子在导体上分布不均匀,从B端到A端,电子分布越来越稀疏,所以从不同位置切开时,QA、QB的值不同.故只有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点评:考查静电感应的原理,理解带电本质是电子的转移,掌握电荷守恒定律的应用,注意两部分的电量总是相等是解题的突破口.

6.如图所示,M、N为两个等量同种电荷,在其连线的中垂线上的P点放一个静止的点电荷q(负电荷),当把该点电荷释放,它只在电场力作用下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点电荷在从P到O的过程中,加速度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大 B.点电荷在从P到O的过程中,加速度越来越小,速度越来越大 C.点电荷运动到O点时加速度为零,速度达最大值

D.点电荷越过O点后,速度越来越小,加速度越来越大,直到速度为零 考点:电场线;牛顿第二定律.

分析:M、N为两个等量的正点电荷,其连线中垂线上电场强度方向O→P,负点电荷q从P点到O点运动的过程中,电场力方向P→O,速度越来越大.但电场线的疏密情况不确定,电场强度大小变化情况不确定,则电荷所受电场力大小变化情况不确定,加速度变化情况不确定.越过O点后,负电荷q做减速运动,点电荷运动到O点时加速度为零,速度达最大值,加速度变化情况同样不确定

解答: 解:A、点电荷在从P到O的过程中,所受的电场力方向竖直向下,做加速运动,所以速度越来越大,因为从O向上到无穷远,电场强度先增大后减小,P到O的过程中,电场强度大小变化不能确定,所以电场力无法确定,加速度不能确定.故A错误,B错误. C、点电荷运动到O点时,所受的电场力为零,加速度为零,然后向下做减速运动,所以O点的速度达到最大值.故C正确.

D、越过O点后,负电荷q做减速运动,速度越来越小,同理加速度的大小无法确定.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对等量同种电荷电场线的分布情况及特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要抓住电场线的对称性进行分析求解,注意从O点向上或向下的过程,电场强度都是先增大后减小

7.如图是表示在一个电场中的a、b、c、d四点分别引入检验电荷时,测得的检验电荷的电量跟它所受电场力的函数关系图象,那么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这个电场是匀强电场

B.a、b、c、d四点的场强大小关系是Ed>Ea>Eb>Ec C.a、b、c、d四点的场强大小关系是Ea>Eb>Ec>Ed D.无法确定这四个点的场强大小关系

考点:电场强度.

分析: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和方向处处相同,F﹣q图线的斜率的绝对值等于电场强度的大小,根据斜率比较电场中a、b、c、d四点的电场强度大小.

解答: 解:图线斜率的绝对值表示电场强度的大小,d图线斜率的绝对值最大,所以d点的电场强度最大,c图线斜率的绝对值最小,电场强度的最小.所以四点场强的大小关系是Ed>Ea>Eb>Ec.该电场不是匀强电场.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电场强度的定义式E=,知道电场强度的大小与检验电荷的电量无关.

8.如图所示,三条虚线表示某电场的三个等势面,其中φ1=10V,φ2=20V,φ3=30V一个带电粒子只受电场力作用,按图中实线轨迹从A点运动到B点,由此可知( )

A.粒子带正电 B.粒子的速度变大 C.粒子的加速度变大 D.粒子的电势能变大

考点:等势面;电场强度;电势能. 专题:电场力与电势的性质专题.

分析:做曲线运动物体所受合外力指向曲线内侧,本题中粒子只受电场力,由此可判断电场力向右,根据电场力做功可以判断电势能的高低和动能变化情况,加速度的判断可以根据电场线的疏密进行.

解答: 解:A、由图象可知带电粒子的轨迹向右偏转,得出粒子所受力的方向向右;又由电场线指向电势降低的方向,得出电场线方向大致向左.因为带电粒子受力与电场的方向相反,所以粒子带负电.故A错误.

B、由动能定理得,合外力(电场力)做正功,动能增加.故B正确.

C、由于等势面密的地方电场线也密、电场线密的地方粒子受到的力也大,力越大加速度也越大,所以粒子从A点运动到B点,加速度在变小.故C错误. D、由电场力做功的公式WAB=qUAB得,粒子从A点运动到B点,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以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为背景考查了带电粒子的电性以及粒子的速度、加速度、电势能等物理量的变化情况.

9.如图所示,在点电荷Q的电场中,已知a、b两点在同一等势面上,c、d两点在同一等势面上,无穷远处电势为零.甲、乙两个带粒子经过a点时动能相同,甲粒子的运动轨迹为acb,乙粒子的运动轨迹为adb.由此可以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