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0 19:41:2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七年级上册语文月考题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酝酿(liáng) 黄晕(yùn) 发髻(jì) 碣石(jié) B.棱镜(líng) 粗犷(guǎng) 嘹亮(liáo) 贮蓄(zhù) C.卖弄(lòng) 池畦(qí) 莅临(lì) 草垛(duǒ)

D.花苞(bāo) 竦峙(sǒng) 窠巢(cháo) 静谧(mì) 2.找出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3分) (1)她焦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号(2)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顷侧了来。

考 (3)这个下午和这个晚上,妈妈就要在各个房间游魂似的飘来飘去,抱怨说是 中午没有休息的原故。

(4)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 中正开得烂漫。

名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 )(3分) 姓 A.森林公园里到处都是呼朋引伴的游人。 B.他说话这样的不客气,真有点咄咄逼人。

班-C.夏天的雨总是淅淅沥沥下一阵,让人觉得酣畅极了。

D.墙边一排一排的板凳上,坐着花枝招展的女人,笑语盈盈而不休。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级A.千百年来的先贤哲人们给我们留下了灿烂辉煌的许多精神财富。 年七B.黄河流域干旱严重,专家预测小麦将减产大约30%左右。

C.语文学习既包括读写听说能力的培养,又包括精神的充实、情感的完善与人格的提升。

D.一些家长没有意识到“手机综合征”是一种病,而是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阻止孩子不玩手机。

5.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曹操,字孟德,东汉末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与其子曹丕、曹植合称为“三曹”。

B.散曲是兴盛明代的一种文体,分为小令和套曲两种形式。

C.“吹面不寒杨柳风”出自南宋志南和尚《绝句》,“杨柳风”指春风。 D.汉代贵右贱左,故将贬官称为左迁。 6.默写。(10分)

(1)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 。(朱自清《春》)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借明月抒发诗人怀念朋友的诗句时 , 。 (3)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曹操《观沧海》中展现诗人博大胸襟的句子是: , ; , 。

(5)请写出一个表达思乡之情的上下句: , 。 7、名著阅读(5分)

《朝花夕拾》是 _______(作者)l926年所作的一本_______(体裁)集,原名为______________ 。请举出其中的两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50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8.“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历来受到人们的推崇。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加以赏析。(3分)

9.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15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与友期行 期: (2)去后乃至 乃: (3)相委而去 去: (4)下车引之 引:

1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2.当友人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时,元方是如何对答反驳的?(2分)

13.友人“下车引之”的用意是什么?(2分)

14.你认为陈元方这样的待客方式和待客态度合适不合适?你的理由是什么?(3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15分)

春(选段) 朱自清

①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②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

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③“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

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15.依次概括选文所描绘的三幅图景。(2分)

春草勃发图→________图→________图 号16.品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好处。(6分)

考 (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

出来。 (2)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 .

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名 姓 17.作者写景善于从多角度进行描绘。文中画线句子是从哪个角度来描写春风 班-的?写出了春风的什么特点?(3分)

级18.“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一句年七中的“仿佛”是什么意思?它能否删掉?为什么?(4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题目。(15分) 平分生命

①男孩与他的妹妹相依为命。父母早逝,她是他惟一的亲人。所以男孩爱妹妹胜过爱自己。

②然而灾难再一次降临在两个不幸的孩子身上。妹妹染上重病,需要输血。但医院的血液太昂贵,男孩没有钱支付任何费用,尽管医院已免去了手术费。但不输血妹妹就会死去。

③作为妹妹惟一的亲人,男孩的血型和妹妹相符。医生问男孩是否勇敢,是否有勇气承受抽血时的疼痛。男孩开始犹豫,10岁的大脑经过一番思考,终于点了点头。

④抽血时,男孩安静地不发出一丝声响,只是向着邻床上的妹妹微笑。抽血完毕后,男孩声音颤抖地问:“医生,我还能活多长时间?”

⑤医生正想笑男孩的无知,但转念间又被男孩的勇敢震憾了:在男孩10岁的大脑中,他认为输血会失去生命,但他仍然肯输血给妹妹。在这一瞬间,男孩所作出的决定是付出了一生的勇敢,并下定了死亡的决心。

⑥医生的手心渗出了汗,他握紧了男孩的手说:“放心吧,你不会死的。输血不会丢掉生命。”

⑦男孩眼中放出了光彩:“真的?那我还能活多少年?”

⑧医生微笑着,充满爱心地说:“你能活到100岁,小伙子,你很健康!”男孩高兴得又蹦又跳。他确认自己真的没事时,就又挽起了胳膊——刚才被抽血的胳膊,昂起头,郑重其事对医生说:“那就把我的血抽一半给妹妹吧,我们两个每人活50年!”

⑨所有的人都震惊了,这不是孩子无心的承诺,这是人类最无私纯真的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