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体美术字教学设计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6:31:5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变体美术字》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平面设计是指为了传递某种信息在平面物上进行美化、装饰和设计。《校园里的平面设计》单元由美术字、书籍设计、我的小报、校园招贴画四个部分组成,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能知道美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并用以美化、装饰自己的学习、生活环境,积极参与校园文化交流、丰富校园生活。

《校园里的平面设计》从《美术字》开始,顺延《书籍设计》《我的小报》,直至《校园招贴画》。学生能比较熟练地掌握美术字的书写和设计,就为其以后学习其他的平面设计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在《美术字》的学习中,变体美术字是学生最感兴趣,也是应用最广泛、实用性最强的一种美术字体。变体美术字是在黑体或宋体美术字的基础上,将字形、笔画、结构巧妙地进行变化,使其生动活泼、更具有装饰性的一种字体。美术字经过变体之后,千姿百态、千变万化,是一种艺术的创新。

字体的变化类型很多,主要有字形的变化、笔画的变化和立体化装饰等。在教学中,重点是要让学生掌握变体美术字变化的规律、技巧,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发散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意构思和审美能力。

变体美术字虽然具有生动活泼、趣味性强的优点,可是在引导学生进行艺术创作的同时,也应该指导学生注意统一完整、意形相符、易于识别等变化原则,否则就不能起到艺术效果。

二、 学生状况分析:

初一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也较具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对于能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展现个性特点的变体美术字学习,学生比较感兴趣。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主动参与创作。

在此课之前,学生已学习过黑体字、圆头体字的书写,对于美术字“基本顶格、笔画一致、上紧下松、穿插呼应”的书写要求也能基本掌握。学生在书写变体美术字之前会觉得简单易画,真正作业时又会觉得要画好并不容易。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加强练习,在实践中提高书写变体美术字的能力。

三、 教学设计:

1、赏析结合、引导发现

一般来说,学生对于自己主动发现的知识要比老师反复强调的内容记忆深刻得多。所以,在教授知识要点的环节中我采用了“赏析结合、引导发现”的方式。

在教学“变体美术字的变化技巧”时,我先引导式地讲解了“字形的变化”,而“笔画变化”、“立体化装饰”“组合变化”“色彩变化”等部分则让学生通过赏析图例自主探究发现,在学生交流分享他们的发现成果中教师适时地进行知识点的总结提炼。

2、教师示范、指导书写

为了让学生能更直观地了解变体美术字的书写步骤、变化技巧,我在教授知识要点的同时融入了教师的示范演示。从“确定外形→确定骨架→绘画轮廓→笔画变化→立体装饰→色彩运用”的分步骤书写示范演示中学生能十分明确地掌握每个书写步骤及其注意点,也激发了学生创作设计的兴趣与信心。 3、讲练结合、讲中有练

美术学科虽然同属文科,但其更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因此,我在教学设计中十分重视“讲练结合”,使学生不仅能学习到美术基础知识,而且还能通过练习将美术知识运用于生活美的创造,提升生活品质,从而形成一定的美术素养。

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练”不仅仅指的是书写绘画练习,赏析评议也是“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已了解掌握变体美术字的变化技巧及原则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两个练习的环节:一是展示一些书写反例,让学生根据变体字的变化原则说出他们认为设计不恰当的地方,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于变体美术字的赏析能力;二是让学生小组合作,运用变体美术字的变化技巧完成指定的练习作业,在集体智慧火花的碰撞中矫正书写误区、积累设计经验,从而进一步巩固学习的成果、体验创作的乐趣。 4、分层作业、自主拓展

考虑到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性,我在作业设计环节中采用了“分层作业、自主拓展”的方式。即“A、用变体美术字的变化技巧美化自己的名字;B、用变体美术字的变化技巧设计自己的名字,作品能体现自己名字的含义或自身的个性特点。”两种不同的作业类型。这样的设计既考虑到了一些美术学习基础比较低

的学生的需求,让他们“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逐渐树立学习书写美术字的信心;也满足了一些美术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的创作愿望,使他们能更加自由地发挥自己的美术特长,创意出丰富多彩、个性纷呈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