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历史真题汇总12套全(解析版)(1)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6:58:3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崛起,青海道和河西走廊被切断,北宋只能向北渡过黄河,再由河套地区向西进入西域。从元朝起,河西走廊成为中西方交往的稳定通道。

(1)阅读图12和上述材料,从中概括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历史特点。(6分) 41.世界博览会通过展示科学技术成果,预示世界发展方向。1962年世博会在美国西

雅图举行。

1957年,苏联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1年,苏联宇航员加加林成为第一个遨游太空的人,美国随即提出阿波罗登月计划。1962年,在西雅图举办了主题为“太空时代的人类生活”的博览会。

(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指出人类进入“太空时代”的国际政治背景;(4分)列举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取得的航天成就。(6分)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

文综历史试题

13.图7是《说文解字》列出的“历”“史”二字的篆书。许慎解释道,“历”者,过

也,传也。“史”者,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据此可知,“历史”的原意是指( )

A.过去发生的一切事件 C.记录过往事物的书籍

B.过去事实的文字记载 D.代代相传的文化形式

14.《景德镇陶录》记:“唐武德中,镇民陶玉者载瓷入关中,称为假玉器,且贡于朝。

于是昌南镇瓷名天下”。《江西通志》载:景德镇……水土宜陶。宋景德中始置镇,因名”。材料反映了( )

A.唐时瓷都景德镇已驰名天下 B.陶玉身份为官营手工业者 C.该产品工艺精美畅销海内外 D.陶玉追求产品的知名度

15.元初,中书省“省规”:三日一奏事,军国急务不拘于此限;定时由首领官排定

需议事项,逐项讨论,事关重大且意见不同时将实情禀奏皇帝。这表明中书省( )

A.专为处理军国急事而设

B.强调集体议决防止大臣专权

第5页(共54页) 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www.zxls.com 史界朋友精神家园 ·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 C.通过分割权力强化相权 D.任何决策之事实时禀报皇帝 16.关汉卿在《关大王独赴单刀会》中,描绘关羽面对大江的滚滚波涛,仗刀临流。

曲中唱道,“大江东去浪千叠……驾着这小舟一叶……可正是千丈虎狼穴……我觑这单刀会似赛村社”。对该作品理解有误的是( ) ..A.显露关羽壮怀激烈的个性 B.借历史典故吊古抚今 C.严厉斥问颠倒黑白的世界 D.兼采宋词的豪放风格

17.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今将静百姓之心,而改其行,必在制民之产,使之

甘其食,美其服,而后教化可行,风俗可善也”。在此,顾炎武强调( ) A.培养人才,经世致用 B.弘扬道德,规范言行 C.富足百姓,移风易俗 D.教化民众,静心明志

18.图8为中国1952—1960年工农业总产值变化图。对此分析符合史实的是( )

A.“过渡时期”农业总产值始终超过工业总产值 B.“三大改造”期间工业总产值均高于农业总产值 C.“一五”计划完成时工农业总产值都大幅提高 D.“大跃进”使工农业总产值增长呈现背离状态

19.托马斯·卡伦德写道:“在历史的某个时刻,在欧洲郇(xún)窄的一隅,生活

着近五百万陆地和海岛居民,他们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极其匮乏,却创造出了最原创、最绚丽的文化、商业、社会秩序和政治……闻名遐迩”。材料反映的是( ) A.古希腊文明 B.古罗马文明 C.不列颠文明 D.阿拉伯文明 20.图9、10、11是有关美国邦联政府、议会与州关系的一组漫画。该组漫画反映了( )

第6页(共54页) 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www.zxls.com 史界朋友精神家园 ·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

A.邦联政府拥有征税权与财政权 B.邦联议会须扩大法定权力 C.邦联政府各项活动须听命于各州 D.邦联议会财政支出须各州批准 21.17世纪上半叶,欧洲国家纷纷到亚洲进行殖民活动,引发了亚洲海上贸易格局的

变化。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 A.荷兰通过设立据点控制东亚海上商路 B.英国打败法国垄断了对印度的贸易 C.欧洲殖民扩张迫使中国放弃海禁政策 D.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西太平洋沿岸

22.16、17世纪欧洲学者质疑、改变和放弃了欧洲所继承知识中最神圣化的认识。科

学革命的思想巨变使他们重新考察和描述宇宙的性质及其力量。在这里,对宇宙的性质及其力量作出“革命”性描述的理论是( )

A.进化论 B.万有引力定律 C.量子论 D.相对论 23.列夫·托尔斯泰被列宁誉为“俄国千百万农民在俄国资产阶级革命快到来时候的

思想和情绪的表现者”。材料表明,托尔斯泰是( )

A.农民运动的引领者 B.资产阶级革命的倡导者 C.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D.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

24.表2为20世纪前期中国对外贸易出入超变动表。表中数据变动可以用来佐证( )

表2 出超(+),入超(—);单位:百万元

年份 1909—1911 1919—1921 1929—1931 美国 0 -89 -205 英国 -90 -110 -76 法国 +56 +32 +40 俄国(苏联) +46 +14 +53 A.美国逐步加强对华经济侵略 B.英国对华贸易优势逐步加强 C.法国强化对华转嫁经济危机 D.俄国(苏联)对华贸易稳步增长

第7页(共54页) 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www.zxls.com 史界朋友精神家园 ·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 此资料来源于:中学历史教学园地(www.zxls.com/),未经允许,谢绝二、非选择

题 38.(3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69年1月,共和党人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当时正值美国面临着二战结束以来最为严峻的形势。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国内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危机的加深,使美国在同苏联争霸中,日益处于不利的地位……1971年6月,尼克松又在堪萨斯的一次讲话中提出今天世界上有“五个力量中心”(美国、苏联、西欧、中国和日本)的看法。为了适应这种新的形势,并改善美国在同苏联争霸中的不利处境,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

——摘编自方连庆《战后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 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跨出了改善中美关系的第一步。2月28日,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了《联合公报》,这是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这对世界形势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后,双方的贸易、科技和文化往来逐渐增多。与此同时,为进一步促进两国关系的正常化,中美双方政府官员也在不断进行接触。

——摘编自谢益显《中国外交史》

材料三 二战结束后,日本政府长期执行追随美国、敌视中国的政策。50年代以来,随着中日两国民间贸易和人员往来的增多,日本各界人士要求恢复中日邦交的呼声越来越高……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对日本产生极大的震动。日本把美国的这种举动视为“越顶外交”……1972年9月29日,中日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摘编自王圣心《当代国际关系》

材料四 田中首相来我国访问,揭开了中日关系史上新的一页。在我们两国的历史上,有着两千年的友好来往和文化交流……值得我们珍视。但是,自从1894年以来的半个世纪中,由于日本军国主义者侵略中国,使得中国人民遭受重大灾难,日本人民也深受其害。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样的经验教训,我们应该牢牢记住。

——摘自《周恩来政论选》

(1)据材料一,概括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的原因。(8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关键问题是什么?怎

第8页(共54页) 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www.zxls.com 史界朋友精神家园 ·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