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三角函数知识点总结及典型习题(超级详细)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18 13:26:2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小刘老师亲笔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

初三下学期锐角三角函数知识点总结及典型习题

知识点:

1、本章三角函数源自于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 a2?b2?c2 (勾股定理也叫毕达哥拉斯定理,在部分课外资料/习题当中会出现毕达哥拉斯定理) 2、如下图,在Rt△ABC中,∠C为直角,则∠A的锐角三角函数为(∠A可换成∠B):

B

对斜边 c a 边b

A C 邻边

定 义 表达式 取值范围 关 系 ?A的对边正0?sinA?1 a sinA? sinA?c斜边弦 (∠A为锐角) ?A的邻边0?cosA?1 余b cosA? cosA?c(∠A为锐角) 斜边弦 ?A的对边tanA?0 正a tanA? tanA?b(∠A为锐角) ?A的邻边切 sinA?cosB cosA?sinB sin2A?cos2A?1 ?A的邻边btan A?cot A?1 cot A?cot A?0 余cot A??A的对边a切 (∠A为锐角) cotA?tanB (注:余切函数已经从北师大版教材当中删除,此处仅做扩展,实际中考当中并不会出现,同时删除的内容还包含正割(sec)和余割(csc)两部分内容) 3、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 sinA?cosBcosA?sinB由?A??B?90?得?B?90???A sinA?cos(90??A)cosA?sin(90??A) 60° 32124、30°、45°、60°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重要必背) 三角函数 sin? cos? 30° 1245° 2222 32 tan? 331 3

- 1 -

小刘老师亲笔

6、正弦、余弦的增减性:

当0°≤?≤90°时,sin?随?的增大而增大,cos?随?的增大而减小。 7、正切、的增减性:

当0°

解直角三角形的定义

1、:已知边和角(两个,其中必有一边)→所有未知的边和角。

依据:①边的关系:a2?b2?c2;②角的关系:A+B=90°;③边角关系:三角函数的定义。(注意:尽量避免使用中间数据和除法) 2、应用举例: (1)仰角:视线在水平线上方的角;俯角:视线在水平线下方的角。 铅垂线仰角俯角视线水平线h i?h:llα视线 h。坡度一般写成1:ml(2)坡面的铅直高度h和水平宽度l的比叫做坡度(坡比)。用字母i表示,即i?的形式,如i?1:5等。 h?tan?。 l3、从某点的指北方向按顺时针转到目标方向的水平角,叫做方位角。如图 ,OA、OB、OC、OD的方向角分别是:45°、135°、225°。指北或指南方向线与目标方向 线所成的小于90°的水平角,叫做方向角。

所以,OA、OB、OC、OD的方向角分别是: 北偏东30°(东北方向) , 南偏东45°(东南方向), 南偏西60°(西南方向), 北偏西60°(西北方向)。

把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记作?(叫做坡角),那么i?

3例1:已知在Rt△ABC中,?C?90°,sinA?,则tanB的值为( )

54453A. B. C. D.

3544

ab,tanB?ca3b4x4和a2?b2?c2;由sinA?知,如果设a?3x,则c?5x,结合a2?b2?c2得b?4x;∴tanB???,

5a3x3【解析】本题考查三角函数的定义和勾股定理,在RTΔABC中,∠C=90°,则sinA?所以选A.

- 2 -

小刘老师亲笔

例2:4cos30?sin60??(?2)?1?(2009?2008)0=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的有关运算,

4cos30?sin60??(?2)?1?(2009?2008)0=4?33?1?3??????1?, 22?2?2故填

32.

1. 某人想沿着梯子爬上高4米的房顶,梯子的倾斜角(梯子与地面的夹角)不能大于60°,否则就有危险,那么梯子的长至少为( ) A.8米

B.83米 C.83米 3D.43米 3

2. 一架5米长的梯子斜靠在墙上,测得它与地面的夹角是40°,则梯子底端到墙的距离为( ) 55A.5sin40° B.5cos40° C. D. tan40°cos40°3. 如图是某商场一楼与二楼之间的手扶电梯示意图.其中AB、CD分别表示一楼、二楼地面的水平线,∠ABC=150°,BC的长是8m,则乘电梯从点B到点C上升的高度h是( ) A.83m B.4 m 3A 1B C h D C.43m D.8 m

4. 河堤横断面如图所示,堤高BC=5米,迎水坡AB的坡比是1:3(坡比是坡面的铅直高度BC与水平宽度AC之比),则AC的长是( ) A.53 米 B. 10米 C.15米 D.103米

BCA 5.如图,在矩形ABCD中,DE⊥AC于E,∠EDC∶∠EDA=1∶3,且AC=10,则DE的长度是( ) A.3 B.5 C.52 D.

25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