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光合和呼吸作用综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8:51:0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1)叶片中叶绿素含量是维持植物正常光合作用的主要指标,叶绿素主要存在于白桦叶片的 (具体部位),通过图1的结果发现白桦叶绿素含量随 而增加,提高了白桦在弱光环境下的捕光能力。研究发现植物体内的叶绿素处于不断的合成和分解中。请从该角度去解释叶绿素含量增加的原因: 。 (2)叶绿素b/a比值可作为植物利用弱光能力的判断指标,研究人员发现遮光处理提高了白桦叶绿素b/a比值。通过高中课本 实验可以验证该结论。你的实验证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研究干旱胁迫对某植物生理的影响,科研人员在实验室内其它条件适宜且恒定的条件下,人为制造缺水环境(干旱胁迫)。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干旱胁迫初期,观察到叶片气孔开放程度减小,此时胞间CO2浓度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叶肉细胞内的C3/C5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植物的光合速率下降。

(2)为进一步研究抗旱能力与吸收C02能力的关系,将叶面积相等的的 A、B两种耐旱能力不同的植物叶片分别放置在相同的、温度适宜且恒定的密闭小室中,给予充足的光照,利用红外测量仪每隔5min测定一次小室中的C02浓度,结果如图所示。当密室中C02浓下降到最低点时,表明各叶肉细胞光合速率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其细胞呼吸速率。此实验证明 植物更耐旱。

3.(10分)如图所示装置是研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常用的实验装置之一。请利用所学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实验室除自变量外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

(1)若A中盛有萌发的花生种子,B中盛有清水。实验开始后,观察到液滴向左移动,从元素组成角度分析原因是 。

(2)若A内为水培植物,用此装置测量植物光合速率大小时,B内层有 。在测量过程中若突然停止光照,该植物叶肉细胞内C3化合物的合成速率 (增大/不变/减小)。

(3)据测量阴生植物光补偿点小于500Lux,阳生植物光补偿点大于阴生植物。光补偿点的

生物学含义是 。若A内为水培阳生植物,请用多套该装置设计实验初步估测A植物的光补偿点大小(已知实验所用光照强度分别为200Lux、500Lux、800Lux、1100Lux、1400Lux、1700Lux,用液滴移动的距离来表示气体变化量)写出实验设计思路,并从数学模型角度进行结果分析。

4..(11分)图甲是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图乙表示在光照充足、CO2浓度适宜的条件下,温度对该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影响。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参与Ⅰ阶段的色素有两大类,其中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 ,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通常用 作为溶剂。

(2)图中Ⅰ阶段为Ⅱ阶段提供 ,叶绿体中③水解成ADP和Pi的场所是 。

(3)在适宜条件下正常生长的绿色植物,若突然减少④ 的供应,则C3将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4)分析图乙可知,光合作用、细胞呼吸都受温度的影响,其中与 作用有关的酶对高温更为敏感;在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中,有关酶的作用机理是 。 (5)在30℃条件下,白天光照11小时,一昼夜植物体的干重变化情况是 。(保留一位小数)。

5.为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请完成相关实验步骤并分析问题

(1)如图1,用注射器反复抽取空气除去锥形瓶中的二氧化碳后,夹上弹簧夹备用。如图2,吸取25mL酵母菌培养液,再吸入25mL锥形瓶中的空气,夹上弹簧夹,编号A组,_______________,夹上弹簧夹,编号B组。

(2)将A、B两组装置置于25℃的环境中,观测注射器内气体体积的变化。一定时间后,在A组气体体积发生变化前停止培养,目的是___________。随后,从A、B两组中各取2mL酵母菌培养液,分别注入两支洁净的试管中,依次编号甲、乙。向两试管中分别滴加0.5m1___________溶液,并轻轻振荡,使它们混合均匀。观察两个试管中的颜色变化情况分别为___________。然后再分别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对两组注射器内气体进行检测,A、B组均由蓝变绿再变黄。

(3)若要继续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场所,需设法将___________分离,补充___________作为反应底物,再进行实验。 6 .为了硏究特姝温庋和昼夜温差对天竺葵生长的影响状况,(已知该地天竺葵生长的适宜温度条件是20~30℃),科研人员分别在20℃和40℃培养条件下(其他条件适宜),测得大竺葵的部分数据如图A;图B是昼夜温差对天竺葵生长的影响,其中,曲线a为日温为26℃、曲线b为昼夜恒温。请据图回答

(1)图A中叶肉细胞间隙CO2主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兴趣小组测定了20~40℃范围内该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发现30℃时净光合速率最 大,则30℃____________(填“是”“不是”或“不一定是”)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将培养温度由20℃快速提升全40℃时,据图分析,该植物叶肉细胞问隙CO2浓度明显_____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图B曲线a中可以看出,茎在夜间温度为20℃时的生长速率比在10℃时要快,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B中,a、b两曲线的夜间温度都为5℃时,曲线a比b反映出的生长速率快,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如图为适宜温度下某绿色植物的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已知此温度下呼吸速率为9mol/h(两种速率均以O2变化量来表示),不考虑光照强度改变对温度的影响,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与光合作用相关的色素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雾霾天气会使植株叶肉细胞的光合速率较长时间处于ab之间,此时叶肉细胞中CO2的去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数据不是在光照条件下直接测量所得,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暂无光期间,植物体内依旧能生产(CH2O)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半叶法是光合速率检测的常用方法,其实验步骤一般为:①用刀片将叶柄的外皮环割处理,切断韧皮部运输,但不切断木质部的导管。②选择对称性较好的叶片沿中央叶脉一半遮光,另一半不作处理。③经一段时间(T)适宜的光照后,剪下叶片将两半对应部位叠在一起,用适当大小的打孔器在半叶的中部打下同样大小的叶面积(A)的叶片,经烘干后分别称重,遮光部分干重记为W1,曝光部分干重记为W2。④计算光合速率。

(1)光照处理之前将叶柄的外皮环割处理,叶柄外皮处的环割处理目的是

(2)根据半叶法的实验步骤及实验记录整理出用有机物表示光合速率的计算公式: 单位叶面积的光合速率 (用题中的字母表示)。

(3)重复以上实验,步骤③改为将叶片剪下经热酒精脱色处理后滴加碘液染色,比较遮光部分与 曝光部分是否变蓝。该实验能否说明叶片在光下生成了淀粉?请说明理由。 . 9.某科研小组为探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情况,设计了由透明的玻璃罩构成的小室(如图乙A所示;其中CO2缓冲液可以吸收和提供CO2,保证小室中CO2恒定)。

①将该装置放在自然环境下,测定夏季一昼夜小室内植物氧气释放速率的变化,得到如图乙B所示曲线,那么影响小室内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影响A点变化的主要内因是 ;装置中氧气浓度最高的时间是 点(填字母);图中装置刻度管中液滴移到最左点对应该曲线中的 点(填字母)。

②在实验过程中某段光照时间内,记录液滴的移动,获得以下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