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量核实报告 - 图文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9 10:38:2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三节 环境地质

一、矿区环境地质条件现状评价

1、区域稳定性及地震

按《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局部修订附录 A,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g)0.10,地震区划应为Ⅶ度区(参见表3-3-1)。矿山地面建筑抗震应按7度设防。

表3-3-1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分区与地震基本烈度对照表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g 地震基本烈度分区 <0.05 <Ⅵ 0.05 Ⅵ 0.1 Ⅶ 0.15 Ⅶ 0.2 Ⅷ 0.3 Ⅷ ≥0.4 ≥Ⅸ 2、自然斜坡

矿区地形坡度10°~40°,矿山主井口位于矿区南翼东侧,斜坡类型为逆向坡,岩质斜坡较稳定;矿区南翼西侧斜坡类型多为顺向坡,岩层倾角虽小于地形坡角,但由于岩层倾角平缓(4°~19°),除局部人工切坡剧烈地段易发生小规模滑坡外,其余地段岩质斜坡基本稳定。据调查了解,矿区及其周围未曾发生过大规模滑坡、崩塌及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地表风化残坡积厚度较小,不曾出现大量水土流失,仅局部陡崖地段有小规模崩塌现象。故矿区自然斜坡稳定性较好。

3、水环境质量

区内无大型污染源,矿坑排水及生产、生活用水需经集中净化处理后排放,矿山开采对水环境质量有较小影响。

二、矿区环境地质条件预测评价

1、废渣堆场的地质环境条件

矿山矸石已综合利用,为周边砖厂制砖使用,故矿山矸石目前未对环境造成危害。 2、矿井水疏排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矿山现采K2煤层、拟增采K1煤层均赋存于一套砂质泥岩、粉砂岩之中,煤层埋藏较深地段泥岩为相对隔水层,加之煤层倾角较缓,矿井水的疏排影响范围仅局限于含煤地层,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但由于矿区北东翼矿层露头附近煤层埋藏较浅,小于理论计算出的

20

最小安全采深(70.38m),开采后导水裂隙带易贯穿至地表,可能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应引起重视,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3、矿山污染

如现状所述,矿山为原矿开采、销售,未进行洗选,矿山生产、生活用水只要净化处理后排放,对周围环境影响较轻。

4、斜坡稳定性

如前所述,采煤过程中采掘矿区浅部煤时,因上覆岩层厚度小于最低安全采深,采空区冒落带、导水裂隙带可能贯穿于地表,易诱发局部斜坡失稳,对矿山以后的开采有一定的影响,因其仅限于局部煤层埋藏较浅地段,在积极采取防治措施之前提下是可以避免的。

5、矿山地质灾害

矿山目前无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且周边人类工程活动轻微,诱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故矿业活动遭受地质灾害危害的可能性小。

综上所述,矿山目前无大规模的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且周边人类工程活动轻微,诱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故矿业活动遭受地质灾害危害的可能性小。井巷围岩基本稳定,矿山开采近地表煤层时易诱发地表沉降、开裂及局部斜坡失稳等,应加以重视。

第四节 煤炭安全生产综合评价

根据乐山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文件《乐山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公布2010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的通知》(乐市经信[2010]198号),该矿矿山矿井绝对CH4涌出量0.25m3/min,相对CH4涌出量8.68m3/t;绝对CO2涌出量0.55m3/min,相对CO2涌出量5.63m3/t,为低瓦斯矿井。

矿山准采K2煤层依据MT/T707-1997送样鉴定属煤自燃倾向性为Ⅱ类,有自燃倾向;依据AQ1045-2007送样鉴定K2煤尘有爆炸性。鉴定单位为四川省煤炭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

拟增采K1煤层依据GB/T20104-2006送样鉴定煤自燃倾向性为Ⅲ类不易自燃,依据AQ1045-2007送样鉴定K1煤尘有爆炸性。鉴定单位为四川省煤炭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

矿井目前为低瓦斯矿井,现采K2煤层、拟增采K1煤层之煤尘具有爆炸性,K2煤层具有自然倾向,拟采煤层与现采煤层一致,估计变化不大。因此矿山应加强管理,不得放松警惕,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安全措施,以防止因瓦斯及煤尘爆炸、自燃带来的危害。

21

第五节 其它

就目前矿井而言,矿井温度15℃左右,未发现地温异常,无热害,且矿区北翼F1断层北盘开采标高最低处已经接近+540m,未出现地温异常,预测今后开采K2、K1煤层的过程中矿山受热害的可能性小。

第六节 开采技术条件小结

综上所述,目前区内无大的污染源,无热害,煤尘具有爆炸性危险、煤层具有自燃倾向,属低瓦斯矿井,矿山必须加强对瓦斯监测的管理及井巷通风系统的完善,以防止因瓦斯及煤尘爆炸、自燃带来的危害。地震基本烈度及抗震设防烈度较低,对矿床充水影响最主要的因素为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第一段(T3xj1)、三叠系上统小塘子组(T3x)之砂岩裂隙水。井巷围岩基本稳定,砂岩顶板处应注意片邦,泥岩底板应注意底鼓。矿山开采近地表段煤层时易诱发地表沉降、开裂及斜坡失稳,应做好防范措施。

依据《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13908-2002)附录B,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复杂程度的综合类型属开采技术条件中等的矿床(Ⅱ)之水文地质问题为主的矿床(Ⅱ-1),开采技术条件基本适宜。

第四章 核实地质工作及质量评述

本次地质工作采用四川省测绘局1978年9月调绘,1980年出版的1∶10000地形图作为工作底图,该地形图质量较高,故未再单独进行地形测量工作;井口坐标及主要生产井巷在综合利用2009年乐山市佰瑞德地质矿产应用研究有限公司矿业权实地核查成果基础之上进行了相应的联测,主要生产井巷利用全站仪实测。地质点、构造点、煤层露头点采用手持GPS结合地形、地貌定位。

本次调查测量资料可靠,基本能满足矿山储量核实工作的质量要求。

22

第五章 资源储量估算

第一节 资源储量估算工业指标

根据国土资源部《〈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实施指导意见》(国土资发(2007)40号)及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川国土资函(2007)441号〕《关于印发四川省煤炭资源估算指标(暂行)的通知》,我省属中国西部贫煤地区,参照本通知所附的《四川省煤炭资源估算指标(暂行)》(表5-1-1)进行。

表5-1-1 四川省煤炭资源估算指标(暂行)

项 目 <25° 倾 煤层厚度(m) 井采 角 最高灰份Ad(%) 最低发热量Qnet,d(MJ/kg) 最高硫份St,d(%) 25-45° >45° 炼焦 用煤 ≤0.6 ≥0.5 ≥0.4 40 3 长焰煤、弱粘煤、不粘煤、贫煤 ≥0.7 ≥0.6 ≥0.5 不作具体规定 12.5 10.5 无烟煤 褐煤 ≥0.8 ≥0.7 ≥0.6 根据上述的估算指标要求,结合矿山开采实际以及矿山开采技术经济条件,本次采用如下指标:

1、最低可采厚度0.30m; 2、最低发热量12.5 MJ/kg; 3、最高硫份3%。

第二节 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对象

本次储量估算范围为持证矿区范围,矿区面积1.5329km2,储量估算面积约1.49km2

(矿区范围内煤层风氧化带未纳入估算),估算标高为矿区范围内煤层赋存标高+664~+472m(不含风氧化带);储量估算对象为矿山现采煤层K2及拟增采煤层K1。

23

第三节 资源储量估算方法选择依据

一、资源储量估算方法

本次资源储量核实对保有资源储量和动用的资源储量均根据调查测量情况进行重新估算。根据《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对倾角小于60°的煤层采用在平面投影图上进行资源/储量估算;对倾角大于或等于60°的煤层采用在立面投影图或立面展开图上进行资源/储量估算。

矿区煤层平均倾角为5°左右,故采用采用煤层底板等高线水平投影地质块段法进行资源/储量估算。

二、资源储量估算公式

采用的资源/储量估算公式为:

Q=S·H·D/10000 S=S′/cosθ

式中:Q—块段资源储量(万吨)

S′—块段水平投影面积(m2) S—块段斜面积(m2) H—采用厚度(m) D—煤炭容重(t/m3) θ—煤层倾角(°)

第四节 资源储量估算参数确定

1、煤层厚度

以本次实测煤层厚度的平均值作为资源/储量估算的采用厚度,其中夹矸剔除厚度为≥0.05m,单层厚度小于0.05m的夹矸与煤分层合并计算采用厚度(见表5-4-1-1~表5-4-1-2)。

表5-4-1 矿山K2煤层各块段采用煤厚点统计表

块段号 采-1、采-2 采用煤厚测点 纯煤厚度(m) 块段号 采用煤厚测点 纯煤厚度(m) LJMD1 0.30 24

122b-1 MD5 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