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标准.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18:30:4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 《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标准

一、课程代码:100308

二、适用专业:工程管理专业 三、课程定位

工程管理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高等教育文化理论基础,适应我国和地方区域经济建设发展需要,具备管理学、 经济学和土木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掌握现代工程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获得工程师、咨询(投资)工程师的基本训练, 具有工程建设项目投资决策和全过程各阶段工程管理能力,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端技能型工程管理人才。

本课程是工程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在学习《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后开设的,也为后续课程《基础工程施工》、《主体工程施工》的学习打下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技能训练,使学生掌握对各种测量仪器的基本操作、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测量知识;并通过测量放线工中级工考试,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具有上岗从业的能力。

四、课程时数分配

《建筑工程测量》课程理论课共80学时,安排在第二学期授课。教学安排(见表二)

表1课程学时数分配表

章节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第7章 第8章 第9章 教学各章名称 工程建设中地形图的应用 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 渠道和堤线测量 河道测量 水库测量 架空送电线路测量 线路工程测量 曲线测设 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测量 合计 教学时数 理论 实践 教学 教学 8 1 6 10 6 1 2 1 2 1 2 0 6 1 2 1 16 14 50 30 备注 小计 9 16 7 3 3 2 7 3 30 80 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专业班级可对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作适当调整。

1

五、设计思路

本课程考虑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和学习规律,在邀请实践专家对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工程测量任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设计整合课程内容,基于工作过程按序展开教学。课程由工程测量的准备工作、高程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三维坐标测量、小区域控制测量、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等10个学习模块组成,设计了17个能力训练项目,工作任务从常规性工作到复杂性工作、所使用的仪器由基本仪器到先进仪器、工作精度要求由低到高、工作量从小到大,包含了本课程的核心能力。

本课程的教学实施主要采用小组学习方式,以仿真工作任务为驱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教学中除必要的仪器操作、重要的知识要点需要示范、讲解外,主要应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摸索、总结,允许失败和返工。基于工作过程课程教学完成后,进行为期一周的模拟工作任务训练,实现课堂与工作的近距离对接。

六、课程总体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仪器基本构造和仪器的工作原理; 2.应掌握工程测量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3.掌握小地区控制测量的理论和方法;

4.掌握大比例尺地形图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方法; 5.掌握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6.掌握民用建筑施工测量内容,熟悉工程施工测量实施步骤及方法。 7.掌握工业建筑施工测量内容,熟悉工程施工测量实施步骤及方法。 8.熟悉测量工作原则; 9.熟悉施工测量规范; 10.了解地形图测绘的方法. (二)能力目标

1.能熟练使用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等常用测绘仪器进行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丈量、三维坐标测量和测量数据的误差分析和处理; 2.能进行仪器常规项目的检查和一般处理;

3.能利用水准仪进行高程控制测量,利用全站仪进行平面控制测量; 4.能正确使用大比例尺地形图;

2

5.能进行施工测量定位和放线; 6.能进行建筑变形观测和竣工图测绘;

7.能根据具体工程制定小型常规建筑物的放样方案;

8.能根据过程中变化的情况调整方案,能对所完成工作进行评价; 9.熟悉工业建筑施工测量内容,具备工程施工测量实施能力; 10.能进行地形图测绘。 (三)素质目标

1.能按施工企业有关文明生产的要求,做好工作地整洁,工件、工具摆放整齐,及时保养。

2.具备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

3.具备团结、协作的精神,善于沟通、善于表达的能力,部分学生具备组织领导能力,能妥善处理工作成员的任务分配、矛盾和不同意见。

七、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表2 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一览表

章节名称 子章节 或学习任务 教学 时数 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 知识: 1-1地形图在勘察设计阶段的运用 第1章 工程建设中地形图的应用 1-2大比例尺的精度 3 3 知识目标: 1.设计地形图的特1.设计地形图的特点点2.平面位置的及其在工程中的运用 误差来源 2.能阐述当前地形图(1)公路控制测在各类工程中的要求 量的主次之分 技能: 3.了解课程学习方法和要求 1.从平纵横三个方技能目标: 面进行综合设计线(1)能清楚表述地形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