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生物复习综合检测题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3 6:03:1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4届九年级生物复习综合检测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计50分)

1.下列四组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叙述,其中前一项是操作,后一项是目的,这四组中,正确的是( )

A.调节光圈----调节视野的大小 B.转动转换器----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 C.调节反光镜----调节物像的大小 D.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

2.在光线不足的实验室中,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的表皮细胞,在对光时,应该使用的反光镜和光圈是( )

A.凹面镜、大光圈 B.平面镜、小光圈 C.平面镜、大光圈 D.凹面镜、小光圈

3.制作洋葱表皮装片时,盖上盖玻片的操作方法如下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图中撕下的洋葱表皮已经展平在清水中,箭头表示盖上盖玻片的方向,椭圆表示载玻片中央的清水) ( )

A. B. C. D.

4.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时,要将取出的口腔上皮细胞放在生理盐水(0.9%的Nacl溶液)中的原因是( )

A.使细胞透明 B.避免细胞干燥

C.减慢细胞的运动 D.使细胞维持正常的生理状态

5.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时,可以看到洋葱表皮细胞的形状规则,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形状不规则。这是因为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

A. 不具有叶绿体 B.具有叶绿体 C. 不具有细胞壁 D.具有细胞壁 6.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在于( )

①液泡 ②细胞膜 ③细胞壁 ④细胞核 ⑤细胞质 ⑥叶绿体 .A. ①②③ B. ④⑤⑥ C. ①④⑤ D. ①③⑥ 7.下在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种子植物都能结果实和种子 B.苔藓植物有茎、叶和假根 C.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D.蕨类植物有输导组织 8.与梨树相比,松树最主要的不同之处是( )

A.果实内有种子 B. 没有果皮,种子裸露在外面 C.胚珠外有子房壁保护 D.球果是有果皮包被着种子的果实 9.馒头和米饭是由面粉和稻米加工成的。面粉和稻米分别来自小麦和水稻种子中的( ) A.子叶、胚乳 B. 胚乳、胚乳 C. 胚、胚 D.胚芽、子叶

10.甲、乙两同学在不同的环境中分别采摘了同种植物的两片叶子,并从叶子上撕取下表皮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这两片叶子上的气孔状态不同:一种气孔开放,另一种气孔关闭。根据上述观察结果,你能够判断出缺水的是( ) A.气孔开放状态时的植物 B.两种状态时的植物都缺水 C.气孔关闭状态时的植物 D.无法确定

11.下图中,甲、乙为两种物质。仔细分析判断,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 A.若甲为水,乙为二氧化碳,则图可以表示叶片发生了蒸腾作用

B.若甲为氧气,乙为二氧化碳,则图可表示叶片内进行了呼吸作用 C.若甲为二氧化碳,乙为氧气,则图可表示叶片内进行光合作用 D.无论甲、乙代表什么物质,图都可表示植物需要阳光,需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12.若环剥树皮,一段时间后,在切口的上方会形成节瘤。这说明有机物( )

A.通过韧皮部里的筛管向上运输 B.通过木质部里的导管向上运输

C.通过韧皮部里的筛管向下运输 D.通过木质部里的导管向下运输

13.玉米开花时,若遇到连绵阴雨,果穗上就会出现缺粒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因为连绵的阴雨,昆虫不能正常传粉B.因为连绵的阴雨,影响了正常开花 C.雨水多,气温低,花粉不能正常形成 D.花粉被雨水冲落,影响了风力传粉 14.夜间,菜农要适当降低蔬菜大棚内的温度。其主要目的是( )

A.增强光合作用,有机物积累多 B.减弱呼吸作用,使有机物消耗减少 C.减弱蒸腾作用,减少水分散失 D.可以减少细菌、病毒

15.荆江两岸的农民将丰收的水稻和小麦收获后,入库存入前,都会尽快晒干,其目的是( ) A.降低蒸腾作用,避免能量消耗 B. 抑制呼吸作用,降低有机物的消耗 C.保证种皮干燥,防止虫类咬蛀 D. 促进光合作用,延长种子寿命 16.“小草依依,踏之何忍!”这些温馨的提示语提醒人们,不要践踏公共场所草坪上的小草。因为经常在草坪上行走,会造成土壤板结,影响草的生长。土壤板结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孔关闭,影响蒸腾作用 B、植物缺少水,影响光合作用 C、植物缺少无机盐,影响生长 D、土壤缺少氧气,影响根的呼吸 17.右图中的a、b分别代表蕨类植物和被子植物的特征,其中阴影部分代表它们之间的共同特征。则阴影部分不包括下列中的哪项 ( )

A、由细胞组成 B、能进行光合作用

C、利用种子进行繁殖 D、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

18.水稻植株在授粉后的灌浆期间,每天要吸收大量的水。水稻植株吸收的这些水绝大部分用于( )

A、光合作用 B、蒸腾作用 C、呼吸作用 D、形成果实和种子

19.走在林荫大道上,人们感到空气特别清新和湿润。从生物学角度看,空气清新、湿润主要是由于( )

A.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B.植物的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C.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D.动物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20.某初中学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玻璃温室内进行植物栽培实验。为此,他们在晴天对室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进行24小时测定。下图曲线能正确表示其测定结果的是(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为二氧化碳浓度)( )

A B C D

班级: 姓名: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1

得分 选择题答题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填空题(每空2分,计30分)

1.某类植物已经有根、茎、叶的分化,但是不结种子,这类植物应该属于_________植物。 2.“荆州蜜桃”是人们爱吃水果,“荆州蜜桃”的食用部分是由桃花的______发育来的。 3.蕨类植物只能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其主要原因是 离不开水。

4.2014年的湖北省运动会将在古城荆州举行。为当好东道主,荆州市的园林工人们正在绿化市区。人们常看到园林工人们给新栽的较大的绿化树“挂吊瓶”,给一些刚移栽的树木输液的主要成分是水和无机盐。为提高新栽树的成活率和“挂吊瓶”的效率,输液管的针头应该插入到树茎(树干)的 。

5.动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 。

6.在植物体内,促进水和无机盐向上运输的动力直接来自于 。 7.某同学在探究植物的有关生理作用后,画出如下图解。请所据图分析:

(1)在探究光合作用是否需要光的实验中,为避免叶片中原有的淀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应对植物进行____处理;之后,将一叶片的上下两面夹上黑色的五角星纸片(如图甲),目的是设置_______实验;叶片经光照、摘下脱色处理,滴加碘液后,遮光部分呈_____色,见光部分呈_____色。

(2)图甲中A、B、C为植物叶片上发生的某些生理作用。其中A表示植物的_______作用,B表示植物的_______作用,c表示植物的______作用。

(3)图乙表示二氧化碳和光照对大棚蔬菜光合作用的影响,据图可知,若想提高作物产量,可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措施。 三、实验题(每空2分,计20分) 1.下为小明在用一棵银边天竺葵做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淀粉的实验时,发现一些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你能帮助他顺利完成实验吗?

(1)实验中,正确的实验步骤的顺序是 。 a、用酒精脱色

b、将叶片的一部分进行遮光处理 c、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d、观察颜色的变化 e、向叶片上滴加碘液

f、阳光下照射3—4个小时 g、用清水漂洗

(2)经上述实验向叶片滴加碘液后图中A处(遮光部分)的颜色不变;图中C(银边)的颜色没有变蓝;图中B处颜色 (填“不变色”或“变蓝色”)。

这个实验说明 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条件; 是植物体进行光合作用的产物。

2.某生物小组利用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部分的细胞中无叶绿体,呈白色)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将银边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②用不透光的黑纸片从上下两面遮盖在图中C处;用装有固体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可以吸收二氧化碳)的透明塑料袋将部分枝叶密封。把天竺葵放在光下照射几小时后,摘下叶片M、N,去掉遮光的黑纸片。

③将叶片M、N放入装有某溶液的烧杯里,隔水加热,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

④把经过脱色的叶片放入清水中漂洗。

⑤将漂洗后的叶片放在培养皿里,滴加碘液,观察叶片颜色变化。 请分析回答:

(1)实验前将植株放到黑暗环境中的目的是 。 (2)实验中用于脱色的某溶液是 。

(3)滴加碘液后,发现只有B处变成蓝色,A、C、D处均未变蓝色。 则比较A、B两处,可以说明 ; 比较B、C两处,可以说明 ; 比较B、D两处,可以说明 。 (4)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银边天竺葵的细胞内始终进行的生理过程是 。

植物部分综合训练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A D C D A B B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C D B B D C B C C 2

二、填空题

1、裸子 2、子房壁 3、受精作用 4、木质部 5、线粒体 6、蒸腾作用 7、(1)暗 对照 黄白 蓝 (2)光合 蒸腾 呼吸

(3)适当提高二氧化碳的浓度 适当延长光照时间

1、(1)c b f a g e d

(2)变蓝色 光和叶绿体 淀粉2、(1)消耗掉叶片中原有的淀粉 (2) 酒精

(3)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光是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4)呼吸作用

三、实验题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