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3 2:55:3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精品】七年级语文上册4-《紫藤萝瀑布》导学案(学生用)
新人教版word版
【学习目标】
1.有感情的诵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2.体会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受,体味人生,感悟生命。3.揣摩词语和句子,体会写景的作用。 【学习重点】
以朗读训练为重点,品味精美语言,感悟人生哲理。 【学习难点】
抓住作者的感情变化,理清文章脉络,感悟人生哲理。【课时】2课时 【预习】
1. 查阅作者生平资料,了解文章写作背景。 2. 给加点字注音。
迸溅( ) 忍俊不禁( ) 伫立( ) ( )
仙露琼浆( )( ) 盘虬卧龙( )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你觉得精彩的句子写在下面。 4.认真阅读课文,把你的问题写在下面。 【学习过程】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 / 6
挑逗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二、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三、检查预习 1.见预习2。
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试着给课文划分层次。
(2)作者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3)这篇课文表现了怎样的中心意思?试着找出最能表现课文中心的句子。 四、质疑探究 (一)教师引导: (二)自主探究 (三)合作交流 :
1.紫藤萝有过怎样的变迁?作者为什么会对紫藤萝产生这样浓厚的感情?
2.联系背景材料,试说说紫藤萝的命运有什么象征意义。
3.作者是怎样由紫藤萝的形象感悟出人生的意义的?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议一议。
4.怎样理解“花和人都有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5.“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2 / 6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的瀑布”包含了怎样的哲理? 五、布置作业
1.进一步阅读课文,谈谈本文在写景状物方面有什么特色。 2.举例说明本文所运用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二、合作探究 : (一)小组讨论:
1.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按什么顺序对盛开的紫藤萝进行描写的? 2.举例说明本文采用了哪些修辞方法,作用是什么?
3.从哪些内容上,可以看出本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是含蓄而深沉的?
4.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景中有情?请试作分析。
5.本文对景物的描写生动而细致,这源于作者的怎样的功力?这对你有怎样的启示? (二)集体讨论。 三、质疑交流
教师启发学生提出疑难问题,大家共同讨论解决。
1.怎样理解“那时的说法,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
2.文章开头说“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结尾说“我不觉加快了脚步”,各有什么含义?其作用是什么? 四、拓展延伸: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3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