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连接工艺试验方案分解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8 2:21:3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现场连接:钢筋就位→拧下钢筋保护帽和套筒保护帽→接头拧紧→作标记→质量检验。 4.4.2钢筋丝头加工

1、按钢筋规格所需的调整试棒并调整好滚丝头内孔最小尺寸; 2、按钢筋规格更换涨刀环,并按规定的丝头加工尺寸调整好剥肋直径尺寸 3、调整剥肋挡块及滚压行程开关位置,保证剥肋及滚压螺纹的长度符合丝头加工尺寸的规定;

4、加工钢筋直螺纹时,应采用水溶性切削润滑液,不得用机油做润滑液或不加润滑液套丝;

5、当出现不合格丝头时,应切去后重新加工,不得在不合格丝头上进行二次加工;

表3:丝头加工尺寸(mm)

规格 螺距P Φ18 2.0 Φ20 2.0 Φ22 2.0 Φ25 2.5 Φ28 2.5 Φ32 2.5

4.4.3钢筋连接套筒

(1)钢筋连接套筒内不得存有杂物,两端应有防护端盖;

(2)钢筋连接套筒各部分尺寸应满足产品设计要求,套筒表面不得有裂纹,表面及内螺纹不得有严重的锈蚀。 (3)套筒几何尺寸

表6:连接套筒的几何尺寸(mm)

规格 Φ16

剥肋直径-0.20 剥肋长度-1.00 螺纹直径-0.1 螺纹长度+2.00 -0.50 -0.00 -0.2 -0.00 17.1 19.0 21.0 23.9 26.0 30.8 24.0 26.0 29.0 32.0 36.0 41.0 18.1 20.0 22.0 25.0 28.0 32.0 22.5 25.0 27.5 30.0 34.0 39.0 螺距P 套筒长度 L±1.0 2.0 40 6

套筒外径 ±0.5 25 套筒内径+0.375 14.4 Φ18 Φ20 Φ22 Φ25 Φ28 Φ32

2.0 2.0 2.0 2.5 2.5 2.5 45 50 55 60 68 78 27 29 33 37 41 46 16.3 18.2 20.2 22.9 25.9 29.8 (4)连接套筒的质量检查要求

表7:连接套筒的质量检查方法及要求

序号 检验项目 1 外观质量 量具名称 目测 长度及外径应满足尺寸公差要求 内螺纹 尺寸 通端螺纹塞规 止端螺纹塞规 能顺利旋入连接套筒并达到旋合长度 塞规不能通过套筒内螺纹,但允许从套筒两端部分旋合,旋入量不应超过3P(P为螺距) 检验要求 表面应无裂纹和影响接头质量的其他缺陷 2

4.4.4钢筋连接 1、工艺流程

钢筋就位→回收待连接钢筋上的密封盖和塑料保护帽→用手拧上钢筋、用专业扳手拧紧→用油漆在已连接好的钢筋上作油漆标记→质检员检验是否达到连接要求→做构件抽检记录;

2、连接钢筋时,钢筋规格和连接套筒的规格应一致,并确保钢筋和连接套筒的丝扣干净、完好无损。

3、钢筋丝头螺纹有效丝扣长度应为1/2套筒长度,公差为±1P(P为螺距) 4、钢筋连接时必须用专用扳手拧紧,使两钢筋丝头在套筒中央位置相互顶紧,连接好的钢筋接头应无一完整丝扣外露,专用扳手的精度为+5%。

5、连接钢筋时,应对正轴线将钢筋拧入连接套筒,然后用专用扳手拧紧,不得超拧,拧紧后的接头应作上标记。 直螺纹钢筋接头拧紧力矩值如下表:

表8:直螺纹钢筋接头拧紧力矩值

7

钢筋直径(mm) 拧紧力矩(N·m) 6、性能要求

≤16 80 18~20 160 22~25 230 28 300 32 300 滚压直螺纹钢筋连接接头连接性能应符合《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16)中A级接头的性能要求。

表9:滚压直螺纹钢筋连接接头连接A级接头的性能要求

等级 强度 割线模量 单向拉伸 极限应变 残余变形 强度 高应力反复拉压 割线模量 残余变形 强度 大变形反复拉压

7、连接示意图:

残余变形 A级 fomst≥ftk E0.7≥EOS且E0.9≥0.9EOS εu≥0.04 u≤0.03mm fomst≥ftk E20≥0.85E1 U20≤0.03mm fomst≥ftk u4≤0.03mm且u8≤0.06mm ·

4.5 电弧焊试验操作工艺

4.5.1 电弧焊工艺方法的选择和工艺流程

钢筋电弧焊时,可采用焊条电弧焊或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电弧焊两种工艺方法。钢筋电弧焊又包括帮条焊、搭接焊、坡口焊、窄间隙焊和熔槽帮条焊5种接

8

头形式。

本次试验采用焊条电弧焊中的帮条焊和搭接焊两种形式。

工艺流程:检查机械设备→选择焊接参数→试焊作模拟试件→送试→确定焊接参数→施焊→质量检验

4.5.2 帮条焊和搭接焊的工艺过程

1、帮条焊时,宜采用双面焊;当不能进行双面焊时,可采用单面焊,帮条长度应符合“表4”的规定。当帮条牌号与主筋相同时,帮条直径可与主筋相同或小一个规格;当帮条直径与主筋相同时,帮条牌号可与主筋相同或低一个牌号等级。

2、 搭接焊时,宜采用双面焊;当不能进行双面焊时,可采用单面焊。搭接长度可与“表4”规定的帮条长度相同。

表4:钢筋帮条长度表

钢筋牌号 HPB300 HRB335 HRBF335 HRB400 HRBF400 HRB500 HRBF500 RRB400W

3、帮条焊时,两端主筋端面的间隙应为2mm~5mm。

4、搭接焊时,焊接端钢筋宜预弯,并应使两钢筋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 5、帮条焊时,帮条与主筋之间应用四点定位焊固定;搭接焊时,应用两点固定;定位焊缝与帮条端部或搭接端部的距离宜大于或等于20mm。 6、焊接时,应在帮条焊或搭接焊形成焊缝中引弧;在端头收弧前应填满弧坑,并应使主焊缝与定位焊缝的始端和终端熔合。

7、尽量施水平焊,需多层焊时,第一层焊的电流可以稍大,以增加熔化深度,焊完一层之后,应将焊渣清除干净,当需要立焊时,焊接电流应比平焊减少10%~15%。

8、帮条焊接头或搭接焊接头的焊缝有效厚度S不应小于主筋直径的30%;焊缝宽度b不应小于主筋直径的80%(见“图2”)。

焊缝形式 单面焊 双面焊 单面焊 双面焊 帮条长度(l) ≥8d ≥4d ≥10d ≥5d 9

注:焊缝厚度S很重要,当需要时,截切试件断面,经磨光、腐蚀后,才能测出。

4.6 电渣压力焊试验操作工艺

4.6.1 电渣压力焊的工艺流程和过程

工艺流程:检查设备、电源→钢筋端头制备→选择焊接参数→安装焊接夹具和钢筋→安放铁丝球(也可省去)→安放焊剂罐、填装焊剂→试焊、作试件→确定焊接参数→施焊→回收焊剂→卸下夹具→质量检查

工艺过程:闭合电路→引弧→电弧过程→电渣过程→挤压断电 1、检查设备、电源,确保随时处于正常状态,严禁超负荷工作。 2、钢筋端头制备:钢筋安装之前,焊接部位和电极钳口接触的(150mm区段内)钢筋表面上的锈斑、油污、杂物等,应清除干净,钢筋端都若有弯折、扭曲,应予以矫直或切除,但不得用锤击矫直。

3、选择焊接参数:钢筋电渣压力焊的焊接参数主要包括:焊接电流、焊接电压和焊接通电时间(见“表5”)。

表5:电渣压力焊焊接参数表

钢筋直径 焊接电流 (mm) 12 14 16 18

焊接电压(V) 焊接通电时间(s) (A) 280~320 300~350 300~350 300~350 电弧过程U2-1 电渣过程U2-2 电弧过程t1 电渣过程t2 12 35~45 18~22 13 15 16 10

2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