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15套化学模拟卷)广东省佛山市重点名校初中2018-2019学年化学中考模拟试卷汇总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23:03:0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1)表中“X“是指有机营养素中的 ▲ 。

(2)“钙、磷、铁、锌171mg”是指 ▲ (填“单质”或“元素”)的质量,缺 ▲ (填元素名称)可引起幼儿童佝偻症。

(3)检验西瓜中是否含有淀粉可选用 ▲ (填试剂名称)滴在食物样品上,观察是否变成 ▲ 色;淀粉在人体内需转化为可直接吸收的化合物是 ▲ ,再经过 ▲ 向人体提供能量。 (4)下列食品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 。(填序号)

a.菠菜 b.鸡蛋 c.花生油 d.米饭 23.(7分) 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广泛使用金属。请运用化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下列实验用品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 。(填序号)

a.试管 b.铁架台 c.蒸发皿

(2)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 。(填序号)

a.黄铜 b.氧化汞 c.生铁

(3)下列有关合金的说法错误的是 ▲ 。(填序号) ..

a.属于混合物 b.一定含金属元素 c.硬度比其组分金属低

(4)为了防止自行车的链条生锈,常采用的方法是 ▲ 。

(5)用铁锅炒菜主要是利用铁具有良好的 ▲ 性,同时还可补充人体所需的铁元素,如果铁元素摄入量过少会引起 ▲ 。

(6)将铁粉投入AgNO3的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若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冒出。则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 (写化学式)。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9分)

24.(10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的名称:① ▲ ② ▲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 (填字母序号),其反应的方程式为 ▲ ,但该装置需要做适当的改进,其做法是 ▲ 。

(3)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纯净的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常选用发生装置B或F,F与B相比较,其优点是 ▲ 。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①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 (填上述字母序号)。 ② 若要证明实验室制取CO2后的废液呈酸性,不可取的实验方法是 ▲ (填下列字母序号): a.滴加紫色石蕊 b.加入石灰石 c.滴加硝酸银溶液 d.加入铜粉 25(9分) 烟气脱硫能有效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还能将其转化为石膏(CaSO4·2H2O)等产品,

实现“变废为宝”。转化关系如下

吸收 转化 氧化 【信息资料】 ①亚硫酸盐不稳定,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硫酸盐。

烟气 产品 H2O 石灰石 空气 ②化学反应中化合价的变化规律:若有元素化合价升高,必有元素化合价降低。 (1)二氧化硫的排放会导致的环境问题是 ▲ ,可用 ▲ 溶液检验烟气中二氧化硫。 (2)加入过量石灰石的目的是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基本类型是 ▲ ; (3)在氧化阶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

(4)硫酸钙在高温条件下会分解生成二氧化硫和另外2种生成物,其中一种是金属氧化物。请写出硫酸钙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 ;

(5)某电厂用煤200吨(含硫质量分数为25%),若燃烧时煤中的硫全部转化成二氧化硫,烟气脱硫中有96%的硫转化为石膏,则可生产石膏__▲__吨;

(6)在整个转化过程中,不利于脱硫的影响因素是 ▲ (填序号)。 a.搅拌 b.烟尘含量过高 c.烟气温度过高 d 石灰石细颗粒 五、(本题包括1小题,共14分)

26 (14分)某同学利用下图装置进行了实验探究。

【认识仪器】 (1)装置中的热源是 ▲ 。 【实验探究一】

(2)探究燃烧的条件,B处盛放木炭,松开弹簧夹M和N。步骤如下: ① 先在A处通入氮气一段时间后,在B处加热,B、C处没有明显变化; ② 待B处冷却至室温,在A处通入氧气一段时间后,B、C处没有明显变化; ③ 在A处继续通入氧气,然后在B处加热,发现木炭燃烧,C处变浑浊。 则:①与③对比,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 ; ②与③对比,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 。 【实验探究二】

(3)探究铁与氧化铁化合的生成物的成分。

查阅资料:FeO不能被磁铁吸引;Fe3O4能被磁铁吸引。

提出猜想:猜想①是FeO; 猜想②是Fe3O4; 猜想③是 ▲ 的混合物。

猜想产物是FeO或Fe3O4的理由是 A: ▲ B: ▲

实验步骤:(完成相关空格内容) ① 连接组装仪器, ▲ 。

② 称取160g氧化铁粉末与一定量铁粉,将其迅速均匀混合后,再放入玻璃管底部并薄。

③ 松开弹簧夹M和N,通入CO2,当观察到现象时,夹上弹簧夹M,开始加热玻璃管。 ..X.

④ 当混合固体全部呈黑色后, ▲ ,停止加热待玻璃管冷却至室温。将玻璃管中黑色粉末倒在滤纸上,观察到黑色粉末未变色,用磁铁吸引,能被磁铁完全吸引。 实验结论:猜想 ▲ 成立。 实验拓展

(4)上述探究实验中使用CO2 的目的是 ▲ ,判断该目的达成的现象是 ▲ , ..X.. ▲ (“能”或“不能”)用CO代替CO2进行上述探究实验。

(5)若黑色固体不能被磁铁全部吸引,且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则所加铁粉的质量范围是 ▲ 。(共2分)

参考答案

1-20:(每题2分,共40分) 序号 答案 序号 答案 1 A 11 A 2 C 12 C +

3[§§] B 13 D 4 A 14 D 5 A 15 D 6 C 16 CD 7 C 17 C 8 D 18 BD 9 B 19 C 10 B 20 A 21(12分)(1) ① Na ② NH3 ③ I ④ Au (2) ① b ② d ③ a ④ c (3) ① 2H2O2

2H2O+O2↑ ② 3CO+ Fe2O3

2 Fe +3CO2

③ Ca(OH)2+CuSO4==CaSO4+Cu(OH)2↓ ④ n+Cu(NO3)2===n(NO3)2+Cu

22.(8分) (1)蛋白质 (2)元素 钙

(3)碘水(或碘酒) 蓝 葡萄糖 氧化分解 (4)b 23.(7分) (1)b (2)b (3)c (4)涂油 (5)导热 贫血 (6) Fe(NO3)2 24.(10分) (1)长颈漏斗 水槽 (2) A 2KMnO4

K2MnO4+MnO2+O2↑

在试管口放一团蓬松的棉花 (3)n +H2SO4==nSO4+ H2↑ 便于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4)① CaCO3+2HCl=== CaCl2+H2O+CO2↑ D ② cd 25 (9分)(1)形成酸雨 高锰酸钾

(2)使亚硫酸完全转化为亚硫酸钙 CaCO3+ H2SO3═CaSO3 + SO2↑+ H2O 复分解反应 (3)2CaSO3 + O2 + 4H2O= 2(CaSO4·2H2O)或2CaSO3 + O2 = 2CaSO4 (4)2CaSO4

2CaO + 2SO2 ↑ + O2↑ (5)258 (6)bc

26.(14分) (1)酒精喷灯 (2)与氧气接触 温度达到着火点

(3) FeO 和Fe3O4

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铁的氧化物除Fe2O3外,还有FeO 和Fe3O4 (或FeO、Fe3O4中铁的质量分数

高于Fe2O3)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夹上弹簧夹N ②

(4)作保护气或排尽装置内空气,防铁粉被氧化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不能 (5)14g ~ 56g (2分,两个数值各1分)

化学中考模拟试卷含答案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选题

1.下列做法不符合节能减排的是 A.随手关灯 B.淘米水用来浇花

C.废旧电池回收 D.加大煤的开发,尽可能多用煤作燃料 【答案】D

【解析】A、随手关灯可以节约用电,符合,错误; B、淘米水用来浇花可以节约用水,符合,错误; C、废旧电池回收可以防止环境污染,符合,错误;

D、加大煤的开发,尽可能多用煤作燃料会造成环境污染,不符合,正确。故选D。 2.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石油用于炼制汽油、煤油等燃料 B.生石灰用作干燥剂 C.氮气用作保护气 D.盐酸除铁锈 【答案】A

【解析】A、石油用于炼制汽油、煤油等燃料是利用了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控制温度将各成分分离的过程,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利用其物理性质,正确;

B、生石灰用作干燥剂是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利用了化学性质,错误; C、氮气用作保护气是因为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错误;

D、盐酸除铁锈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故利用了化学性质,错误。故选A。 3.取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能形成溶液的是 A.石蜡 B.面粉 C.蔗糖 D.植物油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选C。 考点: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