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0 4:12:2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禅定的基本方法--禅定的名义、种类及修习次第
佛教大小、显密诸乘诸宗,各有其禅学体系,其中禅法众多,名相纷繁,有的一种禅法,就可以写一本专著。禅法虽多,但其中还是有着共通的原理、法则,可归于几个大类。本章力图从众多佛教禅法中找出其共同遵循的法则,揭示佛教禅定方法的特质,归纳出禅法的基本类型,并概述各类禅的基本修习方法。禅法中有关神通、医疗、长寿等的部分,放在第五章中叙述。第一节 禅定的名义、种类及修习次第一、禅定的名义禅定一类,在佛典中有多种异称,常用者有禅定、止观、瑜伽等。禅定一语,梵汉合璧,由梵语禅那的略称“禅”与三摩地的意译“定”结合而成,也可仅看做禅那的译名。禅那(Dhyana)本是印度各家瑜伽通用的术语,在婆罗门教典《奥义书》中,属“六支瑜伽”的第三支,“八支瑜伽”的第七支,是瑜枷修习中较高阶段的方法或境界。佛教袭用之,涵义与婆罗门教大体一致,意译“思维修”、“静虑”等,以后者最称妥贴。静虑,即寂静而又审虑,或在寂静心中审虑,由审虑归于寂静。《俱舍论颂疏》卷二八解释:问:何等名静虑?答:由定寂静,慧能审虑,故虑体是慧,定有静用及生慧虑,故名静虑。意谓定慧平等、体用不二,是静虑义。该论并指出禅那唯指定境中的色界四禅,在此以下的欲界定因不够寂定,在此以上的四无色定因少审虑、智慧昧劣故,
均不得名为禅那。这是印度小乘经论中一致之说,一类大乘经论亦持此说,如《大智度论》卷二八即云:四禅亦名禅,亦名定,除四禅,诸余定亦名定,亦名三昧,不名为禅。此所谓“禅”,乃禅那略称,早在后汉末安世高译《大安般守意经》时,就把专指色界四禅的禅那略译为禅。在后来汉译的不少大乘经论中,“禅”实际上从其静虑的本义上,被用作一切禅定的通称,不限于色界四禅。如吴·支谦译的《法律三昧经》,分佛教内外的各种禅定(包括修炼方法)为“外道五通禅”、“罗汉所入禅”、“辟支佛禅”、“菩萨禅”、“如来禅”五种。刘宋·求那跋陀罗译的《楞伽经》,说有愚夫所行禅、观察义禅、攀援如禅、如来禅四种禅。北凉昙无谶译的《菩萨地持经》说大乘菩萨所修的禅为九种,后来玄奘译《瑜伽师地论·菩萨地》(内容同《菩萨地持经》)时,译九种禅为“静虑”。这几部经论中所说各类禅的内容,实际上远远超出了色界四禅的范围,几乎包括佛教内外的各种瑜伽及修炼方术。这里的“禅”或“静虑”,若按小乘之说,应该用“三昧”(定)。至于禅宗之禅,虽然一般说为禅那略称,但并非禅那本义的色界四禅,而是一种以真如、心性为禅观境的定,大乘经论中称“真如三昧”,“一行三昧”,《坛经》又有“般若三昧”、“一相三昧”之称,本属大乘禅的一种。按其本义,以《法律三昧经》、《楞伽经》中所举“如来禅”名之,最为合契。《神会语录》、《禅源诸诠集都序》等都说禅宗所修之禅为如来禅,后来禅门祖师
为强调本宗所传之禅为“教外别传”,颇多通称佛经中所说为“如来禅”,禅宗所传为“祖师禅”。实际上,从“如来禅”的本义来讲,作为经论中所说一切禅的通称,是错误的说法,把祖师禅和经教所说禅截然分割为二,也只能说是一种力弘祖师禅的“方便”之谈。禅定之定,乃梵语三摩地(Samadhi)的意译,三摩地的音译还有“三昧”、“三么提”等。这个词也是印度各家瑜伽所通用的。婆罗门教《奥义书》、《瑜伽经》等,皆以三摩地为瑜伽修习的最高境界,“八支瑜伽”中的第八支,被解释为梵我合一,消泯了知识、能知、所知三端的定境。佛学所用三摩地,含义要宽泛得多,泛指一切由调摄而臻的寂定心境。三摩地在佛典中又意译为“正受”、“正心行处”、“等持”等。其正译“定”,为“心一境性”义。《俱舍论颂疏》卷二八谓“心一境性名之为定”,心一境性,“谓能令心专注一所缘”。《成唯识论》卷五解释:云何为定?于所观境,令心专注不散为性,智依为业。都说心一境性是摄心令意念持续恒久地专注于一境缘而不散乱。正受、正心行处,意谓心无散乱动摇,端端正正,专注一处,而且其专注对象是善性的,这种心境是正的心理领受,故称正受。《大智度论》卷二三云:一切禅定摄心,皆言三摩提,秦言正心行处。是心从无始世来常曲不端,得此正心行处,心则端直,譬如蛇行常曲,入竹筒中则直。用蛇入竹筒喻定中意念的有序化,很是形象。等持,意谓平等持心,不动不散。《清净道论·说取业处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