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7/1 20:25:2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日本的思想政治教育

学院(所)年 级 2014专 业 小 组 成 员 日 期 2014

政法学院 级 学科教学(思政) 温欣 姜丽 冮阳 范文雪 年12月7日

日本的思想政治教育

日本是当今世界上一个谁也不能忽视的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它仅仅用了三十多年的时间就从战争的废墟中再度崛起,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超级经济大国。与此同时,它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国际影响也与日俱增。特别是冷战结束后,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步伐加快。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国际舞台上,日本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在日本国内,近些年来政局动荡不安,军国主义和右翼势力有所抬头和发展。在日本的发展史上,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了兴国振邦的作用,也曾经是军国主义的帮凶。因此,研究日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总结其经验和教训,就是我们今天的目的。

下面我们小组将分五个方面分别研究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内容、主要形式、主要特点、成效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目标: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反映了这个国家或地区历史文化传统、政治信仰、道德价值标准的不同,造成不同国家或地区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目标各具特色。

日本在1947年公布了“教育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取代了战前的《教育敕语》。《教育基本法》第一条(教育目的)规定:“教育必须以完成陶冶人格为目标,培养出作为和平的国家及社会的建设者,爱好真理与正义,尊重个人的价值,注重劳动与责任,充满独立自主精神的身心健康的国民。”从而“完美人格”就成了战后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追求目标。20世纪50年代是日本的经济恢复时期,这一时期,浓厚的民族主义和功利主义思想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完美人格的突出内涵。

20世纪60年代是日本经济的飞速发展时期,在这种背景下,日本人的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得以恢复,皇国史观和天皇崇拜意识在冷寂了20年之后又再度沉渣泛起。1966年,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提出了《理想的人》的咨询报告,该报告阐明了理想的日本人应具有的道德品质。其中,敬爱日本天皇和日本国再度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完美人格的合理内涵。

20世纪70年代是日本经济发生突变的时期,日本经济经过三次增长高潮,国民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超过除美国之外的其它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日本实现了其经济大国的现代化理想。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的内涵亦相应有了调整,教育力求适应学生的能力、个性和志向的多样化,培养可推动国家繁荣的、能力突出的、具有超人力量的日本人成了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时期完美人格的实质内涵。

20世纪80年代后,日本经济大国的地位已经牢固,在国际经济新秩序中的位置已相当突出,因而开始谋求政治大国的国际地位。在这样的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在深入了解日本传统文化的同时,广泛了解异国文化,主动为和平的国际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以取得国际社会的信任和支持。声称:“只有做一个真正的国际人,才是一个出色的日本人。”

那具体来说,各级学校德育目标如下:

日本初中德育学科的教学目标在《初中学习指导要领》中明确规定:培养学生尊重人性的精神与敬畏生命的思想;培养继承传统的文化,并使之法则而致力于创造富有个性之文化的人;培养致力于民主社会、国家之形成与发展的人;培养在实现和平的国际社会上有所贡献的人;培养有主体性的日本人;培养学生的

道德性;引导学生养成自律、节制的习惯以及和谐的情感;要求学生领会和尊重生命,理解人生之善恶美丑的意义与必要,理解公与私的关系以及义务和权力、自由与纪律等集体生活的道德规范。

日本高中“公民”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是:以广阔的视野,加深学生对现代社会的理解,同时使他们对人的生存、生活方式有一定的认识,培养他们具备作为一名民主、和平国家的社会成员所必须具备的公民素质。

日本大学政治教育的目标是:1)使学生认识到,为了成为判断力健全的公民,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教养;2)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深刻理解、重视并推进日本宪法中所规定的议会民主主义是有重大意义的;3)使学生在客观理解政治形势的基础上,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如民主主义的理念、日本宪法的根本精神、民主政治的本质等等。同时,要培养学生将来正确行使公民权利和履行公民义务的能力和态度。而且还有使学生充分认识,国家政治的公共作用乃是维护国家、社会秩序和增进国民福利所不可缺少的。 二、主要内容

(一)爱国主义教育 1、 虔敬天皇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在新宪法(即《日本国宪法》)中写道:天皇是国家的象征,不享有任何政治、经济、军事权力,其地位以日本国民的意志为依据,即实现了从专制天皇制向象征性天皇制的转变。这一举措虽然解除了天皇的国家权力,但并没有消除天皇在国民心目中至高无上的地位,天皇仍作为国家的象征而受到国民的崇敬,作为国民精神的体现而使国民受到鼓舞。因此,日本进行虔敬天皇的教育是使天皇作为国民精神的寄托、崇敬的实体而赋予日本当代爱国主义教育一个崭新的内容。时至今日,日本为其社会发展的需要,仍然实施这一教育,借此凝结民心,凝聚国力。 2、“忠”的教育

“要有纯正的爱国心,即忠诚于国家,致力于它在国际事务中价值的提高。”这是日本在中小学道德指导纲要中对忠诚于国家的教育的具体要求。这一问题可以从日本所独具的团体主义精神中来理解。团体主义精神的基本点就是具备忠诚团体的意识,而国家是日本人所应归属的大团体,团体成员是由共同命运和共同利益联系在一起的,团体要给予其成员归属感和安全感,同时要求其成员对所属具有忠诚和贡献精神。当代日本经济的腾飞离不开这一团体主义教育的有效实施。如今在日本学校,挂国旗、唱国歌现象已十分普遍,这透射出日本国民强烈的效忠国家的思想和行为。 3、乡土教育

以本地区的地理、历史、经济、文化发展为内容,以使学生了解日本悠久的历史、优秀的文化传统为目的的教育。通过乡土教育,教育学生热爱日本民族文化从而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日本在学校中开设各类教育科目加强乡土教育,如乡土地理、乡土历史、乡土政治、乡土经济等;学校还经常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参观学习,实地考察,了解家乡各方面的情况;另外,各地均设有少年室、少年自然之家 等社会教育机构。 (二)人生观教育

日本的人生观教育是从以下四个方面人手的:

第一,珍惜自己的生命。要求学生要有自爱之心,尊重生命,身心健康,对生命存“敬畏”之念。通过教育使他们懂得,人的生命不是私有财产,在每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