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高一必修一期末检测试题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8:30:4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县区 学校 姓名 准考证号 密 封 线 10.河中有砂金,淘金处可能在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卷 A. ① B.④ C.③ D.② 读下图中四种地貌景观图,回答11—12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4页,含第一卷(选择题)与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一卷1—2页,第二卷3—4页,共 计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请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作答。 3、答题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完整,并填写座号。选择题做出答案后需填写在第II卷【选择题答题栏】 内,填写在本试卷上无效。收卷时请将此卷一并收回。 11.上述四种地貌景观形成过程中,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内部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2.①~④地貌景观典型分布的地区依次是 A.青藏高原、东欧平原、云贵高原、新西兰北岛 B.云贵高原、渭河平原、准噶尔盆地、夏威夷群岛 C.喀斯特高原、东非大裂谷、黄土高原、亚平宁半岛 D.云贵高原、河西走廊、山东半岛、台湾 读下图,回答13—14题。 甲 乙 丙 丁 13.以上各天气系统中,可能发展成台风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天气系统过境后,一般会出现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B.甲、乙天气系统一般与丁天气系统联系在一起,相伴而生 C.受丙天气系统的影响,我国北方秋季经常出现“秋高气爽”的好天气 D.伏旱的形成一般与丁天气系统有关 长白山 右图是沿某大陆35°N所作的剖面示意图,回答15—16题。 15.如果图中M、P表示近地面的等压面,此时④地风向是 A.东北风 B.西南风 C.东南风 D.西北风 16.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各地的正确叙述是 A.此时②、④两地都是少雨季节 B.此时②、④两地都是多雨季节 C.昼夜温差最小的是①地 D.③地自然带的分布不能反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7.小明和他的朋友随团去长白山旅游。在旅游途中迷失了方向,不巧又是阴天。下列能够帮助小明辨别方向的有 ①利用随身携带的罗盘 ②利用太阳 ③根据树木的年轮 ④利用夜间星体 ⑤根据积雪的融化情况 ⑥根据低矮的蕨类和藤本植物 ⑦根据植物的生长情况 A.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④⑤⑦ C.①③⑥⑦ D.①②③④⑤⑥⑦ 高一地理(必修1) 第I卷(选择题 共51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4道小题,每小题1.5分,计51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天体系统的示意图,回答1—2题。 1.在包含太阳和地球的天体系统中,最高一级和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分别是 A.银河系、太阳系 B.河外星系、地月系 C.太阳系、地月系 D.总星系、太阳系 2.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 A.地球 B.太阳 C.金星 D.月球 3.地球是太阳系的一颗普通而特殊的行星。下列与地球上有生物存在无关的是 A.地球自转周期适中 B.地球上有液态水 C.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D.地球有厚厚的大气层 昼夜更替,潮起潮落,地球自转运动产生了许许多多的自然现象。回答4—5题。 4.在下列现象中,可以成为地球自转的证据是 A.日月升落 B.极昼极夜 C.月相变化 D.四季转换 5.以太阳为参照点,地球自转一周所需时间为 A.23小时56分 B.24小时零4分 C.24小时56分 D.24小时 6.设M(0°,30°E)、N(23.5°S,30°E)两地正午太阳高度分别为Hm和Hn,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Hm、Hn不可能在同一天达最小值 B.每年有某一时刻Hm=Hn C.每年约有6个月Hm>Hn D.任何时候都Hm≥Hn 7.太阳的大气层由里向外依次是 A.日冕、色球、光球 B.色球、光球、日冕 C.日冕、光球、色球 D.光球、色球、日冕 如右图是某国南方某河流的一河段,分析回答8—10题。 8.该河若流出山口,常常形成的地貌是 A. 冲积平原 B.山麓冲积扇 C.沙洲 D.三角洲9.该河的丰水期一般在 A.秋冬两季 B.春夏两季 C.夏秋两季 D.春冬两季 人教版地理高一必修一期末检测试卷第 1 页 共 1 页

县区 学校 姓名 准考证号 密 封 线 读下图,回答18—19题。 甲 乙 丙 丁 18.图中表示热带雨林气候类型的是 A. 甲 B.乙 C.丙 D.丁 19.图中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A.甲 B.乙 C.丙 D.丁 读右图,回答20—22题。 20.图中字母D代表的气压带、风带为 A.副热带高气压带 B.中纬西风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D.东北信风带 21.某地常年受D的控制,气候温和多雨,该地所属的气候类型为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地中海气候 22.每年的春分日到夏至日期间,南北半球气压带、风带移动的方向是 A.都向南移 B.北半球的向南移,南半球的向北移 C.都向北移 D.南半球的向南移,北半球的向北 23.若右图表示一天中某时段的气流运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图所示气流运动常见于夜间 B.该图所示气流运动只见于季风气候区 C.该气流运动因海、陆接受的太阳辐射量不同而产生 D.陆地与海洋的高度差导致该气流运动的形成 读右图,图中 a、b、c、d四点分别处在冷暖锋的不同住置,且两锋面的纬度位置大致相同,读后完成24题。 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a处在冷锋后冷气团控制下 ②d处在暖锋后冷气团控制下 ③c处在连续性的降水天气 ④b比a气温高气压低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读“太平洋的洋流分布略”,回答25—26题 25.下列有关洋流的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海洋分别以赤道和副极地为中心形成的大洋环流 B.在副热带地区大洋的东岸,有寒流经过 C.南半球高纬度地区洋流分布无规律 D.大陆的东岸均有寒暖流交汇,形成渔场 26.关于A、B两地附近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同为沿海地区,两地的降水一样多 B. B附近地势较高,常常有地形雨形成 C. 厄尔尼诺现象源自B海区 D. B地没有寒暖流交汇,难以形成渔场 自然资源是人类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且按照其性质的不同, 可分为不可再生资源和再生资源两类。读后结合下页图回答27—28题。 27.地热能与右图中序号相符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8.下列地理概念,反映包含关系的是 A.自然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 B.土地—平原—耕地 C.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土地资源 D.自然资源—生物资源—林地 我国东部季风区某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29—30题。 29.该山地是 A.武夷山脉 B.黄山 C.泰山 D.秦岭 30.该山地南、北两侧自然带基带的不同体现了 A.经度地带性规律 B.纬度地带性规律 C.垂直地带性规律 D.非地带性规律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海陆过渡地带示意图”。读图回答31—32题。 31.海平面上升对该地带的影响有 ①加剧农田土壤盐碱化 ②滩涂面积减少 ③淹没部分耕地 ④有利于港口基础设施建设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2.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有 ①臭氧层破坏 ②森林被大量砍伐 ③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 ④二氧化硫排放量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下图是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海拔5895米,距离赤道仅300多千米。乞力马扎罗山峰顶雪冠正面临着在50年内消失的威胁。据此回答33—34题。 雪冠 33.图中影像的获取主要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遥感(RS) B.全球定位系统(GPS) C.地理信息系统(GIS) D.数字地球 34.关于乞力马扎罗山峰顶雪冠逐渐消失的原因及其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雪冠逐渐消失主要是因为乞力马扎罗山距离赤道近,气温高 B.雪冠逐渐消失主要是因为大气环流异常,导致山顶降雪量锐减 C.雪冠消失将对这个地区的生态系统带来严重破坏 D.雪冠消失将导致山麓地带水资源增加,森林四季繁茂 人教版地理高一必修一期末检测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县区 学校 姓名 准考证号 密 封 线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9分) 得分 评卷人 【选择题答题栏】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评卷人 35.(11分)下图为某日地球光照图,读图回答问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道小题,第35小题11分,第36小题13分,第37小题15分,第38小题10分,共计49分) 1. 13. 25. 2. 14. 26. 3. 15. 27. 4. 16. 28. 5. 17. 29. 6. 18. 30. 7. 19. 31. 8. 20. 32. 9. 21. 33. 10. 22. 34. 11. 23. 12. 2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4道小题,每小题1.5分,计51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4)写出A点的昼长,并分析此后的三个月C点的昼夜长短变化状况。(2分) (5)此时,山东省的气候特点是( )。 (2分) A.寒冷 B.炎热 C.多雨 D.干燥 得分 评卷人 36.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3分) (1)判断此时北半球的节气,并在图中画出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太阳光线(2分) (2)图中A—E五点中,地方时相同的是________,自转线速度相同的是_________。(2分) (3)写出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和此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3分) (1)分析图中甲、丙两处岩层发生弯曲变形的原因。(2分) (2)写出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名称。(3分) 甲: ;乙: ;丙: ; (3)假设在该地区修建一条南北向的地下隧道,如果只从地质构造的角度考虑,该选择甲地还是丙地?(1分) (4)在图中②、③ 两处标出箭头,表示水汽运动方向,使它构成一个完整的海陆间循环;并写出序号所表示的水循环环节名称: ①是 ;②是 ;③是 。(5分) (5)以下对水循环重要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2分) A. 使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相互联系,在其间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 B. 使全球各地的降水量保持不变 C. 使陆地径流增多,海洋蒸发减少 D. 使水资源形成不断更新的统一系统 座号 人教版地理高一必修一期末检测试卷第 3 页 共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