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叙调―咏叹调结构在民族歌剧中的作用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6 6:42:1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宣叙调―咏叹调结构在民族歌剧中的作用

歌剧(Opera)是一种以歌唱为主,综合音乐、诗歌、舞蹈等艺术为一体的戏剧形式,数百年来一直受到广大听众的喜爱。

歌剧是一种纯粹西洋文化的产物,进入我国是在1919年“五四”运动后,国内的音乐工作者借鉴西洋歌剧开始了中国歌剧的探索之路。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以后,出现了盛极一时的新秧歌运动。从第一部新秧歌剧《兄妹开荒》到《夫妻识字》等数十部秧歌剧的上演,全国上下掀起了创作演出新秧歌剧的热潮。20世纪40年代中期,民族歌剧《白毛女》的诞生,标志着中国歌剧的创作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开创了中国歌剧发展的新阶段。新中国成立后,取材于长篇小说《红岩》的歌剧《江姐》的问世,成为中国民族歌剧的丰碑之作。几十年来,我国人民对歌剧与其它戏剧形式的区分是了然于心的。喜爱和经常欣赏歌剧的人们都知道,歌剧的特点在于其台词是用歌唱而不用语言表达。经过数十年发展,我国的歌剧逐渐走出了一条独特之路,即在表演中对戏剧结构动作的实现方面,形成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众所周知,戏剧的核心是“动作”。那么,歌剧中的戏剧动作是如何实现的呢?根据歌剧艺术表演原理,歌剧表演中戏剧

动作实现的主要手段之一,无疑为宣叙调―咏叹调结构了。如同话剧是靠“语言”(或对话)来显示其“戏剧动作”一样,歌剧的戏剧动作的构成则靠“音乐”(包括人声及器乐),而人声中宣叙调―咏叹调结构、重唱等是主要的表现手段。就像京剧表演一样,同样是以音乐、语言和形体艺术(“唱念做打”)来构成戏剧动作,其唱、念等就相当于歌剧中人声的表现。 在话剧的场景中,经常会出现以一个人物诉说其烦恼或喜悦的一长段独白来结束该场景,但一部戏若是由一连串这种类型的场景来构成的话,就会显得太累赘。然而,歌剧却需要这样的处理手法,为了避免话剧的那种累赘,对宣叙调――咏叹调的模式就要仔细琢磨了。譬如场景的第一部分用作叙述或对话,推动着情节到达一个感情的转折点,作曲家采用宣叙调显然是不会妨碍对台词的理解的,而且还可以突出音乐自身的特征。而当剧情清楚地揭示出来之后,剧作者会提供给作曲家一段单一情感的短诗,作曲家可以自由地使用华丽的音乐,而不必顾忌这样做的结果会使某些台词模糊不清。这样以来,就给了作曲家谱写咏叹调的空间,在咏叹调的头一两句,听众尚能听得清台词。如果后面出现的词句很少,观众也依剧情发展思路能知道下面的内容,同时会把注意力集中于歌手的优美动听的嗓音上,集中于咏叹调中原有的或是歌唱者乐于加进去的各种琶音、颤音、装饰音或高音等等。基于宣叙调―咏叹调结构,歌剧中的喜剧性动作生成原理就是如此。

宣叙调――咏叹调结果在歌剧剧本中从动作部分导向反应部分,一直是作为解决音乐与喜剧的平衡问题的重要一环。西方几年的歌剧发展历史中,众多作曲家始终致力解决的就是这一问题。这一问题相应的也为我国作曲家所吸收和借鉴。有些作曲家甚至采用了更具有伸缩性的处理方式,包括借鉴传统戏曲表演中的韵白等代替抑或变化处理宣叙调的做法,在很多歌剧中都有体现,而且具有良好的效果。从音乐演绎角度而言,歌唱者演唱的所有要素都由作曲家规定好了的最简单的脚本谱曲形式称为宣叙调。作曲家写出了具体的节奏、速度、音量,还给每个音节标出了明确的高音。从作曲法角度而言,在最简单的宣叙调中,只有一架乐器(譬如拨弦古钢琴、钢琴、风琴等键盘乐器)偶尔奏出几个和弦,歌手就在这种单调的伴奏下“宣叙”,也有采用乐队来伴奏的,不一而足,视需要而定。宣叙调一般都是音节式的,即乐谱上的每个单音对着台词中的一个音节。如果歌剧所用的语言是一种富于语调变化的语言,时常被说成是富有音乐性的意大利语并且如果作曲家能充分理解这种语言的自然语调和节奏,能够在其谱写的宣叙调中模仿出语调的自然升降、重音和长短音节,那么,他谱写的宣叙调尽管是用指定的音高来演唱的,也不会与说白的语言有太大的区别。对于中国民族歌剧的表演,采用中文演唱的宣叙调则要依据字的收韵、字头、字腹、字尾来处理,这就要求演员不仅要熟悉该歌剧的剧情与表演要求,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