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湖北高考作文题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0 19:33:0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5年湖北高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泉水在地下蓄积。一旦有机会,它便骄傲地涌出地面,成为众人瞩目的喷泉,继而汇成溪流,奔向远方。但人们对地下的泉水鲜有关注,其实,正是因为有地下那些默默不语的泉水的不断聚集,才有地上那一股股清泉的不停喷涌。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定,标题自拟。要求:立意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态度 潘?h

《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它以百态存于自然界,微则无声,巨则汹涌。当一道道水流缓缓聚集,在地下蓄积成泉水,最后喷薄而出,惊叹与感慨随之而来。泉水与喷泉实为一体,要说不同,唯在态度。

谦逊与隐忍是泉水的态度。当它还未邂逅大气,在昏暗的岩层里蓄积,一条条细小的水流在蜿蜒的地下仿佛攀登绝壁深渊。这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却不能放弃,也从未放弃。也许这其中不会有太多甘甜,但它是否把这看作一场

完善自己的旅行?默默无语、步步蓄积的它等待的是将来的万人瞩目。泉水幽幽,几经波折,它的避高趋下是一种谦逊,它的少言寡语是一种隐忍,固然谦逊,也因执着。 追求与骄傲是喷泉的态度。当它遇到机会,随着惊喜的进发,终于涌出地面,不断的蓄积与充实使它终于展现出让人惊叹的光彩,它不断地向外喷涌,兴奋张扬。此刻的光彩夺目正是经历了无数隐忍、无数曲折,它不停进发,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赢来声声喝彩。但此时此刻,又有谁理解,是长年埋藏于地下不见天日的隐忍,才迸发出如今的宏伟奇观,生生不息。

当蓄积于岩层下的泉水涌出地面成为喷泉,在万人瞩目之后汇成溪流,它度过艰难获得荣光,最终归于平静。它们以不同的形态存在,以同样的态度努力着,被人看到的永远是光彩,付出的永远是艰苦。

这是水的态度,它的“上善”之性。自然之道也如此,幼虫化茧成蝶;雏鸡破壳而出;雄鹰将幼鹰推下悬崖……生活之道亦如此,左思深居简出,发奋勤学,忍受嘲讽,终于创作出后人叹为观止的《三都赋》,以至于一度“洛阳纸贵”;韩信忍受胯下之辱,最终成为杰出的军事家,胸怀气度让人钦佩……

水能以己之身,映射万物,阅世无数,本心不变,其中奥妙,便在于态度。无论到达怎样的高度,心中都不能忘记

曾经的曲折和艰苦,静如止水,平和等待。

“水唯善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极天”,泉水与喷泉是一个蜕变的过程,也是内心的考验,唯有默默蓄积,方能喷涌成灿烂的喷泉,这是水的态度,也是人应有的内心高度。 教师点评

借物论理,重要的是抓住“物”之本性。喷泉与泉水,本为一物,形态各异而已,正如做人,也常常会有身份、地位、处境的不同变化。用怎样的态度面对人生中的种种变化,是作者思考的问题。“无论到达怎样的高度,心中都不能忘记曾经的曲折和艰苦,静止如水,平和等待”,作者从喷泉与水的转换中悟出了水的“上善”之性,认为这不仅是自然之道,也是人应有的内心高度。由物及人,发人深省。 小作者在材料提示下另辟蹊径,联想丰富,思虑高远,文章因此大气从容;语言简练成熟,适当引用名言及诗句更增加了思辨的内涵和文化底蕴。 (赵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