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皖南八校2019高三第二次联考(12月)-文综(word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9 6:09:3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安徽皖南八校2019高三第二次联考(12月)-文综(word版)

文科综合试题

2018、12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值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卷上。第工卷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第二卷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卷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第I卷〔选择题共132分〕

本卷共33小题。每题4分。共计132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8年5月23日,1欧元兑换7、998元人民币,10月23日,100元人民币兑换12、136欧元。人民币兑欧元汇率变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有

①提升我国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效益②欧元区国家可能扩大对中国的直接投资 ③增强我国产品在欧元区困家的竞争力④能从欧元区国家进口更便宜的产品 A、②③B、①③C、②④D、①④

2、总需求曲线图中P表示物价水平,Y为总需求。以下选项正确的选项是

A、物价水平〔↓〕→居民消费〔↑〕→投资〔↓〕

→实际货币最〔↓〕→总需求〔↑〕 B、物价水平〔↑〕→市场需要货币量〔↓〕

→银行利率〔↑〕→总需求〔↓〕 C、物价水平〔↓〕→通货膨胀率〔↑〕

→银行利率〔↑〕→居民消费〔↑〕→总需求〔↑〕 D、物价水平〔↑〕→购买力〔↓〕→

居民消费〔↓〕→总需求〔↓〕

3、为保证国民经济平稳运行,近年来国家进行了一系列的税制改革。以下关于税制改革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A、资源税改革——促进生产专业化,保障国家财政收入快速增长 B、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一一有利于减轻相关企业税负,促进服务业发展 C、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一一减轻纳税人负担,促进社会分工 D、继续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一一能调节企业生产,增加财政收入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大代表是我国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以下关于人大代表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①作为个人,人大代表是无权行使国家权力的

②人大代表的地位是在由人大选举的其他国家机关之上的

③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权力行使都要通过人大代表执行代表职权来实现 ④人大代表应该履行参与本级人民政府工作的义务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③

5、安徽某县政府在县政协的建议下,设立乡镇民情联络员制度以来,把群众反映强烈的问

题全部解决在基层,老百姓对政府信任度逐年增强。这说明 ①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有助于化解社会矛盾 ②政协委员联系群众制度是村民自治的新尝试 ③发展基层民主能提高民众的民主素养 ④县政协积极履行参政议政职能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

6、2018年9月,日本通过“购买”方式对钓鱼岛实施所谓“国有化”,以窃取我国领土。国内多个城市相继爆发反日保钓大游行,我国政府多次向日方严正交涉,并采取多种反制措施。材料说明

A、维护国家统一是公民应有的权利B、我国坚定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 C、国家冲突的实质是综合国力的较量D、国与国之间要维护双方的共同利益 7、《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实现每个行政村每月放一场数字电影、每学期农村中小学生观看两场爱国主义教育影片的农村电影公益放映目标。国家这样做是因为

①文化影响人要通过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 ②文化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

③文化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精神力量

④先进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

8、不论社会思想观念如何多样多变,不论人们的价值取向发生怎样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都不能动摇。这是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①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价值基础

②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③是我国思想道德建设的中心环节 ④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表达 A、②③B、①④C、①③D、②④ 9、鲁迅先生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有网友接下文道:“世上本没有堵的路,开的车多了,便有了堵的路。”两句话形象地告诉我们 ①随着条件的改变,事物联系的性质、方式也要发生变化 ②我们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 ③没有量变就不会有质变 ④没有质变就没有新的量变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0、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

中国特包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①能引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②是因为社会意识对改造世界有导向作用

③符合我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与社会发展规律④抓住了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1、张丽莉,一名普通的中学老师,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为救学生而受重伤,致使双腿截肢。

她常把自己比作茉莉花,在生活中也像茉莉花一样,用淡淡的清香温暖他人、热爱他人。材料表达的哲理是

①在奉献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 ②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

③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④促进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的共同提高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2、科举时代流行着“科名以人重,人亦以科名重”〔科名:科举考中而取得的功名〕的格

言。这句格言说明了科举制

A、其人才选拔标准仍无法摆脱“门第”束缚 B、因其人才选拔方式而得到社会广泛认可 C、助长了追求功名的不良社会风气 D、养成了知识分子不务实际的学风

13、右图为中国秦汉至唐初城乡分工结构示意图,

对该图的描述符合史实的是 A、“城郭之民,类多工商”

B、城市与乡村为行政区域划分单位 C、城市商业功能从属于其政治功能 D、“市”成为城市活动的中心 14、“道统”即为儒者之“道”的传授谱系,明末清初的安徽桐城派就以“道统自任”。梁启

超说:“桐城派……以孔、孟、韩、欧、程、朱以来之道统自任,而与当时所谓汉学〔专于研究经史、训诂考据之学〕者互相轻。”可见桐城派在文学创作上 A、提倡经世致用B、主张“知行合一” C、颠覆了理学传统D、宣扬人伦即天理 A、①②B、①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5、读下面画报封面及其说明

1927年元旦出版的《农民画报》第一期封面

这一组漫画指明了

A、三民主义的局限性B、农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 C、国共合作存在的隐患D、当时农民运动的革命对象和目标 16、下面是1880年至1930年中日经济增长比较表。〔据《中国近代经济史》〕 国民收入〔亿元〕 1880 年 18、08 1930 年 年增长人口〔千人〕 年增长率〔%〕 人均收入〔元〕 1880年 38 1930 年 51、51 年增长率〔%〕 0、62 率〔%〕 1930年 1880年 1、21 中国 143、43 257、98 日本 377636 500789 0、58 38437 69240 149、95 14、32 1、18 47、04 216、56 3、10 该表反映的中日经济增长率差异的成因包括

①中国的闭关政策和天朝心态②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 ③两国近代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不同④中国长期战乱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