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9 13:22:5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b、 钢材预处理

钢材必须进行预处理,使表面无锈蚀现象,无油渍、污垢。经过对钢材的预处理可以发现钢材的表面损伤,以及为下一步号料、切割做好准备工作。

2.3. 2 钢板拼接

a、根据设计图纸要求编制拼焊工艺。

b、由专职拼焊工选择与设计图纸相符的板材及焊材,按拼焊工艺进行施工焊。

c、 对拼接焊缝进行超声波探伤,合格后标识摆放。

2.3. 3 号料、切割程序编制与切割

a、 对于长条板件采取手工号料、多头直条数控切割机及自动切割机下料。

b、 对于筋板、端板等各类节点板,在计算机上编制切割程序,采取数控切割或等离子切割下料。

c、 各类切割件切割前均需对号料线、数控程序、进行审查,合格后方可切割下料。

d、 对焊接H型钢翼板的下料,其宽度尺寸公差±3.0mm下料,腹板按公差3.0mm下料.

e、 对于主梁翼板、腹板长度拼焊缝要错开200mm以上。

2.3. 4 连接板、节点板的螺栓孔加工

螺栓孔的加工采用数控钻床加工,对连接要划出中心线作为钻孔定位基准与主梁组装基准。

2.3. 5 焊接H型钢

a、 H型钢组装前要检查各件尺寸、形状及收缩加放情况,合格后

用砂轮清理焊缝区域,清理范围为焊缝宽的4倍。

b、 在翼板上划出腹板位置后,按线组装,要求组装精度为腹板中

心线偏移小于2mm,翼缘板与腹板不垂直度小于3mm,定位点焊。

c、 H型钢组装合格后,用门型埋自动焊机采取对称焊接H型钢,

焊前要将构件垫平,防止热变形。按焊接工艺规范施焊(焊丝直径为φ3~5mm)。

2.3. 6 H型钢变形矫正

焊完后H型钢在矫正机上矫正,保证翼缘板与腹板不垂直度小于3mm,腹板不平度小于2mm,检测要用直角尺与赛尺。

2.3. 7 组装H型钢与节点板、连接板

a、 节点板、连接板的组装要保证基准线与梁中心对齐,其误差小于0.5mm。

b、梁柱焊缝采用CO2气体保护焊,焊丝直径φ1.2,焊后用氧乙炔火焰

矫正〈如扭曲、侧弯等〉焊接变形,然后按检验记录单要求检验各项指标,直至符合标准为止。

2.3. 8 构件除锈及涂装

a. 抛丸除锈

焊接成型后的构件必须进行除锈处理,使表面无锈蚀现象,无油渍、污垢。除锈方式采用八抛头抛丸机整体除锈,除锈等级可达到Sa21/2级。

b. 涂漆及标记。

2.3. 9 檩条制作工艺

a.檩条生产采用檩条成型机组进行,按设计图纸要求定位,冲孔,焊连接板,除绣后涂漆或镀锌。

b.檩条标记按类别分别包装,并粘贴合格证。

2. 4 过程控制

选用的焊材要具有制造厂的质量证明书,严格按照标准(或技术要求)进行检验或复验,保证检验合格优质的焊材。

2.4. 1 投料:

材料入库后进行复验,合格后画“△”标记,表明是本工程专用材料。按工艺要求对板材进行预处理。

2.4. 2 下料:

号料后检查长度、宽度和对角线尺寸是否正确,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切割,切割完成检查坡口角度,切割面表面质量及粗糙度,而后再测量长度、宽度、及对角线尺寸等;划孔线先划检查线,然后检查孔间距,钻完后测量孔间距及孔径尺寸,保证形状尺寸及位置尺寸在设计允许偏差范围内。

气割的允许偏差

单位(mm)

单位(mm) 项目 零件宽度长度 切割面平面度 割纹深度 局部缺口深度

允许偏差 ±3.0 0.05t且不大于2.0 0.2 1.0

2.4. 3 矫正与成型

矫正后的钢材表面,不应有明显损伤,划痕深度不大于0.5mm;钢材矫正后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钢材矫正后的允许偏差

项 目 钢板的 局部平面度 T≤14 T>14 型钢弯曲矢高 允许偏差 2.0 1.5 1/1000 5.0 B/100 角钢肢的垂直度 双肢栓接角钢的角度不大于90度 B/80 B/100 工字钢、H型钢翼缘对腹板的垂直度 2.0 槽钢翼缘对腹板的垂直度

弯曲成型的零件应采用弧形样板检查,当零件 长小于或等于1500mm时,样板长不应小于零件长的2/3;零件眩长大于150mm时,样板长不应小于1500mm。成型部位与样板的间隙不得大于2mm。

2.4. 4 组立:

组装前检查焊缝缝隙周围铁锈、污垢清理情况,组装后应检查组装形状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检查合格后方可施焊。

组立的允许偏差

单位:(mm) 项 目 对口错边(△) 间隙 高度(h<500,500≤h≤1000,h>1000) 垂直度(△) 允许偏差 T/10且不大于3.0 ±1.0 ±2.0 B/10且不大于2.0 中心偏移(e) 箱形截面高度(h) 宽度(e) 垂直度(△) 1/1000 2.0 ±3.0 ±3.0 B/200且不大于3.0

2.4. 5 焊 接

焊节前首先确认材料及焊材是否进行了工艺评定,并应有工艺评定报告及焊接工艺;焊工是否持有相应焊工资格合格证,持证者是否在有效期内操作。

焊材应清除油污、铁锈后方可施焊,对有烘干要求的焊材,必须按说明书要求进行烘干。经烘干的焊材放入保温箱内,随用随取。

对接接头T形接头角接头焊缝两端设引弧板和引出板,确认其材质与坡口形式是否与焊件相同,焊后应切割掉引弧板,并修整磨平。

焊接时应严格遵守焊接工艺。

焊缝出现裂纹时,应查清原因,做出修补方案后方可处理。 焊缝外观质量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焊缝质量等级及缺陷分级

单位:(mm) 焊缝质量等级 评定等级 内部缺陷超声波探伤 外 检验等级 探伤比例 未焊满(指不足设计要求) 一级 Ⅰ B级 100% 不允许 二级 Ⅱ B级 20% ≤0.2+0.02t且小于等于1.0 三级 —— —— —— ≤0.2+0.04t且小于等于2.0 每100.0焊缝内缺陷总长≤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