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课堂活动开展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最新教育文档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7/1 5:15:3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高中地理课堂活动开展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

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开展形式多样的地理课堂活动可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操作,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动脑、动眼等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和谐发展,以焕发出课堂教学的真正活力[1]。本文侧重探讨学生在参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以进一步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奠定基础。 一、高中地理课堂活动开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习惯“惰性”参与

主要表现在学生参与课堂过程中出现从众、畏缩、呆板、茫然、逃避等行为。即无独立见解或应声附和他人意见,不敢挑战教师和教材权威,不能主动学习与建构;缺乏选择与迁移能力,不能明确思维方向并灵活解决问题,思维盲目、混乱、概括性差;遇到问题不愿深入思考,张口就问或视而不见等。由于受到传统被动式教学方式影响,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缺失,小动作过多分散注意力,对参与课堂活动无“动”于衷。 2.课堂活动流于形式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泛滥化,某些教师为了活跃课堂气氛,片面追求活动形式,在不应设计活动的教学内容上也要设计活动,导致教学效果低下;二是表面化,由于教师设计问题缺

乏层次性或缺乏深入活动的意义,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等未深入开展,表面的热闹掩盖了低层次、低水平的讨论和活动,学生学不到应该学到的东西;三是虚假化,有些教师的课堂活动设计缺乏课外资源支撑,考察成果缺失,使得课堂活动成为花架子、走过场,达不到应有教学效果。新课程理念虽然提倡开展“课堂活动”,但也不能出现”假繁荣“的景象,冲淡地理教学主题。 3.活动设计过于简单

新课改下课堂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促使学生积累知识的同时生成新的能力。并不是所有的课堂活动都能冠以“合作”、“探究”的名义,没有深入挖掘活动设计的目的及意义,“活动”就只能简单化处理,达不到其应有的教学效果。 4.活动评价方式单一

课堂教学活动评价即是对照教学目标,对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活动及由这些活动所引起的变化进行价值判断。地理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表现、学习结果、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做出判断,使之对学生地理学习产生导向、鼓励、批评、纠正、改进等作用。目前的课堂活动评价方式大多还延续着传统教学中的以反馈练习和成绩评价学生,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始终处于被评价地位,教师的一句话往往成为学生最终的学习成果,这使得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内部驱动力受到影响,形成一定的厌倦情绪。

二、高中地理课堂活动开展的优化策略

1.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其一,态度决定状态。通过培养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是最好的手段[2]。教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例如,学习“世界洋流的分布”时,教师可创设洋流与航海的相关情景激发学生兴趣:①请在世界空白地图上绘出哥伦布两次跨越大西洋的路线,并标注经过的洋流名称。②请在地图上指出郑和下西洋的路线,为什么冬季出发,夏季返回。③请指图讲解:客轮“泰坦尼克号”的航行路线、沉没地点及沉没原因。以上案例通过历史事件等材料,创设问题情景,既考虑到问题情景的现实性,又有利于本节课目标的达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极好载体。

其二,增强活动形象性。可采用动手操作方式进行课堂教学活动。通过学生动手参与课堂实验和演示等,让学生直观体验,调动学生的手、眼、口、脑等多种感官,让学生在学中动,人人动手操作实践。例如,讲到“热力环流”一课时,教师可以设计学生实验活动,让学生将蜡烛置于侧边开口的柱状塑料瓶中,观察蜡烛火焰方向观感受水平方向的气流方向。这一案例通过学生直接参与可以激发探究动机,形象直观地感受地理学习求实的科学态度。

其三,有效开展合作学习。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大胆发言表现自己的成果,并且当学生独立思考出现困难或仅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