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24《蒹葭》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4 16:19:0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24《蒹葭》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课 题 诗经两首 蒹葭 1、能读准字音,正确朗读;能根据意思和音节,有节奏地朗读;能用语音语调的变化来传达不同的感情;能根据内容进行个性化的朗读。从而能正确把握感情基调,边读边思,边读边悟,多角度感受古代优秀的诗歌。 知识与能力 2、理解清新隽永的语言美,理解意象即形象性事物排列的组合美,理解意境蕴藉的情感美。理解《诗经》两首的四字句,双声叠韵,比兴等艺术手法所表现出来的传统诗歌的淳朴音乐美。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读诗使人灵秀”(培根语),诗歌是文学的骄子,诗歌教学,应体现“诗教”。用联读的方法认识《诗经》的相关知识;用范读、跟读培养读诗兴趣;用对比诵读涵咏,提高美读意识;用唤醒审美经验,提高读诗水平;用整体感受意境,体味诗歌的语言;用白话扩读、图读或配歌曲读,提高想像联想能力,激发鉴赏兴趣;用对照品析字词,丰富语言,提高鉴赏能力;训练快读快背,提高背诵优秀诗作的能力,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开阔学生视野,扩大信息量,激发兴趣,提高语文素养。 通过对《蒹葭》的意境感受和意绪的讨论学习,理解朦胧含蓄的美,理解抒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主人公心灵的追求;通过感知抒情人物的不确定,和它的感情追寻,从而理解诗中境界的象征意味,唤起学生更广泛的人生体验和哲理思考。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用具 教学步骤 导语设计 教天籁传来,我们的眼前浮现出醉红了夕阳的泪眼,点缀着学沧海的云帆,回荡在零丁洋的绝响!是诗歌,是诗歌赋予流了我们柔情、豪情和激情!现在就让我们溯洄而上,走进程 诗歌的源头——诗经,去聆听三千年华夏先民的吟唱,去 感受公元前东方文明的辉煌! 驾一叶兰舟,行驶于诗歌的河流,静静的世界里,有 感受诗歌的意境,品味诗歌的语言。 理解诗歌的内涵。 CAI课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介绍诗经 学习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诗经》,它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作品。《诗经》通称为《诗》或《诗三百》,宋代儒家把它奉为经典,才称《诗经》。《诗经》共 305 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优良传统的源头,其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对我国文学,尤其是诗歌的发展有着深广的影响。诗歌的形式,多数为隔句用韵,并普遍运用“赋”“比”“兴”的手法,在章法上具有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特点。 这节课,我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诗经/秦风》中的一首极其优美的抒情诗《蒹葭》。 谈课外对诗经的了解认识,教师作必要的补充。 感知诗歌意境美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弄清读音和节奏。 根据自己的理解读一读,读出意境,读出感情,读出味道。 2、我们都知道,秦国是一个尚武好斗的国家,其诗歌也多表现战争狩猎的场面,它的风格也极其雄浑豪壮,那这一首《蒹葭》也是如此吗?请看大屏幕,通过画面和对诗歌的初步感知,根据这首诗给你的第一感觉,选择一首具有这种风格的乐曲。 3、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其余学生边听边想象,看看脑海中会有怎样的画面?然后点评,你认为他(她)的哪一句读得好?这一句是什么意思?你能根据这一句描绘口头描绘一幅情景交融的图画吗?(有什么景物?有什么人物?他们的衣着打扮?各自的活动?而且发言时应该用一段话来描绘给大家欣赏。)(在点评中理解诗歌内容和意境) 5、听歌曲《在水一方》,再次感知诗歌的意境。 80年代,根据台湾著名女作家琼瑶的小说《在水一方》改编的电视剧主题歌《在水一方》的歌词“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就是诗经《蒹葭》1、自读课文,弄清诗歌的读音及节奏。 2、根据自己的理解读这首诗。 3、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具适合作为这首诗歌的背景音乐。 4、小组合作,讨论诗歌内容及描绘的意象,再由小组推荐个别朗读,其余小组点评。 5、学生分部读(女生读每节的第1、2的翻版,它通俗、易懂,为现代更多的人接受。因此,歌曲能传唱于全国各地而经久不衰。当缠绵而略带忧伤的乐曲飘扬在中国大陆上空时,有多少少男少女曾为之倾倒啊!现在就让我们在这深邃悠远的乐曲中去感受这首诗优美的意境吧! 句,男生读每节诗的第3、4句),读出美感。 体会诗歌情感美 1、这位伊人这么美,值得这位追求者上下求索,确实很美。诗人为什么不把这种美直接地写到诗歌里面呢?(诗中的景物描写对抒情主人公有什么作用?) 用环境描写更能够表现他的美,表达她的爱意。诗中借景抒情,触景生情,这是一种“比兴”手法。 2、这首诗一共三节,我们刚刚着重品味了第一节诗的内学生思考,回答 了解比兴的写作手容。那第一节会背了吗?(抽生背诵)如果第一节会背了,法 第二三节好不好背?为什么? 找到三章诗中不同的地方,作上记号,理解它们的意思。 介绍一唱三叹的艺术表现形式。 三章只一意,特换韵耳。其实首章已成绝唱。古人作诗,多一意化为三叠,所谓一唱三叹,佳者多有余音。(清?方玉润《诗经原始》) 重章叠句、一唱三叹,是上古民歌,也是现代民歌常用的形式。它的美感价值,主要应从两个方面去看:一是从情感方面看。十个重在以情动人。情感不是一次性概念告知所能奏效,须反复感染方能起到动人心弦的效果。二是从音乐方面看。上古民歌都是口头传唱的,是以声调和旋律来感染人的情感,唱者须反复才能尽情,听者须反复才能动情。因此,一唱三叹,回环往复本身,就是在层层推进感情,就是在不断强化美感效应,并非一定要在每章的内容上有了发展变化,才算是有了推进。这是应当意识到的。 了解诗歌一咏三叹的艺术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