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室的声学要求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9 5:22:0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会议室的声学要求

室内声学与室外声学有较大的区别。众所周知,室内音质效果与室外是不一样的,首先,同样的声源在室内比室外响,这是由于室内壁面产生的反射起着叠加的作用,其次室内和室外声场不同,在露天室外,离声源距离越远声音越小,而室内在一定范围内相差不大,这是由于壁面反射对声音吸收少,声能损耗小的缘故。 根据室内声学理论,在室内的声音分为直达声、早期反射声和混响声三种。按到达人耳的顺序,首先是直达声,其次是50ms内的早期反射声,最后是50ms

以外的声波经过室内界面多次反射形成的混响声。 混响时间对室内音质有很大的影响,混响时间短,表明以直达声、早期反射声为主,可提高语言清晰度,但过短的混响时间,声音会显得干涩、响度变弱;混响时间长有利于声音丰满,但过长的混响时间会降低声音的清晰度即语言可懂度。一般的概念是语言节目为主的厅堂,混响时间适当短些,以提高可懂度;音乐演出的厅堂可适当长些,以增加丰满度,但一定要掌握好“度”的问题,作为

会议厅,一般推荐的最佳参考混响时间为1.0~1.2秒。 此外,封闭的房间受到声音的激发,当某些频率的声压与房间共振频率相同时就产生共振,矩形房间三对平行墙之间会发生多种频率的共振,而当房间建声条件不良,引起共振频率点相对集中、叠加,使某些频率声音特别增强就形成声

染色,失真会明显增加。 考虑当建筑结构、形状和内表装修定型的情况下,建筑声学特性也基本定型

了,因此在多媒体会议室设装修布置时,可有针对性的做如下处理: 1、建议房间四周墙壁以波纹吸音墙壁造型为主。同时尽量避免所有墙壁表面处于同一高度,尽量增加墙面整体表面的不平,以最大化加强吸音效果。具体

办法:可在墙壁上作出装修造型或挂上壁毯以及其他饰物。 2、房间地面建议用较厚并透气的地毯,此种设计对音频信号的高频部分可

产生很好的吸音。防止声反馈现象的发生。 3、在房间顶部同样尽量避免所有顶部表面处于同一高度,尽量增加房顶整

体表面的不平。同时最好使用有空吸音板来作主装修材料。 4、在窗帘的选择上尽量采用较厚的类似天鹅绒之类的布料,同时安装时离窗户距离尽量大于15厘米。营造出一个空腔可以有效的吸取低频部分。 5、房间里尽量选择布面或绒面材料的座椅。另外,会议桌本身就是一个极易被人忽视的大的声反射体,并且在目前并没有一个很好、很有效的解决办法,

只有尽量减少会议桌的表面积如做成圆桌型、圆弧型等。

6、所有的吸音材料不能使用同一种,避免在整个房间中对某段音频过多的

吸收,而造成整个音频信号的缺陷。 7、针对房间中最易外泄声音的门窗等,需要加厚。有条件的尽量进行双层处理。经常进出使用的大门需闭合严密,尽量密闭。同时尽量采用在构造上中空

有填充物(吸音棉)厚实的大门,以防止声音外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