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第2版) 孟昊 郭红 刘德光 课后习题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7/1 0:08:5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国际金融课后复习题答案

第一章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外汇,收支交易,广义; 2、流量;

3、账户分类,复式记账; 4、自主性交易;

5、外汇缓冲政策,财政货币政策,汇率政策;

6、价格-铸币流动机制,弹性分析法,乘数分析法,吸收分析法,货币分析法。

二、不定项选择题

1、C;2、D;3、B;4、ABCD;5、ABCD; 6、C;7、AB;8、D;9、ABC;10、ABCD

三、判断分析题

1、× 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概念。

2、× 本国居民为外国人提供劳务(运输、保险、旅游等)或从外国取得投资及其他收入,记入贷方项目;外国人为本国居民提供劳务或从本国取得收入,记入借方项目。

3、× 在纸币流通条件下,虽然黄金流动对于国际收支的平衡发挥的作用已经不复存在,但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仍然可以通过价格、汇率、利率、收入等经济变量发挥作用。

4、√ 5、√

四、名词解释

略,参考教材。

五、简答题

1、一国的国际收支是否平衡,关键是看自主性交易所产生的借贷金额是否相等。如果补偿性交易项下出现借方余额,说明自主性交易存在贷方余额,就可以说国际收支为盈余。如果补偿性交易项下出现贷方余额,说明自主性交易存在借方余额,就可认为国际收支出现赤字。而无论盈余还是赤字,都是国际收支失衡的表现。

2、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包括:(1)偶然性国际收支失衡;(2)周期性国际收支失衡;(3)结构性国际收支失衡;(4)货币性国际收支失衡;(5)收入性国际收支失衡;(6)其他原因。

3、所谓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是指由国际收支失衡所引起的国内经济变量的变动对国际收支的反作用机制。这种机制的存在,使得国际收支失衡在不借助外在干预的情况下,也能够得到自动恢复,或者至少使失衡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和。包括:(1)价格机制;(2)利率机制;(3)汇率机制;(4)收入机制。(详见教材)

4、国际收支失衡的政策调节措施主要有:(1)外汇缓冲政策;(2)财政货币政策;(3)汇率政策;(4)直接管制以及国际经济合作。

5、假定进出口商品供给具有完全的弹性,那么本币贬值后,只有当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和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之和大于1时,贸易收支才能得以改善。

第二章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狭义的外汇,狭义静态; 2、自由外汇,记账外汇,记账外汇; 3、应付标价法,直接标价法; 4、基础汇率,非关键货币; 5、外汇供求关系,黄金输送点; 6、货币论,资产组合分析法。

二、不定项选择题

1、D ;2、ABC;3、AB;4、ABCD;5、B;

6、ABC;7、BCD;8、ABCD;9、C;10、A

三、判断分析题

1、√

2、× 记账外汇,也称双边外汇、清算外汇或协定外汇,它是两国政府间支付协定项下的只能用于双边清算的外汇,未经货币发行国批准,不能兑换为其他国家的货币,也不能支付给第三国。

3、√

4、× 在直接标价法下,升水表示远期汇率比即期汇率便宜,贴水表示远期汇率比即期汇率贵;间接标价法下相反。

5、√

四、名词解释

略,参考教材。

五、简答题

1、外汇有静态和动态之分,广义和狭义之分。我们常说的外汇主要是狭义的外汇,即以外币表示的可直接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具体包括以外币表示的汇票、支票、本票和以银行存款形式存在的外汇,其中以银行存款形式存在的外汇是狭义外汇的主体。

外汇的主要特征有:(1)国际性;(2)自由兑换性;(3)可偿付性。

2、(1)直接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计算应付多少单位本国货币的方法,也称应付标价法。(2)间接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计算应收多少单位外国货币的方法,也称应收标价法。(3)美元标价法在外汇交易中如果涉及的两种货币都是外币,则很难用直接标价法或间接标价法来判断。我国采用的是直接标价法。

3、由于一般国家都规定,不允许外币在本国流通,需要把买入的外币现钞运送到发行国或能流通的地区去,这就需要花费一定的运费和保险费,这些费用需要由客户承担。因此,银行在买入外币现钞时所使用的汇率稍低于其他外汇形

式的买入汇率,而银行卖出外币现钞时使用的汇率与其他外汇形式的卖出汇率相同。

4、采用直接标价法时,外币折合本币数额较少的那个汇率是买入汇率,外币折合本币数额较多的那个汇率是卖出汇率。而在间接标价法下则刚好相反,本国货币数额较多的那个汇率为买入汇率,本国货币数额较少的那个汇率为卖出汇率。

5、(1)金币本位制度下汇率的决定基础是铸币平价。此时,流通中的货币是以一定重量和成色的黄金铸造而成的金币,各国货币的单位价值就是铸造该金币所耗用的实际黄金重量,两国货币单位的含金量之比就称为铸币平价。金块本位制度和金汇兑本位制度下汇率决定的基础是黄金平价。在这两种货币制度下,国家用法律规定货币的含金量,货币的发行以黄金或外汇作为准备金,并允许在一定限额以上与黄金、外汇兑换,各国货币的单位价值由法律所规定的含金量来决定。两国货币单位所代表的含金量之比就称为黄金平价。

(2)纸币制度是在金本位制度崩溃之后产生的一种货币制度,纸币作为价值符号,是金属货币的取代物,在金属货币退出流通之后,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职能。这种职能是各国政府以法令形式赋予并保证其实施的。①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固定汇率制度下,汇率决定的基础是基金平价。②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决定的基础是购买力平价。所谓购买力平价,是指两国货币的汇率取决于它们的购买力之比。

6、影响汇率波动的主要因素有:(1)国际收支状況——影响汇率的最直接因素;(2)经济增长——对汇率的影响是复杂的;(3)通货膨胀——决定汇率长期趋势中的主导因;(4)利率政策——在一定条件下对汇率的短期影响很大;(5)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的干预——对汇率变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6)市场预期和投机因素——短期内对汇率变动起推波助澜的作用;(7)政治与突发因素——对汇率的影响是直接和迅速的.

7、汇率波动对国内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1)对国内物价的影响;(2)对国民收入和就业的影响;(3)对国内利率的影响;(4)对国际经济关系的影响。

8、该理论的假设有两点与弹性分析法相同,即货币需求是稳定的、非抛补利率平价成立。但它同时也认为商品市场价格存在黏性,使其假设与货币模型也

有两点不同:购买力平价在短期内不成立;总供给曲线在短期内不是垂直的,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形状。

在超调模型中,其他条件不变,当货币市场失衡(货币供应量增加)后,短期内由于黏性价格的存在,本国价格水平不变而利率水平下降,同时本币汇率的贬值程度会瞬时超过长期水平(通常将该现象称为“汇率超调”)。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后,长期内的价格水平会缓慢上升,利率会逐渐恢复到以前的均衡水平,而汇率也会在过度贬值之后向其长期均衡水平趋近。

第三章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汇率制度或汇率安排;

2、基本固定,规定在一定幅度之内,外汇市场供求关系;

3、单独浮动,联合浮动,钉住汇率制,弹性汇率制,联系汇率制; 4、行政管理,数量管理,价格管理; 5、经济指标。

二、不定项选择题

1、AB;2、ABCD;3、BD;4、B;5、A;

三、判断分析题

1、× 指该国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汇率,而非汇率制度;

2、× 目前实行浮动汇率制度的国家大都属于管理浮动汇率制; 3、× 此为间接汇率管制方式; 4、√ 5、√

四、名词解释

略,见教材。

6、AD;7、ABCD;8、A;9、ABC;10、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