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设计】高中语文 应用体验之旅 专题四《慢慢走,欣赏啊》第15课《听听那冷雨(节选)》同步练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19 23:57:4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三维设计】高中语文 专题四《慢慢走,欣赏啊》第15课《听

听那冷雨(节选)》应用体验之旅 苏教版必修2

(时间:40分钟 分值:45分)

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寒濑(lài) .惊蛰(zhé) .B.滂沱(tuó) .夜宿(xiǔ) .C.氤氲(yūn) .潺潺(chán) .

D.薄荷(bó) .万籁(lài) .

岑寂(cán) .

鸟声啾啾(jiū) .青霭(ǎi) .淅淅沥沥(lì) .羯鼓(jié) .

一峰半壑(hè) .耀目(yào) .

雷电霹雹(báo) .

解析:A项,“岑”应读“cén”;B项,“宿”应读“sù”;D项,“薄”应读“bò”。 答案:C

2.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孺慕 灰蒙蒙 料料峭峭 闲情逸志 B.腥气 瓦翩翩 C.断柯 湿漓漓 D.绵延 防波堤

山隐水迢 绿草如茵 秋雨萧萧 凄凄切切 云撩雾绕 密织成网

解析:A项,志—致;C项,萧萧—潇潇;D项,撩—缭。 答案:B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 (1)只能从雾破云开的空处,窥见乍现即隐的一峰半壑,要纵览全貌,________是不可能的。

(2)这样岂不像住在竹筒里面,任何细脆的声响,怕都会加倍夸大,________令人耳朵过敏吧。

(3)霏霏不绝的黄梅雨,朝夕不断,旬月绵延,湿黏黏的苔藓从台阶下________侵到他舌底,心底。

A.基本 进而 径直 C.几乎 进而 径直

B.基本 反而 一直 D.几乎 反而 一直

解析:“基本”一般用于肯定句,“几乎”表示十分接近;“进而”表递进关系,“反而”表转折关系;“径直”表直接、不拐弯,“一直”表示顺着某个方向下去。

答案:D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每天回家,曲折穿过金门街到厦门街迷宫式的长巷短巷,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 ....

B.那些奇岩怪石,相叠互倚,砌一场惊心动魄的雕塑展览,给太阳和千里的风看。 ....C.听雨,只要不是石破天惊的台风暴雨,在听觉上总是一种美感。 ....

D.基层干部要多为群众办实事,不能说得好听而没有行动,空头支票开多了,在群众心....中的威信就会受损。

解析:“石破天惊”出自唐代李贺诗《李凭箜篌引》:“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形容箜篌的声音忽而高亢,忽而低沉,出人意料,有不可名状的奇境。后多用来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答案:C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和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更笼上一层凄迷了。

B.十年前,在一场摧心折骨的鬼雨中,使他迷失了自己。雨,该是一滴湿漓漓的灵魂,窗外在喊谁。

C.温柔的灰美人来了,她冰冰的纤手在屋顶拂弄着无数的黑键啊灰键,把晌午一下子奏成了黄昏。

D.只能从雾破云开的空处,窥见乍现即隐的一峰半壑,要纵览全貌,几乎一定是不可能的。

解析:A项中“和”应为表选择的“或是”;B项成分残缺,去掉“在……中”或将“他”移到“在”前并去掉“使”;D项相互矛盾,去掉“一定”。

答案:C

二、阅读鉴赏(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听 雨 季羡林

①从一大早就下起雨来。下雨,本来不是什么稀罕事儿,但这是春雨,俗话说:“春雨贵似油。”而且又在罕见的大旱之中,其珍贵就可想而知了。

②“润物细无声”,春雨本来是声音极小极小的。但是,我现在坐在隔成了一间小房子的阳台上,顶上有块大铁皮。楼上滴下来的檐溜就打在这铁皮上,打出声音来,于是就不“细无声”了。按常理说,我坐在那里,同文字拼命,本来应该需要极静极静的环境,才能安下心来,进入角色。这种雨敲铁皮的声音应该是极为讨厌的,是必欲去之而后快的。

③然而,事实却正相反。我静静地坐在那里,听到头顶上的雨滴声,心里感到无量的喜悦。这声音时慢时急,时高时低,时响时沉,时继时续,有时如金声玉振,有时如黄钟大吕,有时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我浮想联翩,不能自已,心花怒放,风生笔底。文字仿佛活了起来,我也仿佛又溢满了青春的活力。

④在中国,听雨本来是雅人的事。我虽然自认还不是完全的俗人,但能否就算是雅人,却还很难说。我大概是介乎雅俗之间的一种动物吧。中国古代诗词中,关于听雨的作品是颇有一些的。最有名的一首听雨的词当然是宋代蒋捷的《虞美人》了: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⑤蒋捷听雨时的心情,是颇为复杂的。他是用听雨这一件事来概括自己的一生的,从少年、壮年一直到老年,达到了“悲欢离合总无情”的境界。但是,古今对老的概念,有相当大的差别。他是“鬓已星星也”,有一些白发,看来最老也不过五十岁左右。用今天的眼光看,他不过是介乎中老之间,用我自己比起来,我已经到了望九之年,鬓边早已不是“星星也”,顶上已是“童山濯濯”了。要讲达到“悲欢离合总无情”的境界,我比他有资格。我已经能够“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了。

⑥可我为什么今天听雨竟也兴高采烈呢?这里面并没有多少雅味,我在这里完全是一个“俗人”。我想到的主要是麦子,是那辽阔原野上的青青的麦苗。我生在乡下,虽然六岁就离开,谈不上干什么农活,但是我拾过麦子,捡过豆子,割过青草,劈过高粱叶。我血管里流的是农民的血,一直到今天垂暮之年,毕生对农民和农村怀着深厚的感情。农民最高希望是多打粮食。天一旱,就威胁着庄稼的成长。即使我长期住在城里,下雨一少,我就望云霓,自谓焦急之情,决不下于农民。北方春天,十年九旱。今年似乎又旱得邪行。我天天听天气预报,时时观察天上的云气。忧心如焚,徒唤奈何。在梦中也看到的是细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