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理论哲学中的主体性探微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11 21:06:1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康德理论哲学中的主体性探微

[内容摘要]近代哲学的中心是认识论的研究,主体和客体的关系表现为思维和存在的矛盾。当培根主张清除人头脑中的四种“假相”,抛开一切主观而将思维统一于存在中时,笛卡尔将“我思”作为“我在”的本质,提出了主体就是实体,将存在统一于思维,可谓近代主体学说的创始人。而到了休谟,他把一切认识归结为知觉和印象,因果律变成了只是人的习惯性的心理联想,就连所谓自我,也只不过是“一束知觉”。休谟不仅放弃了存在的客体,也放弃了思维的主体。而康德,却又重新高扬了人的思维,主体性的思想贯穿了他的整个哲学体系。本文试在康德理论哲学的范围内,阐述康德哲学的主体性。 [关键词] 康德 主体性 现象世界 观念

一、康德本体论中的主体性

康德哲学的出发点便是对两个世界的划分,这两个世界是此岸世界的“现象世界”和彼岸的“自在之物”世界。对于那个彼岸世界,我们是一无所知,在那个世界的“自在之物”是不可认识的,而我们所认识的只是“自在之物”刺激我们的感官而产生的感觉表象,即所谓“现象”。此“现象”只是人的纯粹的主观心理状态,而此岸的可以认识的现象世界亦完全建立在主观的基础上,这是主体性在康德本体论中的突出体现。

二、康德感性论中的主体性 康德所说的感性,包括后来的质料和先天的形式两个因素,后天的质料便是自在之物刺激我们的感官而产生的感觉,先天的形式即感性直观形式,具体说来就是两个:时间和空间。他认为,要构成感性直观知识,必须要有“自在之物”作用于感官而产生感觉,然后经过时间和空间的整理,形成感性对象,从而构成感性直观知识。康德所说的时间和空间是先于经验的,是主体感性层次中的一个观念。由此可见,“康德的时空学说是他的自在之物和现象有原则的区别,自在之物不可知,人们所知乃主观先天综合而来的这一学说最低层次的阐明,从中已可看出康德认识论的一般特征,即把主体和客体(自在之物)绝对割裂开来之后,再依靠主体的先天能动作用在主体中建立起一种‘客体’(感性对象)来,在此范围内达到认识论的主客体的一致。不过在康德看来,感性直观本身还不能说是真正的认识,必须上升到知性思维阶段才能产生出认识。”于是康德通过感性论,让主体有了先天能动性,并依靠这个先天能动性,将客体建立在主观中。在直观中实现了主体性。

三、康德知性论中的主体性 康德所谓“知性”,指主体自我对感性对象进行思维,把特殊的、没有联系的感性对象加以综合,并且联结成为有规律的自然科学知识的一种先天认识能力。正如感性有它的纯形式一样,知性亦有它的先天形式——范畴。康德认为,知性为了联结感性的材料使之成为对象,就需要有一些联系的形式和方法,它把这些形式和方法称作范畴。范畴是用来对感性材料加以规定的“纯粹知性概念”,只有通过范畴的规定,直观中的复杂事物才能被思考为客观规定的对象,才能形成真正的知识。当范畴和感性材料综合后,就产生了“客观的”知识,即认识和对象达到一致。但是,此处的“对象”乃是意识中的对象,是建立在主观之上 ① 杨祖陶:《德国古典哲学逻辑进程》(修论订版),第63页。 ② 冒从虎、张庆荣、王勤田:《欧洲哲学通史》(下卷),第141页。

1

的客观。所以,主体与这种客体相一致的实质是主体自己与自己相一致。康德还说“范畴之

使用,绝不能推及经验之对象以外。”所以,由知性构造的“客观”知识,在康德那里,仍是建立在主体的基础上。

在《未来形而上学导论》中,康德明确地说:“自然界的最高法则必然在我们的心中,即在我们的理智中。”在休谟将人们一直认为是客观的因果律推翻后,康德又提出,我们看作法则的那些普遍必然联系不是事物旧有的,而是范畴所具有的,于是就有了“人为自然立法”。这是康德“哥白尼式的革命”达到的重要结论。这里的“人”是一种能力,是一种能动性,是“我思”。人为自然立法便是“我思”通过四大类12范畴给自然界颁布规律,使其成为对象的过程,“法”是诉之于认识主体的能动性的因果性。这样,主体和客体便在主体的范围内达到了统一。以认识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来为因果性之类的普遍必然性提供可靠的根据,从而重建了因果律。康德的这个思想突出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把认识必须符合于客体的反映原则倒置为客体必须符合于认识主体的先验论原则。

四、康德理性论中的主体性 理性是我们追求总体、追求绝对、追求无限的自然的趋向,仅仅是去追求,而不能实现,所以,理性只能是一种追求和本性。理性所追求的三个理念是“灵魂”、“上帝”和“世界”。康德认为,这三个理念都是属于那不可知的彼岸世界的,理性去追求它们不仅是徒劳,更会陷入不可解决的矛盾,就是二律背反。解决二律背反的关键,就是将自在之物与现象严格区分,让理性只停留在现象的范围内,即停留在主体构建的现象之内。“理念的概念本来使我们与客体更接近,康德却借理性概念的矛盾性而在主体与客观世界之间划出了不可跨越的鸿沟。康德二律背反学说的结论是:二律背反直接证明了自在之物不可知,间接证明了现象的

观念性。”

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格拉曾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在经过了压抑沉闷的中世纪,在意大利首先开始了文艺复兴运动,人文主义思想家从哲学和神学的角度论证了人的崇高价值,人的发现是这一时期一切哲学思想的主题。笛卡尔发出了“我思故我在”的呐喊,创立的近代主体学说,100年后的康德,把主体性思想作为了他哲学的基石,在主体范围内将思维和存在统一起来,成为了德国人文主义的先驱。

[参考文献] 1、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2、冒从虎、张庆荣、王勤田:《欧洲哲学通史》,南开大学出版社,1985年。 3、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人民出版社,2004年。 4、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商务印书馆,1978年。 5、杨祖陶:《德国古典哲学逻辑进程》(修论订版),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

①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第216页。 ② 杨祖陶:《德国古典哲学逻辑进程》(修论订版),第87页。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