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案例分析汇总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7 15:29:3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事 故 案 例 分 析

案例一

1、事故经过

2009年11月18日16时,一养护班组在某高速公路超车道进行刷护栏油漆作业,当施工完毕,驾驶员汪某在倒车准备收标志牌过程中撞到了后方20来米处正在收拾工具的戴某,导致其手臂、大腿被撞伤。 2、事故原因分析

原因一:客观原因为当时天气阴暗,视线相对较差;

原因二:驾驶员汪某倒车过程中虽开启警灯、拉起警笛,对封闭区外过往车辆起到了一定的预警作用,但未关注施工区内作业人员活动情况,主观上认为车辆在开启警笛情况下倒车时作业人员会自觉避让的片面判断;

原因三:养护工戴某安全意识淡薄,作业过程中思想不集中; 原因四:未认真开展班前安全教育工作,班组长监管不力。 3、事故性质和责任分析

这是一起因驾驶员操作不当引起的安全生产事故,驾驶员汪某应负此次事故的主要责任;班组长应负管理上的责任。 4、预防措施

措施一:认真开展班前安全教育工作,严格履行班组安全三检查制度;

措施二:车辆启动前要确保周边无作业人员,尤其倒车过程中务必检查后方情况,行驶过程中严格控制车速;

措施三:因作业环境恶劣,作业人员在关注外界过往车辆的同时,同时要密切留意施工区内部机械设备、车辆的行驶。 5、结论

高速公路边通车边作业的安全风险极高,且作业空间较小,在施工过程中要重点防御车辆伤害事故的发生。

案例二

1、事故经过

2009年12月7日早上,一保洁工在某高速高速公路硬路肩按规定清扫作业,当时天气晴好,该路段平直,路面干燥、无坑洞、抛洒物等情况。一辆牌照为浙xxxxx黑色轿车,驾驶员超速行驶和疲劳驾驶,从硬路肩超车撞上该保洁工,将其撞出50米开外并挂于隔离栅上,导致其当场死亡。 2、事故原因分析

原因一:浙xxxxx小车驾驶员在硬路肩超车,违章行驶,这是导致这起事故的最直接原因;

原因二:驾驶员行车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超速行驶和疲劳驾驶;

原因三:客观原因为保洁人员路面清扫无任何安全防护措施,作业环境安全风险极大。 3、事故性质和责任分析

这是一起因过往车辆违章行驶导致保洁工死亡的意外交通事故,该驾驶员负此起事故的全部责任。

4、预防措施

措施一:项目部要加强保洁人员自我安全保护的培训教育工作;

措施二:清扫时面对来车方向,随时关注前方车辆情况,提高警惕,防止小车硬路肩超车,一旦发生此类情况,立刻逃到护栏外面;

措施三:当遇到有两辆大货车并排前行的情况时,时刻要提防小车从硬路肩超车的可能性。 5、结论

保洁人员作业过程中被车辆碰撞的事件发生频率相对较高,作业风险性极高,因此在做好安全培训教育工作的同时,还要时刻关注保洁人员作业时的精神面貌,同时要求保洁工的年龄不宜大龄化。

案例三

1、事故经过

2008年6月4日,在某高速公路进行整幅罩面施工时,车辆采用借道通行的交通管制。下午13时37分,硬路肩一侧的工程运料车在升斗卸料过程中发生侧翻,压到超车道处正在作业的摊铺机,造成摊铺机很大程度的损坏,同时造成1名技术员、1名监理和1名摊铺机操作工共3人受轻伤,直接经济损失达40余万。 2、事故原因分析

原因一:客观原因为此施工路段属超高路段,横坡度达到4%,随着车斗的不断上升,车厢内沥青料下滑速度不同,重心发生明显的偏移,导致车辆侧翻。

原因二:针对此类事故项目部在思想上、组织上、管理上、措施上未引起高度重视和现场未采取相对应的预防措施。

原因三:该运料车实际装料51.62吨,核载23吨,属严重超载现象;

原因四:因运料车半路发生爆胎,到施工现场时间较晚,因此料车在升斗过程中由于沥青料表面结皮使车头一侧的沥青料未能顺延滑下,当车斗继续上升时,导致车辆重心不稳;

原因五:根据施工规范要求,两辆摊铺机并排前进且相距10~20米,因两辆摊铺机前后错开间距较短,车辆倒翻时导致前面摊铺机受损;

原因六:摊铺机操作工、车辆指挥人员以及料车驾驶员未形成密切配合,安全警觉性还不够高;

原因七:料车车斗上升速度较快,操作上有不当之处。 3、事故性质和责任分析

这是一起主要因料车驾驶员在卸料过程中操作不当引起的安全生产责任事故,该料车驾驶员负此次事故的主要责任,同时针对以上原因相关人员均有一定程度的责任。 4、预防措施

措施一:专项工程开工前,要求运输队伍加强车况检查,确保有良好的车况才能上路作业; 措施二:专项工程开工前,召开运料车驾驶员会议,有效落实沥青运输车安全注意事项,包括超载、超限、行驶安全、卸料操作要求、车辆进出施工现场规范以及作业区内车辆行驶安全等事项;

措施三:在路面超高路段等特殊路段,现场加强管理,指定专人进行观察车辆卸料情况(若在超高路段,则指挥人员必须站在偏高侧),针对特殊路段制定预案,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卸料过程中发生车辆侧翻;

措施四:要求内场装料时与外场及时沟通施工情况,遇到超高路段施工时,装料时控制左右两边沥青料数量,防止在卸料过程中发生单侧下料的现象。 5、结论

该起事故的发生给安全管理工作者提出更高的要求,必须要不断深入施工现场排查潜在的安全隐患,尤其是在大中修项目工程中,因人员、机械设备较多,要严格进行过程控制。

案例四:

1、事故经过

2008年2月17日09:10左右,一施工班组在某高速公路修补坑洞过程中,驾驶员吕某到达K119+900处开始停车准备摆放标志牌。养护工均下车做各项准备工作,在施工车上由养护工余某递标志牌,叶某接标志牌,当准备摆放下一块标志牌时,叶某攀附在车辆右侧面车栏板上,脚踩在保险杠上,随即示意驾驶员缓慢前进。大约向前开了100多米,在车辆还没完全停稳的情况下叶某就想跳下车,由于车辆仍在前进,此时叶某脚步速度跟不上车辆速度,但双手仍抓在车栏板,形成双脚被车辆拖着走的局面。当驾驶员发现情况立即停车时,叶某右脚跟部被车轮边缘压过,造成右跟骨粉碎性骨折。 2、事故原因分析

原因一:叶某本人安全意识淡薄,为图方便,违章操作,是导致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原因二:驾驶员吕某对于该违章行为未加以劝阻,未尽到相互监督提醒的义务。

原因三:现场负责人安全监管不力,尤其是对工作未满一年(叶某参加高速公路养护工作未满一年)的新员工班前安全教育不够. 3、事故性质和责任分析

这是一起主要因叶某本人违章作业而引起的安全事故,是此起事故的直接责任人,也是直接受害人。在班组施工过程中,工友之间未按照“四不伤害”要求尽到该履行的义务,以及班组负责人对安全工作的不重视、对违章现场的管控不力是导致此起事故的间接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