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注桩桩后注浆浆施工方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9/20 4:24:2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压浆管内的水泥浆清理干净,暂停6~12小时后,改用稠浆再行压浆,看注浆压力能否增长并符合设计要求。

在设计指定的水灰比范围内,如果注浆压力增长并达到设计要求的最小压力值(5.0MPa)但是不大于设计要求的最大压力值(8.0MPa),桩端注浆总量达到2.6t,桩侧注浆总量达到2.0t时,保持该压力值稳压15分钟,即可停止注浆。

在设计指定的水灰比范围内,如果注浆压力增长并超过设计要求的最大压力值(8.0MPa),桩端注浆总量达到1.95t,桩侧注浆总量达到1.5t时,保持该压力值稳压15分钟,即可停止注浆。

如果改用设计要求的最大水灰比,注浆压力仍然不能增长达到设计要求的最小压力值(5.0MPa),即注浆压力小于5.0MPa,压浆流量又异常大时,应及时报告现场监理工程师、设计代表及业主,将情况详实记录后,作为业主、设计代表及监理工程师做判断的参考依据。

⑵ 水灰比

注浆水灰比控制原则是一般先用稀浆,再用中等浓度浆液,最后注浓浆。水灰比控制:施工中严格按设计要求的水灰比范围(1.5~1.0)拌制,注浆过程中依据注浆压力的变化调整水灰比,但不得超出设计要求的范围。

⑶ 注浆量

单桩注浆量:桩端≥2.6t,桩侧≥2.0t。当注浆压力<5.0MPa时,注浆总量不得少于上述值的1.3倍。

⑷ 注浆结束标准

注浆结束的标准施工时采用注浆量与注浆压力双控,以注浆量控制

为主,注浆压力控制为辅。当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可停止注浆:

①注浆总量和注浆压力均达到设计要求;

②注浆总量达到设计值的75%,且注浆压力超过设计值。

即注浆结束标准有以下几种情况,施工中依据情况采用相应标准: a、在设计要求的水灰比范围内,实际注浆压力介于设计要求最小注浆压力(5.0MPa)和设计要求最大注浆压力(8.0MPa)之间时,桩端注浆总量达到2.6t,桩侧注浆总量达到2.0t时,即可停止注浆。

b、在设计要求的水灰比范围内,实际注浆压力小于设计要求最小注浆压力(5.0MPa)时,桩端注浆总量达到3.38t,桩侧注浆总量达到2.6t,即可停止注浆。

c、在设计要求的水灰比范围内,实际注浆压力大于设计要求最大注浆压力(8.0MPa)时,桩端注浆总量达到1.95t,桩侧注浆总量达到1.5t时,即可停止注浆。

本工程由于桩后注浆以注浆量控制为主,实际施工中如出现如下问题,可采取对应措施及时处理:

①在设计要求的水灰比范围内,针对桩端注浆(或桩侧注浆)当一根注浆管注浆压力超过设计注浆压力最大值时浆液任然压不进时,可通过另一根注浆管在设计要求的注浆压力范围内将设计注浆量的剩余浆液压注完毕。如果发生浆液压不进时,注浆量任然不满足设计要求,应增大注浆压力并大于设计要求最大注浆压力,如果任然注不进水泥浆,应将情况及时上报监理、设计、业主。

②当桩端(或桩侧)压浆装置压浆量没有达到设计要求压浆量时,出现冒浆或串浆,可暂时停止压浆,并用清水冲洗压浆装置,停止60min

后,再进行复压,如此反复直到达到设计压浆量。

⑸ 常见问题处理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改为间歇注浆,间歇时间宜为30~60min,或调低浆液水灰比:

①注浆压力长时间低于正常值; ②地面出现冒浆或周围桩孔串浆。 ⑹ 注浆时间及顺序控制

①注浆作业宜于成桩2d后开始,不宜迟于成桩30d后。 ②注浆作业与成孔作业点的距离不宜小于8~10m。

③注浆作业宜先桩侧后桩端,多断面注浆应先上后下;桩侧桩端注浆间隔时间不宜少于2h。

④桩端注浆应对同一根桩的各注浆导管依次实施等量注浆。群桩注浆宜先外围、后内部。

⑺ 质量保证措施

①塑料单向阀管必须下放至孔底,为防止阀管在下放过程中弯曲,阀管内应充满水。

②注浆用水必须清洁无污染,符合基础结构设计要求。 ③浆液配置后需充分搅拌,搅拌时间不小于3分钟。

④注浆过程中,必须严格按设计要求压浆。若中途发生地面冒浆现象,应立即停管并调查原因。如系压浆孔封闭效果不佳,可待浆液凝固后再重复压浆。

⑤注浆用水泥必须搭设专用水泥仓库,便于核查注入量。 ⑥工程桩注浆原则上钻孔灌注桩必须达到100%的桩身强度以上方

可进行。

⑦后注浆施工过程中应经常对后注浆的各项工艺参数进行检查,发现异常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当注浆量等主要参数达不到设计值时,应根据工程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⑻ 后注浆桩基工程质量检查和验收

①桩基后注浆施工完成后应提供水泥材质检验报告、压力表检定证书、试注浆记录、设计工艺参数、后注浆作业记录、特殊情况处理记录等资料。

②在桩身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前提下,承载力检查应在注浆完成20d后进行。

五、 桩后注浆重点控制环节

采用后注浆技术的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应重点控制的环节如下: ⑴ 控制钻孔

主要依据《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1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12的相关要求进行控制,重点控制孔深、孔径和垂直度,了解孔壁情况,同时要求及时了解孔内情况,是否有塌孔、漏水等现象,以便在后注浆施工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⑵控制注浆管制作、注浆设备等

对用于注浆的高压注浆泵、拌料机等设备必须进行检查。高压注浆泵的工作参数要满足方案要求;在使用前对高压注浆泵及管线的密封性必须进行试运行;对注浆管,要检查注浆头的长度、出浆孔径、孔距是否符合方案要求;按设计注浆管时,要检查注浆管与钢筋笼连接是否可靠、牢固;注浆头是否用合适的橡胶膜等封闭包裹;注浆管各节连接是

否牢固、密封,及注浆管上端是否有良好的封堵,以防止杂物进入堵塞注浆管等。

⑶ 控制浇注混凝土

当检查孔底沉渣厚度和泥浆的密度在满足设计规范标准要求后,方可进行浇注混凝土,同时要保证混凝土的初灌量,控制好混凝土灌注的充盈参数,一般应保持在不小于1.0之间,并记录浇混凝土情况。

⑷ 控制开塞时间与压水试验

在浇注混凝土后的12~24h,当混凝土的强度达到C10~C15时进行开塞。开塞时要在现场观察高压注浆泵的开塞压力,记录开塞情况,要写明开启一根、两根,还是未开启。

⑸控制注浆

在正式开始注浆施工前,必须进行试注浆,并将试注浆记录和最终经试验确定的设计工艺参数提交。在正式施工前首先检查水泥,核实水泥浆的水灰比,掺外加剂的检查外加剂的掺量。检查高压注浆泵的压力表、阀门、管线完好状况。注浆开始记录注浆压力。注浆一般以注入水泥量为主控因素,现场人员要记录每次水泥的用量。保证水泥的注入量达到要求。如果注浆量等主要参数达不到设计要求,必须根据工程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⑹ 后注浆桩基工程质量检查和验收

①桩基后注浆施工完成后应提供水泥材质检验报告、压力表检定证书、试注浆记录、设计工艺参数、后注浆作业记录、特殊情况处理记录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