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7 14:41:5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高三语文专题导学案 制作:孙士运 2012-4-11

第四节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第29课时)

【学习目标】

学会翻译句子,掌握翻译句子的技巧;

【备考导航】

《考试说明》: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B。 1.古文今译的标准——信、达、雅。 “信”就是要准确,要忠实于原文;“达”就是要通顺,要明白流畅;“雅”就是要语言优美。中学生翻译古文,主要有两个要求:准确,通顺。“准确”是指内容而言,要如实表达本意,不曲解,不走样,不漏译,不错译;“通顺”是指表达而言,要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

2.古文今译的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是说文言翻译以直译为主,字字句句讲究落实;当直译无法达意时,可用意译。一般说来,只有在直译不能确切地表达原文文意或虽勉强能达意,但却不合现代汉语的表达规范时才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文言文中的比喻、借代、引申等意义,直译会不明确,可以使用意译。例如:“秋毫不敢有所近。”直译:“连秋天里野兽的毫毛也不敢接近。”意译:“连最小的东西也不敢占有。 “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是说同一个词语或句子独立存在于不同的语境中就表意而言会有较大差异,因此文言翻译时要重视语境对于正确理解词义、句义的重要性,培养“语境意识”,把词义、句义的辨识与把握放置在句子、语段甚至篇章的语境中。

【复习指南】

1.整体把握文章,准确传达句意。增强“语境意识”,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切忌一叶障目,断章取义。

2.坚持翻译原则,掌握翻译方法,力求字词落实。采用直译的方式,在翻译时不能孤立机械地死抠词义,直译讲究字字句句有落实,但也不是“对号入座”,不多不少,否则就变成了“死译”,势必造成译文的诘屈拗口,甚至出现谬误。

3.从近两年来的高考试题看,高考命题选文已经从单一的史传类转向其他的文体,选文的范围越来越宽泛。所以,要加大文言文阅读量,对不同文体的文言文都要涉猎,增强文言语感,提高翻译能力。

【典例探究】

(2012·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见市编资料P53)

陶澍,字云汀,湖南安化人。嘉庆七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迁御史、给事中。澍疏劾河工冒滥,及外省吏治积弊。巡南漕①,革陋规,请浚京口运河。二十四年,出为川东道。总督蒋攸铦荐其治行为四川第一。

道光三年,陶澍就擢巡抚。安徽库款,五次清查,未得要领。澍自为藩司时,钩核档案,分别应劾、应偿、应豁,于是三十余年之纠葛,豁然一清。濒江水灾,购米十万石,赈务核

第 1 页 共 8 页

高三语文专题导学案 制作:孙士运 2012-4-11

实,灾民赖之无失所。又怀远新涨沙洲阻水,并开引河,导之入淮。淮水所经,劝民修堤束水,保障农田。各县设丰备仓于乡村,令民秋收后量力分捐,不经吏役,不减粜,不出易,不假贷,岁歉备赈,乐岁再捐,略如社仓法②而去其弊。 创辑《安徽通志》,旌表忠孝节烈以励风俗。

道光五年,调江苏。先是洪泽湖决,漕运梗阻,协办大学士英和陈海运策,而中外纷议挠之。澍毅然以身任,亲赴上海,筹雇商船,体恤商艰,群情踊跃。事竣,优诏褒美,赐花翎。

江苏频遭水患,由太湖水泄不畅。疏言:“太湖尾闾在吴淞江及刘河、白茆河,而以吴淞江为最要。治吴淞以通海口为最要。”于是以海运节省银二十余万兴工,择贤任事,至八年工竣。澍自巡漕时,条奏利害,至是先浚徒阳河,将以次举刘河、白茆、练湖、孟渎诸工。后在总督任,与巡抚林则徐合力悉加疏浚,吴中称为数十年之利,语详则徐传。

晚年将推淮北之法於淮南,已病风痹③,未竟其施,后咸丰中乃卒行之。十九年,卒。遗疏上,优诏轸④惜,称其“实心任事,不避嫌怨”。

澍见义勇为,胸无城府。用人能尽其长,在江南治河、治漕、治盐,并赖王凤生、俞德源、姚莹、黄冕诸人之力。左宗棠、胡林翼皆识之未遇,结为婚姻,后俱为名臣。 (选自《清史稿·陶澍传》有删节) 【注】①漕:水道运粮。②社仓法:用义积谷备荒的方法.③风痹:手足麻木不仁之症.④轸:痛。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陶澍就擢巡抚 擢:提升 .B.分别应劾、应偿、应豁 豁:免除 .C.将以次举刘河、白茆、练湖、孟渎诸工 举:推举 .D.后咸丰中乃卒行之 卒:最终 . 【答案】C

【解析】本题考察考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做题时需要根据上下文,并结合语境来确定实词义项,力求做到“信达雅”。举,兴起,发动。

第 2 页 共 8 页

高三语文专题导学案 制作:孙士运 2012-4-11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出为川东道 B.于是三十余年之纠葛,豁然一清 ..结为婚姻 并开引河,导之入淮 ..C.灾民赖之无失所 D. 澍毅然以身任 ..

淮水所经,劝民修堤束水 于是以海运节省银二十余万兴工 .. 【答案】A

【解析】本题考察考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A项第一个“为”均是动词,成为;B项第一个“之”是助词,的,第二个“之”是代词,沙洲阻水;C项第一个“所”是名词,处所,第二个“所”是所字结构,不译;D项第一个“以”是连词,表修饰,第二个“以”是介词,把。

7.下列各句编为四组,都能具体表现陶澍“实心任事”的一组是 (3分)

① 总督蒋攸铦荐其治行为四川第一 ②濒江水灾,购米十万石,劝捐数十万金 ③亲赴上海,筹雇商船 ④条奏厉害,至是先浚徒阳河 ⑤澍见义勇为,胸无城府 ⑥在江南治河、治漕、治盐 A. ①③⑤ B. ①④⑥ C.②⑤⑥ D.③④⑥ 【答案】D

【解析】本题考察考生筛选和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在解答时,先要准确理解题干的要求,再用排除法;①表现陶澍政治操守;②表现陶澍应对水灾所采用的策略;⑤表现陶澍见义勇为的性格特征。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陶澍调查了安徽的账务账目,解决了财务上的难题;他还鼓励老百姓修筑堤坝以防止水 灾。

B.陶澍在担任安徽巡抚的时候,在各县乡村设置了丰备仓,命令老百姓在秋收后量力捐献,丰备仓中的粮食不得拿出去交易或借贷。

C.道光五年,在漕运受阻的时候,陶澍首先倡导了以海运代漕运。 D.陶澍除了有很强的办事能力外,还善于发现人才,善于利用人才。 【答案】C

【解析】本题考察考生对浅易文言文的理解和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由原文“先是洪泽湖决,漕运梗阻,协办大学士英和陈海运策,而中外纷议挠之”可知,首先倡导了以海运代漕运的是协办大学士英和而非陶澍。

第 3 页 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