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反思) 第一单元习作(2020春季)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8 20:13:5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习作 我的植物朋友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1. 能在读引文中发现写植物的一般方法,主动思考怎么写效果会更好。 2. 能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植物,通过[教学重难点] 1. 练习抓住特点并按一定的顺序把植物写具体。 2. 通过观察与描写植物,受到美的熏仔细观察,了解它的外形特点及其生长陶,表达出对植物的喜爱之情。 过程,然后把自己观察到的写出来。 3. 培养学生根据自己需要,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4. 练习抓住植物的特点写具体,并按一定的顺序写。 3. 想象大胆、合理,有一定的科学性。 4.通过想象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并表达出自己的一个美好心愿。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准备] 实地观察,选择你喜欢的5. 描写植物时,适当运用比喻、拟人、一种花,从花的形状、颜色、气味,以对比或衬托等修辞手法。 6. 通过观察与描写植物,受到美的熏陶,表达出对植物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 读谜语猜植物。(课件出示) (1)蔓儿细又长,攀援向上爬,花儿绽笑脸,吹起小喇叭,嘀嘀哒,嘀嘀哒。(谜底:牵牛花) (2)叶子似针尖,形状像宝塔,常年披绿衣,不畏严寒立冬雪。(谜底:松树) (3)一个小姑娘,坐在水中央,穿着粉红袄,模样真漂亮。(谜底:荷花) (4)说它是棵苗,为啥有知觉,轻轻一碰它,低头叶合了。(谜底:含羞草) 及枝、茎、叶的特点等方面,说出这种花的美。(也可根据学生的喜好或身边现有的植物,扩展为一棵树、一株苗等。) 2.小组交流:说说你是怎么猜到谜底的呢? 3.小组派代表发言,全班交流:找原句或词语,谈理解。 4.教师小结:对,正是因为句子中能把植物的形状(小喇叭、宝塔),抓得那么准,各部分(蔓儿、花儿、叶)看得那么细,特性写得那么准确。所以我们才能一眼就看出它写的是什么植物。 5.交流:你最喜欢的植物是什么呢? 6.揭示本节主题。 (1)学生自读书中已给提示,进一步明确内容要求及写法。(板书:我的植物朋友) (2)选择确定自己要写哪种植物。 (3)知道应从外形、颜色、气味或习性等几方面,抓住花、茎、叶各部分的特点,做到写得形象、生动、具体。 (4)懂得读文中学习与细致观察是获得写作素材的好方法。 二、探究交流,明确写法。 (一)修辞手法运用。 1.对比法。(课件出示,学生朗读感悟。) (1)在这千姿百态的植物世界里,我喜爱的既不是花中之王牡丹,也不是娇艳欲滴的玫瑰,而是可治百病的芦荟。 (2)自然界中有高贵的玫瑰,有雅洁的郁金香,有翠绿的文竹,还有淡香的月季…然而,我最喜欢的是生命力最强的吊兰。 2.比喻法。(课件出示,同桌交流。) (1)万寿菊有的是未开的青色的花骨朵,远远地望去像一个个小小的话筒,竖在枝头。 (2)花瓣一层又层,密密地重叠在一起,像一个淡黄色的绣球。 3.拟人法。(课件出示,同桌交流。) (1)春天来了,石榴树到了夏天,郁郁葱葱的绿叶中,便开出一朵朵火红的石榴花。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 (2)到了吊兰开花的季节,吊兰便会迫不及待地含苞欲放。 (3)有趣的是花朵早晨开放,就像是吹起小喇叭让人们赶快起床工作,傍晚合拢在一起就像是催促忙碌的人们早点歇息。绿色的枝藤挺拔有力地攀爬在阳台的防护栏上,不但能够给人遮阳,还给人营造一种心旷神怡的氛围。 4.衬托法。(课件出示,朗读感悟。) 芦荟不像牡丹那样艳压群芳,也不像文竹那样温文尔雅,更没有玫瑰那样的馨香四溢。但就是它的朴实无华和默默为人奉献的内涵深深打动了我的心,吊兰虽然没有牡丹高贵,没有杜鹃美丽,没有君子兰娇嫩,但她在任何有泥土的地方,无论风吹雨打,她总能存活下来,因为她的生命力极强。 5.远近结合法。同一棵植物,远看和近看是不一样的。例如: (1)串红花。 串红花开,三片通红通红的花萼托着花瓣。(近看) 远远望去,许多串红连成一片,红得耀眼,真像燃烧得火苗,漂亮极了。(远看) (2)桃花。 桃花花儿终于开了,颜色粉嫩粉嫩的,五个花瓣向各方绽成开(五个花瓣绽成一个平面),虽只有瓶盖大小,但这就更显出它的娇小。它看上去美丽极了。(近看) 水红色桃花更美了。远看,就像一个穿着薄如蝉翼的芭蕾舞裙的小姑娘在阳光下跳舞。一阵微风吹来,它们又像千万个小精灵似的,你笑我唱,热闹极了,真是让人眼花缭乱。(远看) (3)樱花。 樱花儿终于开了,颜色雪白雪白的,十几个花瓣摆了两、三层,虽只有硬币大小,但这就更显出它的娇小,它看上去美丽极了。(近看) 远远地望去,樱花,如雪,却比雪还要美,樱花,似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