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道德教化思想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启示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7 21:53:2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儒家道德教化思想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启示

摘 要:儒家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价值来源,当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可以充分借鉴儒家道德教化思想之精华。本文通过对儒家道德教化思想的深刻理解,在辩证研究的基础上继承和吸取儒家道德教化思想,使其与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结合,帮助人民群众认清西方腐朽文化和价值观的弊端,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建立健全道德人格。

关键词:儒家;道德教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启示 中图分类号:B223;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7)10-0035-03

儒家文化源远流长,影响深远。其中的儒家道德思想可谓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内容,它不仅在古代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现代的道德教育中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儒家道德教化思想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深刻的理论渊源,并注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本文通过对儒家道德教化思想的深刻理解,在辩证研究的基础上继承和吸取儒家道德思想之精华内容,使其与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结合,帮助人民群众认清西方腐朽文化和价值观的弊端,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建立健全道德人格。

一、儒家道德教化思想的当代审视

儒家道德教化思想是一个完整独立的体系,具有自觉性、内在性、内修与实践相统一的特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可以充分借鉴儒家道德教化思想之精华,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儒家道德教化思想进行全面梳理和把握。 (一)强调“志道志学”,把立志作为道德修养的第一步骤

所谓“立志,在道德领域中是指培养一个人追求道德境界的自信心及成圣成贤的志向。”[1]儒家认为“人须先立志,志立则有根本。譬如树立,须先有个根本,然后培养,能成合抱之木。”孔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王守仁说:“立志而圣则圣也,立志而贤则贤也。”儒家道德思想中非常重视“志”,认为“立志”是一个人加强道德修养的第一步骤。儒家还认为,立志的方向在于得“道”,而非地位权势和物质财富。只要努力从事于道,皆可称为品德高尚之人。

(二)强调“学思并重”,培养受教育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儒家强调在道德教化的过程中,既要讲求学,更要讲求思,将学与思有机的统一起来。“学”是指学习道德知识和相关理论。孔子曰:“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荀子讲:“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疆学而求”。他们都强调了“学”对于一个人道德素质完善的重要意义。“思”是指思考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道德规范。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荀子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孟子也强调要用过反思去领悟道德要求,寻求道德本性,提升道德素质。 (三)强调“克已克治”,注重自我反省和自我管理 据儒家学者的论述,“克己克治是指用心中的理性力量去克服不正确的思想意识和观念情感,改正错误。”[2]儒家学者们提出了“克己克治”的五种具体修养途径:第一,克治,即自我反省和自我省察。《论语》写到:“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孔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第二,节欲。孟子讲“养心莫善于寡欲”,儒家学者认为,物欲会对人的良心造成干扰,这是不道德行为产生的根源。第三,慎独。慎独讲究个人道德水平的修养,看重个人品行的操守,是个人风范的最高境界。第四,知耻。儒家学者提出要“知耻”要“耻其所当耻”。孔子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第五,改过。陆九渊提出“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可见,儒家思想中“克己克治”的修养方法蕴含着浓厚的自我反省和自我管理的思想。 (四)强调“身教示范”,提倡教育者的示范作用或榜

样效用

儒家思想家非常推崇身教示范?@一道德教化方法,它要求教育主体要按照道德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通过严于律己,为受教育者树立榜样,以发挥示范启迪作用。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荀子提出“师以身为正仪”,“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吾安知礼之为是也?礼然而然,则是情安礼也。师云而云,则是知若师也。师安礼,知若师,则是圣人也。”儒家思想家倡导教育者对受教育的教育不仅要“言教”,更要“身教”。

(五)强调“教以义方”,重视家庭道德教育的作用 家庭德育始终是家庭教育的最核心环节,教育子女学会做人是子女成才的前提保证。儒家特别重视血缘宗亲关系,在道德教化问题上十分强调家庭的道德教育作用。《大学》中写道:“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与国。”孔子说:“不知礼,无以立。”为了使子女能在社会上生存立足,必须使其具备自觉遵守家庭生活准则及其社会规范的能力。家规、家范、家训是古代非常重要的家庭教育形式,用此来训导、规范人们的言行举止,处理家庭相关事务,建设良好家风。 (六)强调“化民易俗”,注重社会道德教育的方法 儒家道德教化思想不仅重视家庭德育的作用,也非常重

视社会道德教育的作用,并且认为社会风气的好坏直接关乎道德教育的成败。社会道德教育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很大不同,社会道德教育需要移风易俗来加以带动,《学记》中说:“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即是此道理。儒家道德思想以仁义礼智信为主要内容,在社会道德教育的传播形式上往往通过榜样示范、言传身教等世人易于接受的形式进行,在日常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将儒家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人的道德意识,并进一步内化为个人的道德品质,外化为个人优良的行为习惯。

二、儒家道德教化思想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启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和本质超越”[3]。因此,儒家道德教化思想的优秀成果不仅在我国历代文明进步中发挥了卓越的贡献,而且对我们今天的社会的道德教育尤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我们可以用批判的精神对此加以继承。 (一)深挖并借鉴儒家道德教化思想的精华

道德具有继承性,儒家道德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基础。但是我们今天在借鉴儒家道德教化思想时,首先要明确认识到儒家道德教化思想具有两重性,首先,儒家道德教化思想中存在一些带有历史局限性的东西,可谓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