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电影视觉造型研究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18 9:39:3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动画电影视觉造型研究

关媛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摘要:当前中国影视动画中角色造型和动作设计缺乏艺术感染力,视觉审美效果和文化感染力较弱,如何建立中国动画电影特有的视觉语言风格,实现动画产业的振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动画电影创作过程中,应该培养多角度立体创作思维方法,让创作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最大的发挥,最终建立设计动画视觉造型的完整模式,从而提高国产动画电影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b5E2RGbCAP 关键词:中国动画电影;视觉造型;艺术特性 引言

随着世界动画的行业的飞速发展,我国动画产业也呈现出发展迅速的态势。但是当前我国动画产业的视觉造型设计严重缺乏娱乐性和时代性,在最近几年中国的动画里,几乎找不出具有代表性的角色造型,究其原因主要是是大部分作品没有突出当今的时代性,角色性格设定不够鲜明,角色造型和动作设计显得低幼化,视觉审美效果和文化感染力较弱。如何提高中国动画设觉造型的水平,建立中国动画电影特有的视觉语言风格,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动画艺术诞生的主要魅力在于其娱乐功能。优秀的动画形象给我们带来了不寻常的乐趣和视觉体验,正是这些具有独特个性特征的动画形象,伴随着一代代人的成长。一部动画作品如果没有鲜活的动画角色形象,它不会产生令人难忘的视觉效果和艺术魅力。动画造型创作的关键不仅仅是绘制出角色,更重要的是给每个动画角色赋予独特的活力和艺术魅力。如何实现中国动画行业整体的繁荣和蓬勃发展,是业界近几年以来一直争论的问题。目前,大多数动画从业者的想法都侧重于创造完美的动画产业链来实现这一目标。笔者认为现在更根本的问题是提升动画电影的艺术魅力,提升中国动画电影造型创作的水平。中国动画电影的视觉造型设计应该从以下几点进行完善和发展,从而提高国产动画电影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p1EanqFDPw 1完善受众群体的划分

动画电影不应该简单地等于儿童电影,而应被视为一种特殊的电影艺术类型,动画电影是通过特殊的叙事和动画角色来进行表演独特形式。中国动画片一直以来以儿童电影和赋予教化意味的电影为主,附有很大的说教意味,从而导致了受众群体范围较小,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动画电影的发展和创新。例如当前收视率较高的动画《喜洋洋与灰太狼》、《熊出没》等影片在角色设定和人物视觉造型的设计上都偏向于儿童观众,影片中的角色性格塑造和动作设计,也仅仅局限于儿童这一受众群体范围。当前,中国动画造型形象设定较为简单及动作概念化,忽视了陪同儿童观赏电影的成年观众审美的需要,忽略了更广泛受众群体的审美需求,无疑将影响整部影片的商业和艺术价值。杜夫海纳曾说过:“只有当作品成为审美对象时,它才真正成为一件艺术品。电影所展示的各种系列审美现象也需要有审美知觉的参与,才能真正上升为艺术的审美现象[1]。”因此,我国动画电影在进行创作之前应该考虑到受众群体的范围,设计出为更广泛受众所能接受的动画角色造型和动作,这样才能在艺术上和商业上取得更大的成功。DXDiTa9E3d 1 / 4

2创作题材多样化发展

日本和美国的动画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将故事创作的主题延伸到成人电影、传统电影领域。例如日本动画影片《千与千寻》(见图1)、《借东西的小人》,美国的《超人总动员》、《疯狂原始人》(见图2)等在动画创作题材多样化的前提下,塑造了很多经典的家喻户晓的动画角色形象.这些动画电影已经远远超出了儿童电影题材的局限,运用电影的视觉语言形态来重新改写受众对已有常规动画作品的认知。因此,在中国动画电影创作中,更应该改变动画片等于儿童电影陈旧观念,积极发挥动画电影创作主题多样性的艺术特色,从而扩大动画电影创作的主题范围和内容,提升动画电影创作艺术魅力和商业价值,推进中国动画电影产业能更加快速的发展。对于创作者来说,对生活的深入观察,体验生活是非常有必要和非常有价值的,动画师是通过动画角色传达意识形态和审美意识的创造者,动画师创作情感是建立在自身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基础之上。当动画创作者创作动画形象时,首先要从现实中寻找创意素材,通过观察各种人物的生活和精神状态,分析欣赏对象的性格及特征,运用各种艺术手法进行题材的加工精炼,并努力用动画角色造型传达出自己对生活和世界的体验,最终以影视动画作品来满足观众的审美和心理需求。动画电影作为一种特殊的视觉造型艺术形式,具有娱乐、教育、商业等功能,这些功能的细化需要从现实生活中获得。美国动画创作者能够创造出经典的动画形象,因为他们非常注重观察自然,欣赏生活,从中寻找创意元素。例如在动画电影《狮子王》中,为了创造一个生动的狮子形象,美国动画创作者长期居住在非洲草原,与狮子一起生活,认真观察它们的行为,每一个动作和气质的情感变化,最终创造出一个形象鲜活生动的狮子形象。再如动画影片《功夫熊猫》为了体现中国特色,在影片的题材创意中灌输大量的中国元素:武术,大熊猫,风景,太极,寺庙,针灸等等,这一切都不是创作者的虚构,必须经过动画创作者深刻的生活经验和艺术加工,把经典形象如此生动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动画风格是带有明显的艺术家的个人艺术情感的,动画创作者在动画角色造型的创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将自己的意识形态和情感感受赋予动画角色形象,从而传达给受众。因此,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将有助于创作者更加富有激情的创造,最终通过题材多样化的剧情和鲜活的动画造型来传达给受众。RTCrpUDGiT 3艺术表现形式的科技性体现

目前,全球化趋势已渗透到世界各国的发展中,在世界的动画行业中形成了新的国际化文化背景,这也意味着中国动画全球化的到来。但中国动画的应对能力显得明显不足。中国传统动画中的水墨动画由于其造型飘渺富有意境,曾多次获得国际赞誉,如《三个和尚》(见图3)、《小蝌蚪找妈妈》(见图4)等。而在当代整个中国动画电影形象中,有些动画电影在场景设计、人物造型和剧本设计中都展示出了对美国迪士尼动画电影模仿和剽窃。例如国产动画片《汽车人总动员》,因侵权迪士尼和皮克斯动画工作室的经典作品《赛车总动员》,最终被告上法庭并赔偿一百余万元。没有创新和科技性的渗入中国动画角色造型很容易失去民族艺术特色,最终会使中国动画电影在造型和表现形式上的艺术多样性丢失。目前,3D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动画视觉造型形式创新充分体现了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动画造型的艺术魅力得以新途径展示,激发观众的审美兴趣与观影感受。我们可以说:“文学和艺术与内容不可分割,最终是作者的审美感受;在形式上是不可分割的,最终可以感受到具体的形象[2]。”观众对动画艺术的关注是其具有独特的造型艺术魅力,可以引起人们的共鸣,面对新世纪新形势下的文化背景,中国动画不仅要着力于民族文

2 / 4

化和民族精神的体现,而且要灵活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创新视听艺术语言等,充分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5PCzVD7HxA 4视觉语言的多样化

在动画作品中还需要发挥动画片的艺术特色,除了静态的视觉造型设计,在动画中还要体现运动镜头的流畅感和节奏。运动是动画中重要的艺术元素,体现了时间、空间、运动节奏、运动轨迹、节奏和光效等艺术形式的视觉造型,其视觉表现形式远远优于传统电影,具有视觉语言多样化的特点。在中国传统动画片《大闹天宫》中这种动画视觉语言的表现非常明显,特别是孙悟空大闹天宫片段,体现了中国传统的美学效果绘画意境的追求,同时还渗透了中国戏曲追求的节奏韵律,整体设计的形象生动的刻画了向往自由而不守规矩的角色造型。而目前国内动漫角色造型及动作设置僵硬,节奏感拖沓,运动不流畅生动是中国动画电影近期普遍存在的缺点。因此,只有更好地利用电影的视觉创作特点,才能真正发挥动画电影艺术的特色和魅力,全面提升动画电影视觉语言形式和电影质量,才能创造出更好的动画电影作品,这也是中国当代动画电影最紧迫的任务。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的精华所在,其中所蕴含的精神享受可以感染全人类。鲁迅先生曾说过:“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3]。”艺术无国界,只要是充满民族个性特征的东西都是可以打动人的,这是艺术的魅力所在,在动画造型的设计中也有许多借鉴民族元素而成功的例子。例如,美国迪士尼经典动画《花木兰》中,剧本设定和角色及场景造型设计都借鉴了中国民族文化传统元素,最终影片在艺术和商业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目前,全球化趋势已渗透到世界各国文化的发展中,正全面而又深刻地改变着中国的现状,建立起来了全新的文化语境。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全球化的形势转变意味着新发展的到来,为了使国产动画产业在全球化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应该将新的环境下的挑战转变为对自己发展有利的因素,以积极的态度去迎接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我国动画产业才能重获新生而获得巨大的发展。正如法国艺术家丹纳所说:“完美的形式应是深入到内容并赋予内容以生命、而非给内容以外衣和修饰[4]。”我们要让国产动画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魅力和价值,不仅被中国观众所接受,而且受到世界大多数观众的喜爱。要做到这一点,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用现代视听语言来表现中国传统文化,把传统文化带入到新时代的文化语境当中。总之,通过各国优秀动画角色设计的视觉语言,可以学习到优秀的创作经验,借鉴优秀动画家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技巧,将整理出的方法应用到国产动画创作中。

jLBHrnAILg 5结论

总之,建立全新的动画角色造型的创作思维,有利于我们国产动画产业的创新和发展,拓宽动画专业的创作视角,丰富视觉造型的表现形式。同时,动画角色造型的成功所衍生的动漫周边产品将蕴藏着巨大的消费市场,也会带动动漫产业的良性发展。只有以动态有效的方法进行动画造型的视觉表达,为动画角色设计的展现方式提供更多的可能性,才能提升国产动画影片的艺术魅力和商业价值。xHAQX74J0X 参考文献

[1]金丹元.电影美学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37. [2]王世德.影视审美学[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82.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