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维修基础知识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4 21:50:0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一、发动机维修基础知识 1.汽车维护基础知识 1)汽车维护分类

汽车维护分为日常维护、一级维护、二级维护。 2)汽车各类维护作业的中心内容

(1)日常维护的中心内容:驾驶员负责执行日常性车辆维护作业,其作业中心内容是清洁、补给和安全检视,其主要内容如下。

①坚持“三检”。即在出车前、行车中、收车后,对汽车制动、转向、传动、悬挂、灯光、信号等部位和发动机进行检视、校紧,以确保行车安全。

②保持“四清”。即保持发动机外表面、空气滤清器、燃油滤清器和蓄电池的清洁。 ③防止“四漏”。即对润滑油(脂)、 燃油、冷却液、各种工质、轮胎气压进行检视并視情补給,防止出现漏水、漏油、漏气、漏电等情况。 ④对汽车外观进行清洁,保持车容整洁。

驾驶员每次出车前都要按照日常维护的内容对车辆进行认真检查,以减少发生运行性故障,保证安全、及时、可靠地将客、货运送到目的地,完成运输任务。 (2)一级维护作业的中心内容:由维修企业负责执行。其作业中心内容除日常维护作业外,以清洁、润滑、紧固为主,并检查有关制动、操纵等安全部件。 (3)二级维护作业的中心内容:由维修企业负责执行。其作业中心内容除一级维护作业外, 以检查、调整转向节、转向节臂、制动蹄片、悬架等经过一定时间的使用,容易磨损或变形的安全部件为主,并拆检轮胎,进行轮胎换位,检查高速发动机工作状况和排气污染控制装置等。 2.汽车修理基础知识 1)汽车修理分类及送修标志 (1)汽车修理分类。

汽车修理按作业范围可分为汽车大修、总成大修、汽车小修和零件修理4类。 ①汽车大修:新车或经过大修后的汽车在行驶一定 里程或时间后,经过检测诊断和技术鉴定,用修理或更换汽车零部件的方法,完全或接近完全恢复车辆技术性能的恢复性修理。

②总成大修:汽车的总成经过一定 使用里程或时间后,用修理或更换总成零部件包括基础件的方法,恢复其完好技术性能的恢复性修理。

③汽车小修:用修理或更换个别零件的方法,保证或恢复汽车工作能力的运行性

修理,主要是消除汽车在运行或维护过程中发生或发现的故障和隐患。 ④零件修理:对因磨损、变形、损伤等不能继续使用的零件进行修理。 (2)送修标志。

①汽车大修的送修标志:客车以车厢为主,结合发动机总成:货车以发动机为主,结合车架总成或者其他两个总成符合大修条件。 ②总成大修的送修标志如下。

发动机总成:气缸磨损,圆柱度达到0, 175 -0. 25 mm或圆度达到0. 050 -0.063 mm (以磨损量最大的一一个气缸为准);最大功率或气缸压力较标准降低25%以上;燃料和润滑油的消耗量显著增加。

车架总成:车架断裂、锈蚀、弯曲、扭曲变形逾限,大部分铆钉松动或铆钉孔磨损,必须拆卸其他总成后才能进行校正、修理或重铆。

变速器总成:壳体变形、破裂,轴承孔磨损逾限,变速齿轮及轴恶性磨损、损坏,需要彻底修复。

后桥(驱动桥、中桥)总成:桥壳破裂、变形、半轴套管承孔磨损逾限,减速器齿轮恶性磨损,需要校正或彻底修复。

前桥总成:前轴裂纹、变形,主销承孔磨损逾限,雷要校正或彻底修复。货车车身总成:驾驶室锈蚀、变形严重、破裂,或货厢纵、横梁腐朽,底板、栏板破损面积较大需要彻底修复。 ③汽车和总成的送修规定。

汽车和总成送修时,承修单位与送修单位应签订合同,商定送修要求:修理车日和质量保证等,合同签订后必须严格执行。

汽车送修时,应具备行驶功能,装备齐全,不得拆换。 总成送修时,应在装合状态,附件、零件均不得拆換和短缺。

事故汽车和因特殊原因不能行驶或短缺零部件的汽车在签订合同时,应做出相应说明。

汽车和总成送修时,应将汽车和总成的有关技术档案一并送交承修单位。 2)汽车零件清洗

在汽车维护清洗中,对拆下来的零件进行清洗是极为重要的。因为它们大多站有油腻、积炭、水垢和铁铸等。零件的清洗方法决定清洗质量和生产效率的高低。 (1)零件洗涤的工艺目的。

对零件进行清洗,一是便于检验分类,了解和掌握零件的磨损规律,确定修理尺

寸和加工方法:二是可以提高装配质量,减少运动件和摩擦、磨损,延长零部件的使用寿命。

(2)零件清洗的工艺要求。

零件清洗不同于汽车外部清洗。它在清洗方法和清洗材料上呈现出多样性。为了不致破坏零件的使用性能,提高清洗质量和工效,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清洗程度要有针对性。汽车中不同的零件对清洁度要求的程度是不尽相同的。如配合零件的清洗程度要高于非配合零件;间隙配合零件高于过渡和过盈零件;精密配合零件高于一般配合零件;对需喷、镀、粘接的零件表面,清洗要干净、彻底等。清洗时要根据上述特点,选择清洗方法和清洗剂。

②避免零件的磕碰和划伤。零件在清洗过程中,应遵循轻拿缓放、排列有序的原则,尽量不要叠放。同时注意,在手工清除活塞、喷油嘴、气缸等的积炭时,要用专门工具。

③防止零件腐蚀。轴承孔,光沽表面和轮齿、散热器等受到期潮气或清洗过程中受腐蚀性溶剂的作用,会产生斑痕或被腐蚀。清洗时,要合理选择清洗剂,对清洗过的零件,应用压缩空气吹干,并采取防腐和防氧化措施。

④确保操作安全,防止火灾或毒害、腐蚀人体的事故,避免环境污染。 ⑤选择清洗方法和清洗材料时,在保证清洗质量和效率的前提下,要兼顾设备造价和材料成本,讲究经济性。 (3)零件清洗的工艺方法。

①手工清洗。 在汽车维修服务企业中,有时要用刮刀或刷子等手工清洗活塞、气门、气门导管、缸口、喷油嘴、燃烧室等上的积炭、油漆、结胶、密封材料。手工清洗过程中,可视需要利用清洗剂在清洗箱或盆中进行。

②高压喷射。利用射流式高压喷射器提供的常温或热的高压清洗溶液,清洗气缸体、变速器等。

③冷浸泡。将需要清洗的金属放置在网状筐中或用铁丝悬吊住,置于盛有冷浸化学剂的清洗箱中,上下运动几次,即可清洗干净,然后用清水冲洗,并用压缩空气吹干。它适用于化油器的清洗,可有效地清除胶质、油漆、积炭、油泥和其他沉积物。

④热溶液浸泡。最常见的一般是将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置于燕煮池(俗称火碱锅)中,加热至80 C ~90 C时,将零件放入浸泡。这种方法对清洗零件上的油漆、油泥及水道内表面的铁锈和沉积物等有效而且经济。如果利用旋转式清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