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11 18:10:5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大学2018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2018级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遵循“德育为先、知识为本、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主动适应国家、行业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学生具有“家国情怀、创新精神、国际视野”品质,系统掌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熟悉与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相关的人文、伦理、环保、法律、法规、标准及工程管理、项目决策等知识,具备复杂工程问题研究分析和设计开发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在市政、水利等领域胜任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的规划、设计、咨询、监理、施工、运营等方面工作,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规格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涵盖知识要求、能力要求和素质要求,具体如下: (一)知识要求
1.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素养,掌握必要的哲学、经济学、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在文学、艺术、伦理、历史、社会学及公共关系学等方面有一定的修养,具有一定德人文素质和社会交往能力。
2.自然科学知识。具有较为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理论,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掌握高等数学及工程数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大学物理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掌握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的基本原理及其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了解信息科学的基本知识和有关技术,了解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和应用前景。并通过相关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初步具有合理抽象、逻辑推理和分析综合的能力。
3.专业知识。掌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包括:水力学、工程力学、水文学和水文地质学、水处理生物学、水分析化学、泵与泵站;掌握工程制图、工程测量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熟悉电工、电子学和自动控制的基本知识;掌握解决本专业工程技术问题的理论和方法,包括: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水质工程学、给水排水管网系统、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基本原理与设计方法;熟悉给排水工程结构、材料与设备的基础知识,熟悉工艺系统的控制原理,熟悉给排水工程施工和运营管理的知识和方法;了解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发展历史、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及其本专业的关系。了解工程规划、工程设计的相关程序和有关文件要求;了解本专业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
(二)能力要求
1.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综合应用各种方法查阅文献和资料、获取信息、拓展知识领域、继续提高综合素质的能力。
2.应用知识的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技术资料和听说写译的初步能力。具有应用语言、文字、图形和计算机技术等进行工程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具有较熟练地应用所学专业知识和理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能够从事给水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施工、
大学2018
运行、管理与维护的能力。
3.创新能力。初步具有科学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发的能力。 (三)素质要求
1.思想素质。初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具有敬业爱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愿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责任感。
2.文化素质。具有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在哲理、情趣、品味、人格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修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3.专业素质。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有较强的工程意识、经济意识、创新意识。
4.身心素质。保持心理将康,乐观豁达,积极向上。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具有健康的体魄,能够承担建设祖国的任务。
三、专业特色及实现途径 (一)专业特色
充分发挥行业、地域及知识结构体系的优势,紧紧抓住“城镇市政、城市水生态文明、环境与水利”等要点,突出我校的“城镇防洪与雨洪利用”方向的办学特色。
依托“环境科学与工程”长沙理工大学重点学科和“水沙科学与水灾害防治”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水利类学生创新实验基地、湖南省水利工程实践教学示范中心等,强化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基础教育和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
(二)实现途径
1.根据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定位,对课程体系进行系统优化,增加跨专业拓展性课程,加强专业适应性;同时在课程设置上坚持科学和工程并重、理论与实践兼顾,技术和管理知识培养相结合。
2.依托现有实践教学平台、各创新平台和一支具有较高学科水平和工程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通过开设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及毕业实习等工程现场实践环节和校内专业实验、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等环节,实施大学生创新型实验教学及其它第二课堂学分,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
3.依托已有的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师资和实践教学条件,构建特色培养方向“城镇防洪与雨洪利用”的课程体系——水力学、水泵与泵站、水文学与供水水文地质、给水排水管网系统、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水工程结构、城镇防洪与雨洪利用,实现专业共同性与特色方向专长化的有机统一。
四、毕业要求与保障措施 (一)毕业要求
1.思想品德: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热爱祖国,具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社会责任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给排水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
大学2018
3.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给排水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4.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给排水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体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5.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给排水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6.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给排水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7.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给排水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8.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给排水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的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9.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技术与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10.个人和团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把握机遇,勇于面对挫折和失败。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1.沟通:能够就给排水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2.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3.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二)保障措施
主要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和形式多样的各类教学活动(包括理论教学、实验、实习、课程设计、各类竞赛活动、社会实践等环节)来实现毕业要求,详见毕业要求及能力实现矩阵。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要求及能力实现矩阵
序号 毕业要求 能力实现的教学过程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坚定课程:人文与科学类选修课、思想道德修养及法律基础、军事理论、军的政治立场,热爱祖国,具有为国家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1 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社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形势与政策等。 责任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成为社课外:第二课堂、社会实践活动、党建活动、文体活动、学生社团活动、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志愿义工、公益劳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