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育教学微案例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4 3:36:1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我的教育教学微案例的基本框架

微案例:指针对课堂教学中的小问题,所采取的小策略、小方法、小技能。

一、问题标题:简明扼要概括本案例所要解决的小问题(30字以内) 班主任教育案例 二、问题描述/呈现(不少于150字) 简要描述:以“讲故事”的方式,描述您的“小问题”,并将问题中包含的表象和深层问题挖掘出来。 简要描述:以“讲故事”的方式,描述您的“小问题”,并将问题中包含的表象和深层问题挖掘出来。 记得那是我刚走上教育工作岗位的第二个年头, 班上有个学生叫孔洋, 胖乎乎的, 能说会道, 是个挺可爱的男孩。 可是在学习方面他给人的感觉就没那么好了, 上课时思想老是不能集中, 做作业时动作很慢,老是磨蹭磨蹭,而且不肯动脑筋,回家作业经常不做,即使做了,也做 不完整,书写相当潦草,小组长每天都向我告状。于是,我找他谈话,希望他能遵守学校的 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按时完成作业,知错就改,争取进步,争取做一个人见人爱的 好孩子。他口头上答应得好好的了。可他就是“勇于认错,坚决不改”,他依然我行我素,毫 无长进,他无进步,或许是他没有明确学习目的,没有真正认识自己的错误,没有真正要做 个他人喜欢的人的思想。 三、原因追溯 造成“小问题”的因素有哪些?具体分析阐述。 造成“小问题”的因素有哪些?具体分析阐述。 上课时思想老是不能集中,做作业时动作很慢,老是磨蹭磨蹭,而且不肯动脑筋,回家作业 经常不做,即使做了,也做不完整,书写相当潦草。 四、方法/策略选择或者技能应用(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填写,可以只写方法策略或者技能) 一、以人为本,爱心感化。 我们教育学生, 首先要与学生之间建立一座心灵相通的爱心桥梁。这样老师 才会产生热爱之情。“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对于徐伟这样的孩子,要敞开心 扉,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动之于情,晓之于理”,用师爱去温暖他,用 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说服他,从而促使他主动地认识并改正错误。 二、同伴相助,友情感化 同学的帮助对他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同学的力量有 时胜过老师的力量。 通过同学的教育、感染,促进了同学间的情感交流,这样在转化后学困生工作中 就能起到较好的效果。 三、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因此,我就以爱心为媒,搭建师生心灵相通的桥梁。充分发挥学生的力量,安排一个责任心 强、 学习成绩好、 乐于助人的同学跟他坐, 给予学习和思想上的帮助, 从而唤起他的自信心、 进取心,使之改正缺点,然后引导并激励他努力学习,从而成为一个好学生。 五、实施过程(不少于500字) 具体描述实施过程,并形成相应的文本,可以配合展示过程中的照片或者成果图片等。 具体描述实施过程,并形成相应的文本,可以配合展示过程中的照片或者成果图片等。 为了转化孔洋同学我采取了以下措施,我先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树立做 个好孩子的思想。于是我再找他谈话,谈话中:“你想改正错误吗?想做一个讨 人喜欢的孩子吗,你要怎样做才好呢?”“我今后一定要遵守纪律,认真完成作 业。”“那你可要说到做到哟!”“好!”后来,他无论是在纪律上,还是在学习上, 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当他有一点进步时,我就及时给予表扬、激励他。使他处处 感到老师在关心他。他也逐渐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明确了学习的目的,端正了学 习态度。 为了提高他的学习成绩,除了在思想上教育他,感化他,我特意安排一个责 任心强、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耐心细致的女同学马添颖)跟他坐,目的是发 挥同伴的力量。事前,我先对这个女同学(马添颖)进行了一番谈话:为了班集 体,不要歧视他,要尽你自己最大的努力,耐心地帮助他,督促他使其进步。马添颖同学满口答应,并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或、课堂时间帮助他。有时,朱倩同学 也会显得不耐烦,说徐伟不太听话,不太乐学……此时,我就跟马添颖同学说: 要有耐心,慢慢来。后来,徐伟同学取得进步时,除了表扬他,我还鼓励他们说, 这也离不开同学们的帮助,特别是马添颖同学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