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快乐考生-讲练测》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微专题达标检测5Word版含解析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30 13:59:4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微专题达标检测五

(测试范围:化学反应与能量、电化学基础)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本次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题号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111111110 1 2 3 4 5 6 7 8 第Ⅰ卷(选择题,共54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1.(2016·孝感统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稀硫酸做电解质溶液,锌、铜分别作电极构成的原电池中,锌极上有气泡生成

B.向铁棒上镀铜时,铁做阳极,氯化铜溶液做电解质溶液 C.工业上以石墨做电极电解熔融的AlCl3制取Al时,每产生1 mol Al阳极就产生3.36 L氯气

D.在潮湿的环境下,黄铜(锌铜合金)比纯铜更耐腐蚀

解析:Zn、Cu、稀H2SO4构成的原电池中,负极反应为Zn-2e-

=Zn2+,正极反应为2H++2e-=H2↑,故铜极上有气泡生成,A项错误;铁棒上镀铜时,铜做阳极,铁做阴极,故B项错误;AlCl3是共价化合物,熔融状态下不导电,故C项错误。

答案:D

2.分析下表数据,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烷烃 燃烧热(kJ·mol-1) 沸点(℃) 乙烷 1 559.8 -88.6 丙烷 2 219.9 -42.1 丁烷 2 877.0 -5 戊烷 3 536.2 36.1 熔点(℃) -183.3 -189.7 -138.4 -129.7 A.己烷的燃烧热约为4 196 kJ·mol-1 B.乙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2H6(g)+7O2(g)===4CO2(g)+6H2O(g) ΔH=-1 559.8 kJ·mol-1

C.相同质量的烷烃,碳的质量分数越大,燃烧放出的热量越多 D.从上表可以分析得,丁烷气体最不适宜做气体打火机的有机燃料

解析:从表中数据分析,烷烃分子中每增加一个“CH2”原子团,燃烧热约增660 kJ·mol-1,由此可推断己烷的燃烧热约为4 196 kJ·mol-1,A项正确;燃烧热是指1 mol纯物质燃烧生成稳定化合物时的热效应,此处生成的水应为液态,且乙烷的系数为1,B项错;以乙烷和丙烷为例,计算各1 g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前者为52.0 kJ,后者为55 kJ,而前者含碳量低于后者,C项错;打火机使用的燃料应该是易燃、降温或加压易液化,减压时易汽化的物质,从表中沸点看,乙烷、丙烷难液化,而戊烷常压下难汽化,只有丁烷最适宜,D项错。

答案:A

3.(2016·银川二中)用Pt电极电解含2 mol CuSO4溶液一段时间后,阳极上生成4.48 L气体(标准状况),为了恢复到电解前的状态,应加入( )

A.CuO 16.0 g C.Cu 12.8 g

B.Cu(OH)2 19.6 g D.CuCO3 24.8 g

解析:用Pt电极电解CuSO4溶液时,阳极反应为:4OH--4e-=2H2O+O2↑,当生成标准状况下4.48 L O2时,转移电子8 mol,阴极反应为:Cu2++2e-=Cu,2 mol Cu2+得4 mol电子,所以还有反应:2H

+2e-=H2↑,消耗4 mol电子,生成2 mol H2。要溶液恢复到电解前

的状态,应加入2 mol CuO和2 mol H2O,即2 mol Cu(OH)2,故B正确。

答案:B

4.(2016·扬州调研)已知:①2H2(g)+O2(g)=2H2O(l)

ΔH=-571.6 kJ/mol-1

②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①式表示25 ℃,101 kpa时,2 mol H2和1 mol O2完全燃烧生成2 mol H2O(l)放热571.6 kJ

B.2H2(g)+O2(g)===2H2O(g)中ΔH大于-571.6 kJ·mol-1 C.将含1 mol NaOH的水溶液与50 g 98%的硫酸溶液混合后放出的热量为57.3 kJ

D.将含1 mol NaOH的稀溶液与含1 mol CH3COOH的稀溶液混合后放出的热量小于57.3 kJ

解析:因浓硫酸溶于水时会放热,故C项混合后放出的热量会大于57.3 kJ。

答案:C

5.市场上经常见到的标记为Li-ion的电池称为“锂离子电池”。它的负极材料是金属锂和碳的复合材料(碳作为金属锂的载体),电解质为一种能传导Li的高分子材料。这种锂离子电池的电极反应为:

Li+2Li35NiO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Li-e-=Li+ B.充电时,Li85NiO2既发生氧化反应又发生还原反应 C.该电池不能用水溶液作为电解质 D.放电过程中Li+向负极移动

解析:原电池放电时,阳离子移向正极,D错。Li可与水反应,故应用非水溶液作电解质,C对。Li失电子作负极,A对,充电时化合价有升有降,故既有氧化反应又有还原反应,B对。

答案:D

放电

充电

2Li85Ni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