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奋斗者——路遥小说《人生》中高加林形象探析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4 2:04:5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因此,高加林与黄亚萍的爱情比巧珍更有基础。况且黄亚萍给高加林展现的一幅能发挥他才能的美好画卷,对高加林更加有诱惑力。所以高加林在黄亚萍的主动追求下,陷入爱河是自然而然的事,有比较才有鉴别。高加林在与黄亚萍的交往过程中,隐隐感到与黄亚萍的感情交流不像和巧珍那样能达到水乳交融的程度,更有一种默惬感,他开始意识到巧珍对他的爱是纯真而又无私的,是能够和他同甘苦共命运的,高加林面对黄亚萍和刘巧珍的感情,陷入了痛苦的抉择之中? 高加林事业与爱情的天秤最终倾向了事业的一边。经过心灵激烈的搏斗,高加林理智的选择了黄亚萍。做出了这样的选择以后,他时常受到良心和道德的审判,同巧珍的决绝高加林是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的,但他清醒地意识到他所走的是没有回头的路。所以当他遭到父亲与德顺大爷的训斥时,觉得他们说得都对,但是他不能照他们的意思去做。高加林是一个心中有理想就勇于付诸实践的人,爱情只是他生活的一部分,并且是从属于自己的事业的,为爱情而爱情在他是做不到的。所以关键时刻,在黄亚萍与刘巧珍两人之中,巧珍在他的心目中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但他并非不爱巧珍,正如他在与黄亚萍作别时所说的,从感情上来说他还是更爱巧珍的,因为她能给他以温情和体贴。我们知道高加林在感情上是倾向于刘巧珍的,在理智上是靠近黄亚萍的,这个问题的复杂性就在于:对纯洁爱情的追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动力,然而物质文明的进步,也是历史发展必然要求,选择任何一方都意味着对另一方面的否定,这显然存在一个二律背反。作为理智上的高加林有追求现代文明生活的强烈愿望,作为情感上的高加林又有被情感抚慰的需要。我们应该站在生命存在的层面,对高加林的选择持拥护的态度,认为高加林的选择是无可指责的,这也符合人类社会衍进的必然规律。但是从伦理道德层面来看,高加林是一个生活准则的违规者,是应该受到社会道德的

谴责和良心的拷问。文明的进步往往是以牺牲排挤道德情感为代价的,希求二者同步发展是人们良好的夙愿,然而文明与道德的协调往往是暂时的,背逆冲突才是永恒的。如果说因为事业与巧珍分手,高加林感到自己的良心受到谴责的话,那么在这种事业成为泡影后,他作别黄亚萍时,这种沉痛的心情是不存在的,过去所拼命努力的,现在己显得那么不重要了,他显得非常理智与平静。高加林爱情世界的矛盾冲突和痛苦抉择都张扬了他对远大志向坚定执著的追求精神,时至今日,这种精神对年青一代奋发进取仍有着十足的鼓舞作用。 三

高加林这一形象是耐人寻味和琢磨的,很难简单的用好与坏、美与丑来评价他。这并不是作者没有自己的爱憎褒贬,没有是非观念,只不过是当作者透过纷繁复杂的社会表象,分析研究社会深层次矛盾冲突时洞察到的构成人物命运冲突的种种交织在一起互为因果的社会矛盾,作者不想加以简化和净化,而是力图从生活的广度和深度加以把握,艺术地再现出这种复杂的真相,力图揭示出特定时代特定社会条件下人物性格和感情变化的种种根由,从而使人们在这种真相中更加深刻地认识生活内在的规律,更加深切地领略人生的真谛。高加林面对事业和爱情的双重挫折,不得不又回到生他养他的黄土地上,“他一下子扑倒在德顺爷爷脚下,两只手紧紧抓着两把黄土,沉痛地呻吟着,喊叫了一声:‘我的亲人哪……’”。高加林作为农村知识青年的典型代表,有才有志,自尊自信,自强不息,踌躇满志,然而却落个悲剧的结局,这就不能不震撼无数读者的心灵,引起广泛的思考和争议。高加林的悲剧是他的追求和他所处的社会环境、人们的习惯心理,传统观念的不协调造成的,其中有个人的因素,也有社会的因素,社会因素是主要的。一方面社会的不正之风是导致其悲剧的重要原因。在产生高加

林性格的环境里,一是农村的闭塞落后,知识的贫乏和封建的积习与现代文明的差异:二是由于不正之风和各种具体制度的不健全,有知识的青年得不到发挥聪明才智的机会和真正提高学习工作的条件。另一方面,城乡差别也是导致高加林悲剧的重要原因。在高加林的这场恋爱悲剧的演出,不只是一个简单的爱情道德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同个人的道德因素相比,高加林的爱情悲剧更多地渗入了今天现实生活中的社会矛盾:城乡差别、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这是由现阶段我国城乡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决定的。尽管是才华出众的高加林,也不能不受到这一客观现实的制约,也只能被这种交织起来的矛盾所支配、所左右。因此在高加林爱情和事业上的双重失败后,回到农村是他的必然归宿。 高加林的性格中有一种迥异于传统规范的挑战力量,一种无法压抑的力求变革发展的精神,一种远大的志向,因而他不会甘于命运的摆布与安排,他将会很好的总结一下,重新开始自己新的追求。高加林在事业爱情失败后,不得不又回到了农村,但我们不能就此断定农村就是他人生的最终归宿,我们应认识到这对高加林来说只是暂时的,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高加林的现在和未来。高加林还是一个成长中稍带野性”的年青人,思想还没成型,用德顺爷爷的话说,他还是一个嫩娃娃”,用作者的话说,他是一个“徘徊在十字路口的年青人”,因此对高加林来说他还有很强的可塑性。他还不够成熟,有偏狭,有失误,但他的那种顽强不屈、拼搏进取的精神跟我们的时代精神是那样合拍和一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是一代新人的先驱者,这就使他有认识模糊、行为失足的可能。高加林虽然在搏击生活的奋斗过程中失败过,但根据他的个性,他不会就此放弃的。不断遭受挫折和失败,也是促使青年人成长的一种途径和方式,每个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人都应该有思考、反省、再认识、再奋进的余地。凤凰就是

在自焚的过程中得到新生的。表面看来,高加林似乎失去了一切,但经过沉重的打击、惨痛的教训,一切人性中的真、善、美将重新在高加林的身上觉醒,未来的一切有待于重新调整与安排。我们认识到高加林的失败是他的追求与社会环境不协调的结果,理想只有与现实联系起来才有坚实的基础,因此高加林在今后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应该要有对待理想、对待现实生活的正确态度。更为重要的是社会也要不断的健全各种体制和机制,为有才有志、顽强拼搏的青年提供一个能施展才华的平台,保障他们的理想顺利实现。我深信高加林那颗不甘平庸,富有进取精神的心灵是不会屈服于命运的安排的,经过自己的再次奋斗,他终将会成为社会的强者。

“高加林还得出,……”他是一只翱翔于蓝天的雄鹰,虽然他雄视万里的眼前,曾笼罩着一片小小的云翳——那是巧珍美丽而茫然失神的面影……,但他毕竟是属于蓝天的。

路遥在《人生》中运用典型环境下塑造典型人物的写作手法,成功塑造了高加林这一人物形象,通过这一人物来代表当时社会中敢于追求的年青一代,展示了他们在追求人生目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揭示了当时那个年代整个社会存在的问题。高加林身上显示了新时代中国青年进取向上的精神风貌,同时又镌刻了所处时代带来的种种弱点,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高加林是一个并不完美但确非常真实可信的人物形象,他所面临的选择和困惑也是当代众多青年人所面对的,因此他产生的影响是很深远的。高加林个人命运的悲剧体现了当时一代人的精神追求,因而具有相当大的社会感召力和艺术震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