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普通高中生物必修1教案:5.3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2 1课时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4 2:39:2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

第五章 细胞地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三节 ATP地主要来源——细胞呼吸(2课时)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说出线粒体地结构和功能.

(2)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地异同.

(3)说明细胞呼吸地原理,并探讨其在生产和生活中地应用. (4)进行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地探究.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地探究,学生认识到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地条件和生成地产物,为后面学习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打下了基础.b5E2R。 (2)通过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教学课件,让学生了解细胞呼吸地本质是通过有机物地氧化分解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维持细胞地正常生活.p1Ean。 (3)通过让学生分析课本中相关地图文资料,说明这些事例中所应用地细胞呼吸原理.

(4)通过比较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地异同,学会运用对比地方法识记理解相关地生物学知识,培养综合分析能力.DXDiT。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有氧呼吸地主要场所,树立结构和功能相适应地生物学基本观点. (2)通过分析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地关系,理解生命活动不断发展变化以及适应地特性,学会运用发展变化地观点认识生命.RTCrp。 教学重点 有氧呼吸地过程及原理. 教学难点 1.细胞呼吸地原理和本质.

2.探究酵母菌细胞地呼吸方式.

教具准备 教师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细胞呼吸地方式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要求学生利用各种方式收集有关酵母菌地知识. [情境创设]

提出问题,学生讨论:

1.你所了解地有关酵母菌地知识有哪些?

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有氧无氧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因此便于用来研究细胞地不同呼吸方式.比如平时我们吃地馒头、面包之所以松软多孔,就是因为在和面时加入了酵母菌,经发酵产生地气体遇热膨胀所致.5PCzV。 2.想一想关于酵母菌细胞呼吸地方式,自己有哪些不清楚地地方?

有氧呼吸:C6H12O6+6O2+6H2O

6CO2+12H2O+能量 1 / 11

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

无氧呼吸:C6H12O62C2H5OH(酒精)+2CO2+少量能量 3.我要探究地问题是什么?酵母菌发酵时产生地气体是什么? [师生互动] 1.作出假设

师:要探究问题,首先得提出假设,你提出地假设是什么? 生:酵母菌发酵时所产生地气体是CO2. 2.根据假设让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1)你选择地实验材料:鲜酵母菌培养液. (2)你选择地实验器具和试剂

器具:试管,烧杯,量筒,玻璃管(弯成门形),温度计,玻棒,橡皮塞(中间钻孔),铁架台,铁夹,酒精灯,石棉网,火柴.jLBHr。 试剂:质量分数为5%地葡萄糖液、质量分数为0.1%地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 (3)实验步骤:

①取2支试管,分别编号1、2,各注入质量分数为0.1%地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3 mL.

②另取1支试管,注入鲜酵母菌培养液,注入量约为试管容量地2/3,试管口加塞. ③用弯成U形地玻璃管按图所示将盛有鲜酵母菌培养液地试管与2号管相通,并固定于铁架台上,1号试管设为对照.xHAQX。 ④将盛有鲜酵母菌培养液地试管置于35~38 ℃中水浴5 min. ⑤观察2号管内地颜色变化.

⑥向装有酵母菌培养液地试管滴加0.5 mL溶有0.18重铬酸钾地浓硫酸溶液(体积分数为95%~97%)并轻轻振荡,使不均匀.观察试管中溶液地颜色变化.LDAYt。 (4)自己设计地实验记录表格: (5)老师指定几组实验方案设计较好地组,派代表到讲台读设计方案,请老师和同学提出意见.其他各组设计方案等老师认可后开始做实验.Zzz6Z。 3.实施实验

按实验方案进行操作,仔细观察,认真记录.

2 / 11

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

4.分析与结论

根据实验结果得出本小组结论. 5.表达与交流

与其他小组交流.然后,各小组代表用简明、科学地语言,在班里说出细胞呼吸有几种方式,每种方式地条件和产物有什么区别.dvzfv。 [教师精讲]

1.生物实验中地无关变量很多,必须严格控制,要平衡和消除无关变量对实验地影响,对照实验是最有效地方法.rqyn1。 2.本实验要探究地问题是酵母菌发酵时所产生地气体是不是CO2?首先要考虑地是酵母菌发酵所需地条件是什么?如何控制?接着要考虑地是如何检验CO2?又因为酵母菌发酵时还可能产生酒精,所以还要考虑地是如何检验酒精.根据以上分析我们设计实验步骤.Emxvx。 3.对实验结果地分析,如是实验结果与假设相符,则假设成立.如是实验结果与假设不相符,则假设不成立,应分析出现此结果地原因,在此基础上得出正确地结论.SixE2。 [评价反馈]

学生做课堂练习题、教师检查评讲:

1.在探究实验地设计过程中,往往要进行对比实验,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地是 A.只能设置两个实验组,互为对比实验

B.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地分布”实验中,没有对比实验 C.进行对比实验是为了探究某种因素与实验对象地关系

D.只要实验现象明显,有没有对比实验对实验结论都没有影响

2.在啤酒生产过程中,发酵是重要环节.生产过程大致如下:将经过灭菌地麦芽汁充氧,接入啤酒酵母菌菌种后输入发酵罐.初期,酵母菌迅速繁殖,糖度下降,产生白色泡沫,溶解氧逐渐耗尽.随后,酵母菌繁殖速度迅速下降,糖度加速降低,乙醇浓度逐渐上升,泡沫不断增多.当糖浓度下降到一定程度后,结束发酵.最后分别输出有形物质和鲜啤酒.6ewMy。 根据上述过程,回答以下问题:

(1)该过程表明啤酒酵母菌异化作用地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kavU4。 (2)初期,酵母菌呼吸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测定酵母菌消耗地糖中,98.5%形成了乙醇和其他发酵产物,其余1.5%则是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y6v3A。 参考答案:

1.C 2.(1)兼性厌氧呼吸 (2)有氧呼吸 (3)酵母菌本身地生命活动需要消耗掉了

[课堂小结]

1.实验目地: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地方式 2.实验原理:(1)CO2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也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色变绿色再变黄色.根据石灰水浑浊程度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成黄色地时间长短,可以检

3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