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行绩效薪酬分配制度方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22:18:3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关于实行绩效薪酬分配制度讨论

一、推行绩效薪酬分配制度的背景

随着我国市场化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完全市场化的改造已经基本完成的条件下,工资制度改革始终处于变革当中。民营企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在不断壮大,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不可无视的力量。但是民营企业对员工工资分配却存在着资产所有者与员工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这与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有着密切关系;与员工素质、职业道德的高低有关;与社会环境以及区域性经济发展不平衡有关;与外来文化因素有关, 这些关系的根结是在分配制度的合理性、公正性。分配制度说得透彻些就是人面对的生存环境有着直接关系,马斯洛的现代管理学说中就对人的需要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

马克思的《资本论》中对资本的构成、利润的形成都有明确的分析,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资源配置却形成了不可避免的矛盾,矛盾就在于创造社会财富的人是多数,约占80%左右,而拥有财富的人却在少数,约占20%左右。这种社会分配的不均衡势必影响到人的主观能动的发挥,这就要求对社会财富的合理分配。

目前我国企业,不管是国营的,还是民营的或者是股份制的,推行的薪酬制度大多围绕着四种制度进行:

一是岗位工资制,其优点是:较准确地反映员工工作的质量和数量,易于操作,

只要岗位评价合理,一定程度上能够调动员工的劳动积极性;有利于贯彻同工同酬的原则,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责任心;有利于按职位系列进行工资管理,使责、权、利有机地结合起来。其缺点是:无法反映在同一岗位上工作的员工因技术、能力和责任心不同而引起的贡献差别;鼓励“官本位”,使得由于职位的缺乏而不能及时得到晋升的员工产生不公平感。加之如今的组织结构趋于扁平化,

员工的提升机会更趋减少,职位的激励作用因之大大降低了。

二是技能工资制,其优点是:技能工资制适应了一般员工的价值观,能有效调动员工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的积极性;并通过鼓励员工学习各种技能和在各职系流动来培养员工的流动性;提高了员工素质,增加了组织人员安排的灵活性,支持了扁平型组织结构。其缺点是:技能工资制强调按照员工精通要求掌握的技术,忽略了员工工作绩效与能力的实际发挥程度之间的联系;易造成组织直接劳动成本和培训成本的增加;操作比较复杂,如技能认证较麻烦、将能力量化衡量非常困难。

三、绩效工资制,其优点是:激励效果好,可以削减成本改进业绩。其缺点是:易助长员工的短期行为,使员工只重视眼前效益,不重视长期发展,没有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动力;过于强调个人业绩,不重视与人合作和交流,不适合合作性强的复杂性工作。

四、结构工资制,其优点是:结构工资制吸收了前面几种工资制度的长处,全面考虑了员工对企业的投入,有较强的灵活性、适应性,有利于合理安排企业内部各类员工的工资关系,能够有效地调动各方面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工资的激励功能。其缺点是:工资结构的设计和管理比较复杂。

就这四种工资制度,都是因企业经营的各自特点进行的,但是那一种更适应市场化条件下的企业运行机制,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和不足。无论是岗位工资,还是技能工资、绩效工资和结构工资,以及岗位技能工资,在设计上都不较复杂,而且存在着操作难度和管理难度。如何使企业发展适应市场需要,就必须从分配制度入手,当然一个企业经营的好坏,还取决于市场环境、政策导向和社会环境、国际环境的影响。但就企业本身而言,分配制度意味着人员是否稳定、员工是否有安全感、员工是否忠诚于自己的职业等等,都直接与工资制度有关。

设计工资制度的难点在于企业基本制度的完善和细化,也就是说岗位的设定是否合理?有没有是和员工发展的空间?有没有员工业绩体现和职位的升迁等激励机制等等涉及到员工利益本身。

家庭的组成是人,人需要衣食住行基本需要,还有就是精神需要、物质需要等。那么工资制度的设计就应该考虑到这些因素,如果当物质条件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人就开始追求更高境界的物质追求和精神追求,这自然就要衡量企业发展过程中有没有更高的目标以及利润最大化。

首先要解决的是岗位设定。企业生产围绕着人财物、产供销六个环节进行,企业管理也就围绕这六个方面进行展开。人财物是企业生存的必要条件,是开展产供销活动的保障。如何发挥人财物的作用,首先就是人的作用。

人需要分基本需求,就是衣、食、住、行;当基本需求基本得到满足以后,接受教育的需求、技能发挥的需求等,当这些技能达到一定水平时,对基本需求就提高了一个台阶,比如住房达到100平方米以上、有车、有存款以及子女受教育的需求;职业技能再打到高水平,就需要有名、有利,可以旅游甚至到国外等等,当然这与社会发展是分不开的。因此,把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

第一层次:为最低基本需求 第二层次:为基本需求 第三层次:为较高需求 第四层次:为高需求 第五层次:为最高需求

按照这五个需求,结合社会发展和企业发展的进程来进行设计工资制度。 企业需求要结合社会发展、社会环境、人员受教育的程度、市场环境等因素根据企业发展阶段确定,企业发展的初级阶段,制度建设和人员需求都处于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