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疮预防管理方法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4 21:09:0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压疮预防管理方法

【关键词】 压疮

压疮一直是临床护理工作中非常棘手的护理问题,也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压疮,不仅会给病人带来痛苦,延长康复时间,严重时可因继发感染引起败血症而危及生命[1],而且压疮的发生极易引起医疗纠纷[2]。如何降低难免压疮发生率、提高带入压疮的治愈率,是护理质控与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因此,临床上更加重视对压疮预防的管理和控制。

1 对难免压疮的再认识

难免压疮是指虽经精心护理,但因病人一些自身条件(如严重水肿、恶液质、有医嘱禁翻身等),还是难免要发生的压疮[3]。因此,压疮的发生并非都是护理不当引起的。但部分护理人员对压疮的发生却存在着模糊认识,认为发生压疮是护理工作的耻辱,以致总结的经验和教训不敢在各类护理期刊上发表,即使有些经验总结也大部分是带入压疮的护理经验,严重影响压疮护理质量的提高,还可导致医疗护理纠纷。现在理论认为:压疮是难以避免的临床护理并发症,据有关资料统计,在脊髓损伤病人中,压疮的发生率为24%~48%。其他如大手术病人长期平卧在硬质木板床上,或病情严重而不允许翻身,也可导致压疮的发生。美国宾夕法尼亚洲医学院附属医院组织的多学

1

科小组,制定了一系列护理规程,对入院的690例病人进行预防和治疗,结果压疮的发生率(包括1级)从最初的22.6%降至8.7%,院内压疮的发生率由20.1%降至4.3%[2]。从中不难看出,尽管做了多方努力,其发生率仍然存在。以上资料及临床护理实践充分说明护理不当确实能造成压疮,但不能把所有的压疮都归咎于护理不当,绝大多数压疮是能够预防的,但并非全部[4]。

2 对压疮预防的管理

2.1 管理制度化

2.1.1 三级监控制度[5] ①责任护士的监控。病人入院后,责任护士在2 h内对病人进行全面的护理体检,根据压疮的评估条件对病人全身情况进行评估。②护士长的监控。护士长根据压疮的评估条件,核实责任护士的评估与病人的实际情况是否相符、检查护理措施是否合理、院前压疮的转归情况等,并根据实际情况修订护理措施,使护理措施更合理、有效。并将评估表上报护理部。③护理部的监控。护理部在收到压疮评估表24 h内,到病区进行访视。核实上报的情况是否与访视情况相符;检查护理措施是否合理,对潜在的问题提出有关的注意事项,切实保证压疮护理落实到位。

2.1.2 压疮申报制度 对于已发生的压疮和难免压疮均要求在

2

24 h内上报护理部[6]。

2.1.3 严格执行交接制度 对难免压疮及高危患者采取各班床旁皮肤交接并做好记录。

2.1.4 奖罚制度 院外带入炎性浸润期以上压力伤治愈,则给护理人员护理质量加分;而发生院内的压力伤,将按比例扣质量分,与每月奖金挂钩[6]。

2.1.5 护理会诊 对创面较大、较深,长时间难愈合的院前压疮或极易产生难免压疮的病人,护士长可向护理部上报,要求护理会诊[7]。

2.1.6 考核及培训制度[8] 科室和护理部定期对护士进行压疮相关知识及技术进行考核和培训,同时也要不失时机地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相关知识的教育,对护理措施达到护患共识。

2.2 管理程序化 达标理论在压疮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伊莫詹姆·M·金(Imogene,M.King)以她25年的临床护理实践和教育科研经验总结出达标理论,她认为护士与患者相互作用促进建立共同的目标,通过双方的努力,达到目标。护理程序是应用达标理论的工作基础[9]。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