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案例分析—水仙财务分析报告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8 19:55:3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上海水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财务危机案例分析

一、背景介绍

上海水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其前身为上海洗衣机总厂,创立于1980年,是中国最早专业生产家用洗衣机的企业。水仙公司是轻工业部和上海市所属的大型骨干企业,国家机电产品出口生产基地和自营进出口企业。水仙公司是我国第一台铝合金拉伸成型内桶单缸洗衣机和第一台家用双桶洗衣机的生产企业;20世纪90年代,公司迅猛发展,成为中国最大500家工业企业之一。

水仙牌洗衣机产品分别八次获轻工业部、上海市优质名牌产品称号,三次获得国家优质产品银质奖,新开发的燃气热水器1991年也被评为上海市优质产品,企业先后获得国家一级计量单位、轻工业部、上海市质量管理先进企业、上海市文明单位等称号,企业和产品在社会上都有较高的知名度,产品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均名列全国洗衣机行业前茅,企业经济效益在1992和1993年连续二年名列全国洗衣机行业首位。

上世纪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期,一向有着优越感的上海人同样以拥有上海洗衣机总厂这样优秀的企业为骄傲。在那个大家都崇拜电器产品的年代,水仙电器对市民来说几乎有着和洋货一样的诱惑力。

1993年1月和1994年11月,顶着光环的水仙A股、B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分别募得资金1.57亿元人民币、2504万美元。但无可奈何花落去,伴随着家电行业的激烈竞争和合资的失败,曾独领风骚的水仙电器最终被债务拖垮,2001年4月23日因连续亏损被终止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二、水仙的发展过程

水仙上市之前为集体制企业,是中国首批大型家用洗衣机和8升燃气热水器制造商之一,其主营业务是设计、制造、销售家用洗衣机和燃气热水器,兼营业务是其他家用电器的生产、贸易和物业发展。因经营业绩颇佳,公司于1992年5月开始股份制改造,以原公司净资产折为面值为10元的发起人法人股607.78万股,6月13日至6月20日发行社会法人股170万股,社会公众股80万股(包括公司内部职工优先认购的16万股),计857.78万股,每股面值10元,股本总额8577.8万元,向社会法人和社会个人发行的股票均采用溢价发行的方式,每股发行价格46元。1993年1月6日,“水仙电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1994年10月,公司又以每股2.26元的价格发行人民币特种股票10000万股,同年11月10日,“水仙B股”上市,共募集资金22600万元。

1993年水仙公司生产洗衣机95.1台,燃气热水器9.56万台,分别约占国内洗衣机和燃气热水器总产量的10.9%及2.9%。根据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1994年5月至6月对全国20额省市城镇住户调查的结果显示,水仙牌洗衣机市场占有率为16.3%,居全国同行业之首。

1995年3月上海水仙与美国惠而浦公司合资建立上海惠而浦水仙有限公司,总投资7500万美元,其中水仙占45%的股权,并预计合资公司在三年内形成年产50万台滚筒洗衣机的生产能力。根据设想,惠而浦是世界上最早生产洗衣机的电器制造商,其技术力量相当雄厚,而水仙经过十几年的经营,也构筑了一个遍布全国的庞大销售网络。合资双方一个技术实力雄厚,一个则拥有遍布全国的销售渠道,无疑是天作之合。 然而“天作之合”并未能如愿带来预想的效应,双方发生了很深的误会,较普遍的说法是美国人不信任水仙的销售网络。美方发现中方采购人员的采购价格很自由,常常一会儿高一会儿低,这导致了双方的矛盾和不信任,最后美方干脆试图建立自己的销售网络。这就使惠而普水仙的经营成本大幅上升,天作之合名存实亡。在合资公司正式投产的1996年就已亏损2446.1万元,1997年亏损额更是高达5239.5万元。这种情况下,水仙股份管理层不得已作出出让25%合资公司股份的决定。但即使只留下20%的股权,惠而浦水仙1998、1999年的亏损依然让水仙股份再添巨额债务。此外,水仙不甘寂寞与日本能率株式会社共同投资2000万美元,组建上海能率有限公司生产燃气热水器,由于两年连续亏损,资金缺口较大,2000年6月,水仙挥泪痛别,以657万美元向日本能率株式会社出让45%的股权,以73万美元向上海轻工集团公司出让5%的股权,至此完全退出该合资项目。两次投资共造成水仙近8000万元的亏损,并且1995年投资50万泰全自动滚筒式洗衣机失败后,水仙开始舍弃电子电器主业,挺近房地产、国际贸易、模具制造等行业,企图通过多元化经营打开局面,然而收效甚微。

自1997年首度出现亏损,1999年公司股票开始实行特别处理,成为“ST水仙”,2000年开始实行特别转让,成为“PT水仙”,2001年4月23日,由于水仙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提交《关于申请延长暂停交易期限的报告》未获批准,水仙正式终止上市,成为我国股市首家退市公司。 三、水仙电器财务分析

水仙的发展之路令人深思,回头来看,我们或许能列举出诸多导致其失败的关键因素,但是我们小组着重从其财务报表出发,试图通过对其财务报表的分析,寻找导致其失败的某些可能因素。

1、杜邦分析

我们采用杜邦分析法,绘制水仙公司1998年杜邦分析图如下所示:

从上图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1)水仙公司盈利能力较差。净资产收益率为-17.82%,表明水仙公司已陷入较为严重的亏损,从图中可以观察出,该项指标主要受销售净利率和总资产周转率的影响。

2)成本费用控制较差。水仙公司销售净利率为-14.68%,说明水仙公司销售收入无法弥补经营活动产生的成本费用支出。进一步计算可以得出,公司成本费用指标如下: 毛利率 20.84% 销售费用率 管理费用率 财务费用率 销售净利率 6.74% 15.90% 6.98% -14.68% 相比同时期的竞争对手小天鹅电器27.41%毛利率水平以及青岛海尔19.01%的毛利水平,水仙公司毛利率或许不是太差,但是高达29.62%的三项费用占比却严重偏高。或许在毛利率仅为20.84%的前提下,水仙公司仍然保持近30%的费用支出,是导致其失败的重要原因。

3)应收账款控制不力。从上图中可以看出,1998年期末,水仙公司应收账款余额为34654.7万元,期末余额占当年营业收入比重为76.5%,应收账款占比过高,将直接影响公司的现金流,为保障公司的持续经营,只能依赖银行贷款维持资金周转,这无疑加大了财务费用,加剧了公司亏损。

2、现金流量表分析